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痛叫“內臟痛”,連醫生都鮮少了解

有一種痛叫“內臟痛”,連醫生都鮮少了解

圖/視覺中國

痛覺是機體的正常感覺,它能夠將外界傷害的資訊傳遞給大腦,提醒、警告人體啟動保護。然而,有一種痛叫內臟痛,因為其定位不準確的特點,常常讓你疼起來卻說不清到底哪裡在痛,很多醫生也很撓頭,一輪檢查下來,也找不到有效的止痛辦法。

在近日舉行的首屆華北地區疼痛醫學論壇上,北京醫學會疼痛學分會主任委員、宣武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李勇傑介紹,內臟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可由機械性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如心絞痛、腫瘤內臟疼痛、腹膜急性發炎、腹腔器官急性發炎(急性腸炎等)、空腔臟器梗阻或擴張(如泌尿道結石梗阻)、腹腔內血管梗阻(如腸繫膜上動脈栓塞)等。

“因為定位不準確這個特點,內臟痛比較容易被忽視,即使是疼痛科醫生,處理經驗也很少,很多疼痛科醫生不知道該送患者到哪個科,患者更不知道該掛哪個科,往往跑很多科室、做很多檢查,依舊可能查不出原因,最終醫生只能開些止痛藥。”李勇傑表示,內臟痛發生緩慢,持續時間較長,主要表現為慢痛,常呈漸進性增強,但有時也可迅速轉為劇烈疼痛。內臟痛易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活動,並伴有噁心、嘔吐和心血管及呼吸活動改變。

當面對棘手的內臟痛時,損毀手術不失為一種根治手段。李勇傑介紹,損毀類手術是根據患者疼痛的具體情況,損毀其對應的疼痛傳導通道,達到抑制疼痛的效果。內臟痛是沿著脊髓背柱的神經束進行傳導,如果遇到診斷不清的內臟痛,功能神經外科可以透過損毀類手術治療。“我們摸清了內臟痛的神經傳導走的通道,只要對約1毫米左右的神經束進行阻斷,就可以抑制疼痛。”

李勇傑也坦言,由於這類手術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對醫生要求很高,而培訓週期長、且比較複雜,目前能操作這類手術的醫生並不多。

李勇傑提醒,慢性疼痛是來自於急性疼痛的延續,不管疼的時間有多長,都應該提高警惕,這是身體在報警。如果不明原因疼痛,應該去醫院查明病因對症治療。即使已經查明瞭疼痛的原因,但疼起來仍無法忍受,也應該找醫生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而不是死扛。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嶽清秀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