誰的青春不迷茫?但還是要去面對啊

作家劉同曾有一本很火的書,叫做《誰的青春不迷茫》,我至今都記得書裡說過的話:“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的貴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年輕的時候,誰沒多走過一點彎路?誰沒在路上吃過虧,摔過跤?

年輕的時候,誰敢打包票說,自己未來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誰的青春不迷茫?但還是要去面對啊

年輕的時候,誰敢說自己一定能戰勝困難,收穫勇氣?

答案是不能,誰也不能。若是有,那一定是在吹牛。

因為我們總是有太多夢想去實現,因為我們總是有太多渴望想要擁有,未來的路似乎很多,可是仔細瞧瞧,好像又都是死路,迷霧重重,於是我們開始感到孤獨,開始感到別人無法理解自己的處境,開始覺得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自己,因為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即便如此,即便青春再迷茫,我們還是要去面對啊。

誰的青春不迷茫?但還是要去面對啊

只有自己去面對了,才會得到真正的成長。只有自己去經歷了,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所有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案例,對於我們而言那都只是一個故事,都屬於別人,有太多的經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如果不去面對,那麼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不可能走出那團困擾我們的迷霧,並最終讓我們迷失。

但是迷失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似乎越來越普遍,而且很多時候原因似乎並不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父母長輩總是擔心我們在人生的道路繞了遠路,總是擔心我們一不小心就摔得頭破血流,總是害怕我們在迷茫的青春中走散甚至走失,再也無法成為他們心目中那個驕傲的好孩子。我有個阿姨的兒子,母親這不準兒子幹,那不準兒子幹,導致兒子最後變成了一個啃老族,每天無所事事,全靠母親養著,但是這位阿姨完全不覺得有問題,她認為自己是在保護他,因為曾經的她吃了太多的苦,流了太多的淚,所以她覺得讓自己的兒子從一開始就能過山好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對。

誰的青春不迷茫?但還是要去面對啊

但是一味去守護的人生,就一定是完美無缺的人生嗎?阿姨的兒子與其說是選擇了一條最舒服的路走下去,不如說他始終都在原地,從未走出迷茫。即便是有了明確的方向,他的人生目標,他曾經信誓旦旦要去面對的未來,都在時間的消磨中走向一種覆滅式的灰燼,而罪魁禍首除了他自己,就是他的母親。

有人曾說過,人生所有的美好,並不是那一剎那的獲得,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走出青春的迷茫尚且需要時間,而這段寶貴摸索的時間,正是你要面對的處境。這是困難,同時也是機會。人生有幾次能收穫這樣的機會?

誰的青春不迷茫?但還是要去面對啊

所以,努力去闖,努力去幹,就算未來發現如今的選擇和夢想對於自己而言是不適合的,這也不要緊,沒有什麼比找回自己更重要。但是在找回自己之前,請先去勇敢地面對這個事實,找到真正的自己永遠都不是一蹴而就,我們的人生在遠方,找到它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十年,也許是一輩子,也許永遠都找不到,但是你追尋的足跡都刻在了你的靈魂裡,足跡鐫刻著過程的珍貴,迷茫的青春最終也會在清晰的足跡中找到真正的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