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伐吳失敗,諸葛亮九字道出關鍵,伐吳可行,但須有此人

三國一直以來都是歷史上話題頗多的時代,所以《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也被拍成了眾多版本,深受人們的喜愛,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當時糾集了約七十多萬人的人馬討伐吳,但是結果卻是大敗而歸,而電視劇給我們的印象是劉備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聽諸葛亮的勸阻。最後導致了自己的慘敗,而且還送上了大將黃忠的性命,但是查閱史料並沒有找到有關於劉備伐吳的記載,不過《三國志》中卻有著趙雲勸劉備不要伐吳的記載,而對於諸葛亮的勸諫一事隻字未提,那麼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謀士,他當時對於伐吳一事,究竟有著怎樣的態度呢?

劉備為何伐吳失敗,諸葛亮九字道出關鍵,伐吳可行,但須有此人

我們應該對隆中對都有所瞭解,但是諸葛亮非常全面的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諸葛亮當時的看法是荊州和益州兩地一定要找機會出手,必要時這兩地可一起衝擊,這樣一定可以緝拿曹賊興復漢室,達成劉備一統大業之夢,而孫權對於荊州的襲擊,對於劉備來說非常的傷,而且還損失了自己的一員大將關於,而荊州一失守,那麼隆中對的所有夢想全部化成泡影,所以荊州這個地方對劉備很重要,諸葛亮對於此地的收復也是非常迫切,絕不比劉備差。

劉備為何伐吳失敗,諸葛亮九字道出關鍵,伐吳可行,但須有此人

其實荊州這個地方一開始是諸葛亮和關於共同鎮守的,但是劉備後來將諸葛亮叫了回去,也是為了對付劉璋,而此時關羽也並非荊州牧,他只是代理荊州的事宜,關羽還是以前的襄陽太守,而要想坐鎮荊州,還得靠自己的實力去打。

而關羽在真正意義上也是惹不起糜芳的,他可是劉備的小舅子,他表面上是給關羽管理後勤雜物,但其實也是為了監督關羽,所以關羽的一舉一動,他都會告訴劉備,而關羽本人又對劉備很忠誠,所以襄樊之戰他不可能擅作主張。

劉備為何伐吳失敗,諸葛亮九字道出關鍵,伐吳可行,但須有此人

所以可以這麼說,襄樊二地,是劉備交給關羽的任務,並沒有給他限定期限,完全需要關羽把握時間,但是襄樊戰役失敗了。只能說諸葛亮看透了但是做不到,所以從跟本上說他是反對伐吳的,但是不奪回荊州,當時他隆中對的一番宏圖偉業全都成了空口白話。

所以說諸葛亮其實是不反對伐吳的,但是他又覺得劉備有點心急,如果向要一統大業,孫權和曹操都他的對手,而此時的任何錯略也只是緩兵之計,所以他認為伐吳之事必須做一個完美的規劃。

劉備為何伐吳失敗,諸葛亮九字道出關鍵,伐吳可行,但須有此人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曾經說過一句話:“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其實這才是諸葛亮的真正想法,他的意思就是說;伐吳並沒有錯,這不是戰略上的失誤,只是缺少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如果法正還在的話,那麼這場戰爭一定可以打贏,而諸葛亮的惋惜中也表明了認為劉備是有勝算了,但是無奈輸了,此時也只能惋惜,惋惜戰爭的失敗,惋惜劉備沒有一個好的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