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氣象力量——專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

本文轉自:新華社

瞭望 | 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氣象力量——專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

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畢寶貴

今年夏季,我國出現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綜合強度最強的極端高溫事件,具有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的特點

1961年至2021年,我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降水變化的區域間差異明顯:青藏高原地區平均年降水量呈顯著增多趨勢,西南地區平均年降水量總體呈減少趨勢

中國氣象局將重點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決策的能力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屈辰

“42℃排不上全國高溫前十”——8月中旬網路上的熱搜,足以證明今年的高溫強度。

國家氣候中心日前確認,6月13日至8月30日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我國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同時,全球多地也飽受高溫困擾。缺電、乾旱、火災等因高溫帶來的次生災害不容忽視。

今年2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釋出《氣候變化2022:影響、適應和脆弱性》,強調氣候變化的影響和風險日益增長,升溫形勢會讓世界在今後20年面臨多重氣候危害。

氣候變化正深刻影響著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安全,全球氣候治理程序和形勢更加複雜。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現實,該如何科學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

長期以來,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科技支撐部門,中國氣象局以保障國家氣候安全為目標,在氣候變化監測和影響評估等領域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治理,助力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未來,我國高溫熱浪事件可能發生得更加頻繁。中國氣象局將重點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決策的能力。”在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時,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說,中國氣象局將強化跨領域、跨學科的交叉理論、技術與應用示範研究,整體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支撐能力,打造國際和區域先進水平的氣候變化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平臺,增強我國在國際氣候變化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區域性高溫持續發生

《瞭望》:

此次高溫事件,有著怎樣的特點?

畢寶貴:

今年夏季,我國出現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綜合強度最強的極端高溫事件,具有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的特點。

6月13日至8月30日,區域性高溫事件持續79天,覆蓋範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全國有23個省(區、市)出現40℃以上高溫,重慶、湖北等地的日最高氣溫曾達到或超過44℃;全國有366個國家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達到或突破歷史極值,上海徐家彙站(40。9℃)追平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154個國家氣象站的日最高氣溫連續2次或多次創歷史新高。

本次極端高溫事件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持續高溫熱浪使得長江干流、洞庭湖、鄱陽湖來水量持續走低,出現長江水位“汛期反枯”的現象。川渝地區20多座水庫乾枯,水力發電量減少。用電需求創下紀錄,引發部分地區供電短缺。

不僅我國,今夏全球多地也出現了極端高溫事件。歐美多地高溫打破歷史紀錄,英國出現史無前例的大範圍酷熱高溫,法國多達70個省份釋出高溫警報,葡萄牙出現47℃高溫。美國南部多地也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未來全球極端熱事件(包括熱浪)將繼續增多,強度加強。中緯度和半乾旱的一些地區以及南美季風區,是極端高溫上升幅度最大區域。

瞭望 | 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氣象力量——專訪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畢寶貴

坐落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瓦里關國家大氣本底站,是歐亞大陸腹地唯一獲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全球基準站,為全球氣候變化監測研究提供重要資料支撐(2019年11月攝) 金泉才攝

全球變暖仍在持續

《瞭望》:

此次高溫事件背後有何深層次原因?

畢寶貴:

造成持續高溫天氣最直接的原因,是大氣環流形勢特別是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以及全球變暖加劇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低等共同影響的結果。

從大氣環流的特徵來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偏強且西伸,同時其南、北邊界均外擴,範圍異常大且長時間維持。此外,今年夏季處於拉尼娜形勢下,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持續異常偏低,赤道西太平洋及菲律賓群島海表溫度偏高,容易引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顯著加強。

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全球變暖,這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的氣候大背景。研究表明,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氣候系統不穩定性加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

二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和累積,形成全球和大多數地區極端高溫增多、增強的主要驅動因素。

三是在區域尺度上,極端高溫的變化還受陸面反饋過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變化、氣溶膠濃度變化、年代際自然變率等過程的調控。

四是“熱島效應”也使城市遭受了更多更強的高溫熱浪威脅。

《瞭望》:

氣候變化總體趨勢是什麼?這對我國和世界意味著什麼?

畢寶貴:

2022年8月3日,中國氣象局正式向社會公眾釋出《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2)》,從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等方面,公佈了中國和全球氣候變化的新事實、新趨勢。

比如,1951年至2021年,我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速率為0。26℃/10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升溫水平(0。15℃/10年)。

再如,1961年至2021年,我國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降水變化的區域間差異明顯:青藏高原地區平均年降水量呈顯著增多趨勢,西南地區平均年降水量總體呈減少趨勢。

整體來看,中國高溫、強降水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另外,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中國沿海海平面、地表水資源量、湖泊水位、冰川、凍土、植被等均有明顯變化。

從全球來看,氣候系統的綜合觀測和多項關鍵指標表明,全球變暖趨勢仍在持續。

2021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七個最暖年份之一;全球海洋熱含量(上層2000米)為有現代海洋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全球平均海平面達到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高位;全球冰川整體處於消融退縮狀態,1979年至2021年北極海冰範圍呈一致性的下降趨勢,2016年以來南極冰蓋範圍總體以偏小為主。

自2011年起,中國氣象局已連續釋出12期《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年度報告,以詳實的氣候變化科學資料和監測評估產品,為滿足國家和區域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切實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未來,中國氣象局將進一步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以及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持續做好藍皮書報告工作,為提升我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主導權、話語權貢獻更多力量。

服務國家戰略決策

《瞭望》:

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安全挑戰,中國氣象局如何做好評估和應對?

畢寶貴:

氣候變化及其引發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正深刻影響著全球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安全,帶來諸多風險挑戰。

長期以來,中國氣象局在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和應對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氣候變化檢測歸因等基礎研究、全球和區域氣候系統模式開發、氣候變化監測和影響評估等領域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氣候系統模式研發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可比。

多年來,中國氣象局積極參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部署,加強統籌協調與組織實施,為應對氣候變化內政外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為保障國家氣候安全與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還將實現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的重點突破,深化對氣候系統多圈層、多時間尺度相互作用及其影響的機理認識,發展高解析度多圈層耦合的地球系統模式和精細化區域氣候模式,提升年代際氣候預測與氣候變化預估能力,加強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技術攻關,釐清複合極端事件孕育、發生、傳導和互饋過程等,建設高水平的科技-業務-服務創新平臺和國家氣候變化風險早期預警平臺,形成多元化的氣候服務體系和氣候服務品牌,為科學評估和防範氣候變化風險以及極端天氣應對作出新貢獻。

《瞭望》:

下一步,中國氣象局將重點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畢寶貴:

中國氣象局將重點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決策的能力。為此,2021年底釋出的《“十四五”中國氣象局應對氣候變化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中國氣象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中國氣象局將圍繞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科學水平和服務國家戰略決策能力的需求,強化跨領域、跨學科的交叉理論、技術與應用示範研究,形成科學治理和應用服務的系列成果,並針對《巴黎協定》實施、碳達峰與碳中和、IPCC科學評估、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等氣候變化內政外交需求,形成政策建議和支撐方案,從國家級到區域、省、市整體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支撐能力。

“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間,中國氣象局將構建和持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新格局,透過統籌最佳化氣候變化科技業務佈局,建立以國家級氣候變化創新為龍頭、以區域氣候變化為共性示範、以省級氣候變化為特色服務的工作體系,打造國際和區域先進水平的氣候變化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平臺,形成有競爭力的研究中心和創新團隊,從國家到地方發揮各自的功能與作用,形成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強大合力。

中國氣象局也將繼續發揮好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國內牽頭部門作用,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為推動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為保障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氣象現代化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