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1856年,英法侵略者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的結果是中國的又一次失敗。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接踵而來。割地賠款、增開口岸、降低洋貨的關稅……,新的不平等條約把中華民族拖向更深的苦海,中華大地加速了向半殖民地沉淪的程序。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震動了中國的思想界,而皇帝北逃、京城淪陷更是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強敵欺凌的嚴酷現實迫使人們思考:為什麼堂堂的“天朝大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敗在素為中國所不齒的“蠻夷”手中?中國的弱點點在哪裡?

1860年,一部叫做《校邠廬抗議》的書問世了。它以洋溢於字裡行間的愛國熱忱、切中時弊的精闢分析、大聲疾呼向西方學習的勇敢精神獲得了人們的注目。雖然這部書沒有公開刊行,卻不脛而走,廣為傳抄,很多人讀後擊節歎賞,稱讚這部書是“百世不刊之論,發聾震聵之說。”它的作者就是馮桂芬。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馮桂芬是林則徐的學生,字林一,號景亭,江蘇吳縣人。1809年出生在一個地主家裡。他自幼博覽群書,通曉經史,早負盛名。1840年考中進士,曾作過清政府廣西鄉試的主考,後來又升為五品中允。晚清的官場腐朽異常,一派阿諛吹捧、因循苛且之風,而馮桂芬卻注重現實,關心國家民族命運,敢於揭發封建政治的黑暗弊,自然不為所容,受到權貴的打擊排擠。

1859年,他掛冠歸里,在家鄉課業授徒,從事教育活動。晚年在蘇州、揚州等地的書院講學,1874年去世。馮桂芬對中國傳統學術造詣很深,對“西學”也有所研究。一生著述豐富,有《說文解欄位注考證》、《弧矢算術細草圖解》、《西學演算法直解》、《顯志堂詩文集》等多種著作。但影響最大的,是他的《校邠廬抗議》,這是他多年來對古今中外治國方案進行研究的心得,集中地表達了他的政治觀點。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校邠廬抗議》成書時期,正是中國社會急劇變化的年代。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正在進行著一場刀光血影的惡戰。農民革命的浪潮雖然漸趨低落,但沉重的打擊已使封建專制的廟堂動搖。帝國主義侵略的日益加深,洋貨橫流,口岸加增。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英國單槍匹馬,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則是強盜結夥而來,英、法、俄、美聯合行動,列強環伺之勢已漸露端倪。在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衝擊下,封建統治的一潭死水沸沸揚揚,使得馮桂芬有機會對泛起的沉渣汙穢進行實際的觀察,也痛切地感受到封建制度的腐朽黑暗。

在《校邠廬抗議》中,馮桂芬從各個方面對封建制度進行了批判和揭露:政治上毫無生氣,貪汙賄賂公行無忌,官吏為富豪當走狗,視窮人如魚肉,賣官鬻爵,官名幾為市肆之名;經濟上千瘡百孔,橫徵暴斂,“倍徵無藝”,結果是“民受飢苦”、“器用苦窳”;軍事上防同虛設,不堪一擊,“夷患不斷”……。在他的筆鋒下,封建統治的種種弊端表現得淋漓盡致,構成了一幅大廈將傾的影象。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看到中國頻遭帝國主義的欺凌,馮桂芬感到有“開天闢地以來未有之奇憤。”深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而擔憂。他分析了中國所面臨的險惡局面:不僅海上有強敵伺機而動,陸上也有敵人虎視眈眈,俄人蹤跡已及綏芬河一帶,距長白、吉林不甚遠,更可慮也。

如不振刷精神,奮起改革,“我中華且將為天下萬國魚肉,何以堪之!”所以,他大聲疾呼:“自強之道,不可須臾緩矣!”那麼,怎樣自強?馮桂芬縱觀五洲,正視現實,認真地研究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之處,旗幟鮮明地提出向西方學習,“鑑諸國”。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向西方尋找真理,是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歐風美雨衝擊下覺悟了的呼聲,但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卻被視為“非聖人之法”的異端。格守封建冥靈的封建頑固勢力拒絕一切新事物,攻擊學習西方是“以夷變夏”,兩次捱打後依然不思振作,繼續做“天朝大國”的黃粱夢。中國愈落後,侵略者便愈恣其所為。頑固派的昏聵麻木實際上是為虎作倀。

對頑固勢力的陳詞濫調,馮桂芬義正詞嚴地加以駁斥。他指出,“世變代嬗,質趨文,拙趨巧,其勢然也,”今天的中國已不是夏、商、周時的中國,強敵破門壓境的現實追使中國不得不變。拘泥成法、因循苟且,就會自承其弊,成為任人宰割的“俎上之肉。”居今日來談“攘夷”,必須有實際的手段,這決非憑几句“忠信禮義”的虛驕之詞就可以做到的。他嘲諷頑固派說:“時憲之歷,槍炮之器,皆西法也。居今日而據六歷以頒朔,修刻漏以稽時,挾矢弩而臨戎,曰吾不用夷禮,可乎?”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他主張,法如果不合形勢,雖先古聖人遺留也要拋棄;法如果能使國家強盛,就是“蠻夷”所出也要學習。“非聖人之法”的論調不過是痴人說夢。要自強,就要明確認識。知己知“夷”、弄清差距,才能棄短就長。

馮桂芬自豪地說,中國地大物博、文明悠久,中國人的天賦並不比“夷”人低。只是近世不長進才落到了世界的後面,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點,忌嫉無益,掩飾不能,勉強無用。必須放下“天朝大國”的架子,切實研究彼何以小而強,我何以大而弱。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分析,提出中國有“四不如夷”:“人無棄材不如夷、地無遺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實必符不如夷。”針對中國的弱點,他提出了學習西方科學知識、廣譯西書、採用西方機器和新式農具、變通科舉來培養西學人才等一系列主張。從軍事、外交,到社會教化,從開礦制器到政治改革,條目之細、包羅之廣是前所罕見的。他強調學習西方要堅持自主的方針,“能用西人而不為西人所用,”“始則師而法之,繼則比而齊之,終則駕而上之。”

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不僅有對頑固守舊勢力的揭露押擊,更可貴的是充滿了愛國熱忱,主張學習西方的目的在於反對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使中國能“雪從前之恥,複本有之強,雄長瀛寰,自立於天下”,走上獨立富強的道路。勇於革新的精神和愛國主義的情懷使馮桂芬成為一個居於歷史潮流之先的啟蒙者。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與地主階級改革派魏源、林則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源起流繼,脈絡相連。又承前起後,發革新變法之先聲,為後來的洋務思想家和維新思想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他的很多主張是洋務運動和維新運動的嚆矢。

言人所難言,發變法之先聲——地主階級改革思想家馮桂芬

《校邠廬抗議》從80年代起被頻繁刻印、廣為刊佈。戊成變法運動中,光緒皇帝曾下諭旨印刷一千部,作為重要參考讀物。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所揭露和抨擊的腐朽現象,也是維新派批判的鋒芒所向。後人曾評論說,《校邠廬抗議》一書,“言人所難言,實為三十年變法之萌芽。”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馮桂芬當然擺脫不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他從愛國的高度出發,要求學習西方變法改革,但他並未能脫離封建思想的窠臼,仍然強調“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本。”但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長夜沉沉,萬馬齊喑,帝國主義的侵略已使中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落後就要捱打,講話意味著滅亡。這種情況下,馮桂芬敢於衝破千百年來泥古守舊的陋習,大聲吶喊革新向西方學習,不啻是漠漠黑雲中透出的一線光明,在中國的大地上播下了一顆革新的種子,啟迪著後人去探索中國求富求強的道路,這是值得我們紀念的。

參考資料:

1、馮桂芬:《校邠廬抗議》

2、《成戌變法》

3、《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