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為學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麼,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人非學不足以成人,孔子提倡“學為成人”,為學之道就是《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先學做人

儒家為學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麼,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這裡孔子講了為學的次第和重心,實踐孝、悌、謹、信、泛愛眾五事是人生的根本,有餘力了再去研究學問。即首先學做人,處理好各種人倫關係,在生活中修行仁道,其次才是學習書本上的文化知識。

為學要先立本,本即做人。由孝悌而謹信而愛眾而學文,是一種順承關係。一個人首先要做到前面的“入則孝”等,這些不是書本知識,而是如何做人,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的學問,是需要在具體生活中踐行的。踐行以後有餘力,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孝、悌、謹、信、泛愛眾五事,其中孝悌之於親人,屬於家庭倫理;謹信之於社會,泛愛之於眾人,屬於社會人際關係;最後都歸結到親仁上。這五事都要行——“行”就是修行,躬行踐履,說到做到,身體力行。也就是說,就為學之道而言,學做人是第一位的。

知行合一

《禮記·中庸》提出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的是為學的次第,體現了幾個遞進的階段。開始是學,最終是行。“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培養興趣,廣泛涉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就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博學遂變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有博大的胸懷和寬容的態度。唯有這樣,才能相容幷包,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學乃為學的第一階段。沒有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具有懷疑精神,培養理性思維。“審問”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來仔細考察和分析,否則所學就不能為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辨”為第四個階段,學是越辨越明的,不辨則會使“博學”魚龍混雜,真偽並存,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行,使所學得到落實,做到“知行合一”。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為己之學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古”是指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今”是指當時的現實社會。孔子所謂“為己”並非自私自利,而是為了改造自己、改變氣質、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絕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目的而放棄自己的原則。至於“為人”則是社會需要什麼,就努力去迎合,以達到追名逐利的目的。孔子用“為己”否定“為人”,意味著他將為學的重點指向自我修養,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達到理想的人生境界。“為己之學”由孔子提出後,為後世儒家學者所繼承,並進一步發揮。如荀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勸學》)這裡的“美其身”,就是“為己”,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謂“以為禽犢”,是說把學問用作饋贈的禮品,作為幹祿進身之物,而不是用以提升自己的品質,因而是“為人”,即把“學”作為追求名利的手段。追求為己之學是儒家的為學之道,體現了儒家的人格理想。

學而樂道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孔門講“學”,不僅僅是指學習知識,而且是包含了非常廣泛而深刻的含義。從廣義上說,學還包括為人處事的道理,深一層說就是學道。為學之道,主要是教人學做人,怎樣做一個君子,在君子的基礎上希賢希聖。這裡還貫穿了一種“樂道”精神。第一句中的“說(同‘悅’)”,與“樂”比較起來,“悅在心,樂則見於外”(錢穆《論語新解》),即所謂心悅誠服。第二句中的“樂”字,表達的是志同道合、切磋學問道義之樂。第三句,雖然字面沒有“樂”,但“不慍”實際上是從反面說的“樂”。“不慍”其實很難做到。孔子認為,要學為君子,學問日進,道行日深,人們可能不能瞭解、理解你,但是自身得道的快樂是難以言表的,這才是真正的“樂道”——“以道為樂”“與道合一”。這種“樂”實際上是一種不離人世、不離感性而又超越世俗、超越感官的真樂,宋儒所謂“孔顏之樂”,其境界就體現在這裡。

學以致道

《論語·子張》記載:“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肆”是古代製造物品的場所,如官府製造器物的地方、手工作坊,“百工”在這裡觀察、揣摩、學習、製作,最後學成一門技藝。在互相學習中就能精益求精,製作出精良之器。子夏以“百工居肆”來比喻君子的學習,就是說要像百工學習製作器物那樣學習基本的知識技能,不學習就不可能掌握,更不用說理解知識的內涵,做到融會貫通了。與百工不同的是,君子不能僅僅滿足於器物層面,“君子不器”,君子要知道器上有道,要透過學習來悟道、明道,進而達到道的境界。整句意思是說,百工長期居住在肆中,透過日積月累的學習和觀察,才可以製作出精良的器物,而人們透過學習才能悟道、明道,下學上達,進而實現道的境界,成就聖賢人格。

那麼,“道”是什麼呢?即天道,也就是仁道。牟宗三說:“下學上達,自知天知,即以人格之與天接,之與天契。此就是淵淵其淵、浩浩其天也。”“由實踐而踐仁,由仁之呈現而見天道。未有離開仁之實踐而空言天道為如何如何也。由仁之實踐而表現仁,仁為人道,亦為天道。”達到天道就成了聖人,就是儒家為學之道的終極目標。所以,儒家的為學之道就是希賢希聖、學為聖賢之道。

(原標題:希賢希聖、學為聖賢——“學為成人”是儒家為學的出發點)

流程編輯:u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