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帕講故事」老年人站起後頭暈跌倒,為什麼?

「小帕講故事」老年人站起後頭暈跌倒,為什麼?

病例1

:這位老先生患有帕金森病。住院期間,老先生出現一個奇怪而可怕的現象:早晨吃完飯,從座椅上站起來,準備回到床上時,突然暈倒,又摔倒在椅子上。多虧有護工保護,所以有驚無險。

醫護人員立即給老先生吸氧、測血壓,發現收縮壓(大家稱之為“高壓”)73mmhg(正常收縮壓90-140mmhg)。

大家把老先生抬到床上,休息幾分鐘,老先生逐漸轉醒後告知大家“頭一暈就摔倒了”。當我們再次給老先生測血壓時,老先生的收縮壓已恢復到100mmHg。

病例2

:仍然是一位老先生的經歷。老先生平時有肢體震顫、動作緩慢等,但未引起重視,以為是自然衰老。直到有一次老先生乘坐公交車,剛剛下車,突然暈倒在站臺上。

家屬立即將老先生送至附近醫院急診,完善檢查,考慮為直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跌倒。

之後,老先生就診於神經科,醫生綜合老先生的一系列症狀,診斷為多系統萎縮。

兩位老先生突然摔倒時,都

發生了體位的改變

——都是發生在由坐位到站位的過程中。

透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一個名詞——

直立性低血壓

。但這個低血壓可不僅僅是血壓低,還有很大的風險呢!下面小芙姐就帶大家認識一下直立性低血壓的真面貌!

「小帕講故事」老年人站起後頭暈跌倒,為什麼?

直立性低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直立性低血壓

,又稱

體位性低血壓

,指患者由仰臥位變為直立位時,收縮壓下降≥20mmHg 或舒張降≥10mmHg,伴或不伴眩暈、黑曚、眼花、心慌、面色蒼白、暈厥或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缺血癥狀,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為什麼會出現直立性低血壓?

我們站立時,全身的血液有500-1000ml聚集在下肢和內臟系統。由臥位變為立位時,靜脈迴心血量迅速減少,導致心輸出量減少和血壓下降。但正常人體有完善的調節、代償機制,可以限制血壓的下降。而在直立性低血壓患者中,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一個或多個代償機制失效,會導致直立姿勢時血壓下降。

直立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神經退行性病變

:如帕金森病、路易體痴呆、多系統萎縮等,就如文章開篇的兩位老先生。這類疾病的α-突觸核蛋白在大腦和外周自主神經中沉積導致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進而引起直立性低血壓。

神經病變

:如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急性炎症性脫髓鞘性多神經根神經病(吉蘭-巴雷綜合徵)、副腫瘤性的自主神經病等。這類疾病的體位性低血壓是周圍神經病變或自主神經神經節傳遞的自身免疫性阻滯引起的。

血容量不足

:急性或亞急性的血容量不足,如過度利尿、高血糖、出血或嘔吐等。嚴重貧血或血管內容量嚴重不足的患者即使自主神經反射正常,也可能出現直立性低血壓。

藥物

:藥物的副作用是直立性低血壓的常見原因,尤其是降壓藥。其他如抗帕金森病的藥物也有此副作用。

其他原因

:如心臟主動脈瓣狹窄、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

居家如何應對直立性低血壓?

1。由藥物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首先請醫生協助調整藥物治療。

2。由低血容量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應該補充血容量、改善貧血、多喝水、攝入鈉含量高的食物等。

3。如果是心血管功能失調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除了向專科醫生尋求幫助,還應該加強運動鍛鍊。

4。睡眠時可以

將床頭抬高10°-20°

,藉以減少腎臟灌注,從而啟用調節血壓的相關保護系統和減少夜尿。而且,為避免晨起直立性低血壓,我們可以在起床前迅速喝一杯水。

5。

清晨起床

時,或平時坐位時間較長時,

注意起身動作要慢

,逐步地由仰臥位到坐位再到站立位。尤其是清晨起床時,我們可實施

3個30秒的策略

:起床前平躺30秒後再坐起,坐位30秒後站起,站立30秒後再邁步行走。

6。平時

避免用力、劇烈咳嗽

或在高溫天氣里長時間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會減少靜脈迴流量並加劇直立性低血壓。

7。

壓力襪

可有效減少外周血液彙集,減少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但這樣的長襪應該延長到腰部,因為大部分的外周血彙集發生在內臟迴圈。

8。

束腹帶

可減輕內臟血液的聚集,其耐受性優於壓力襪,也是控制直立性低血壓的有效選擇。

9。

藥物治療

:對於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壓,可給予米多君、屈昔多巴和氟氫可的松等治療。

以上就是直立性低血壓的簡單應對措施。當然,直立性低血壓不一定發病即表現為暈厥、跌倒,更多的可能是站起時頭暈。所以,在由低體位到高體位轉換過程中,您一旦反覆出現頭暈的表現,首先要警惕直立性低血壓,請醫生幫您測一下臥立位血壓,進一步判斷病因,以便對症治療,防止發生更嚴重的不良事件。

撰稿:吳玉芙

小帕形象設計:趙浩凱

作者介紹:吳玉芙、主任醫師

主要從事神經運動障礙性疾病、腦血管疾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20餘年。擅長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徵、腦血管病(腦梗死、腦出血、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等)及各種神經運動障礙、認知障礙、焦慮狀態、抑鬱狀態、 神經衰弱、周圍神經病等的診治。主持或參與了多個科研專案,核心期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多篇,主編或參編專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