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輸液港置入後異位,該如何處理?

一起學習討論一下~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其上臂式輸液港植入方式是經上臂貴要靜脈或肱靜脈植入靜脈導管,注射座選擇埋植於上臂皮下處,此方式皮下隧道短、操作簡單且併發症少。近年來上臂式輸液港受到越來越多醫護人員及患者的青睞。上臂式輸液港置港過程中最常見遇到的併發症是導管異位,由於機體靜脈系統的複雜性以及不同個體靜脈解剖上的差異性,導管異位難以避免。輸液港的頭端位置應在上腔靜脈的下 1 /3 段到上腔靜脈與右心房的連線處,因此,位於除此之外的地方稱為異位。

上臂輸液港置入後異位,該如何處理?

近來,醫院某科室出現1例右上臂輸液港置管過程中導管異位至左側鎖骨下靜脈的病例,我們看一下病例介紹:

患者,男,62 歲,因“乙狀結腸癌”於 2021 年 3 月 15 日在全麻下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迴腸造瘻術+闌尾切除術,術後病理示:(乙狀結腸)潰瘍型低分化腺癌,面積5cm*3cm,部分為黏液腺癌,侵及漿膜下脂肪組織,見神經浸潤,脈管內見癌栓,免疫組化:MLH1(+),MSH2(+),MSH6(+),PMS2(+),SATB2(+),CR(-),D2-40(脈管+),彈力纖維染色(-)。術後 第 10 天,患者恢復良好,擬行 TP 方案化療。2021 年 3 月 25 日 遵醫囑行上臂式輸液港植入。評估患者,準備用物,由靜療護士進行穿刺完成,穿刺成功後,將導管置入測量的刻度,聯絡床邊胸片,確認導管位置。

胸片結果示右側上臂式輸液港頭端位於左側鎖骨內 1 /3 水平。

患者發生導管異位,影響因素有哪些,靜療護士如何復位?

No.1

該患者發生導管異位的影響因素:

①輸液港異位至對側鎖骨下靜脈與人體靜脈解剖結構有關係 右鎖骨下靜脈的頭臂靜脈及左鎖骨下靜脈的頭臂靜脈最後都是匯入右上腔靜脈,也就是右鎖骨靜脈與左鎖骨靜脈是相通的。右鎖骨下靜脈進入右上腔靜脈路徑短且直,而左鎖骨下靜脈進入右上腔靜脈會遇到兩個成角區,分別是左鎖骨下靜脈與頭臂靜脈的成角及頭臂靜脈與上腔靜脈的成角,兩側頭臂靜脈匯合處的角度為( 92 ± 1.75)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解剖變異 致使左右頭臂靜脈匯合處角度增大,使導管經右鎖骨下靜脈走 行至前斜角肌內側時,與頸內靜脈匯合成無名靜脈,再經右前臂靜脈進入左鎖骨下靜脈。

上臂輸液港置入後異位,該如何處理?

②輸液港異位至對側鎖骨下靜脈與輸液港的材質有關係 手臂式輸液港導管內無導絲,不易隨血流方向前進,極易沿著兩個靜脈成角區進入到對側的鎖骨下靜脈。

③輸液港異位至對側鎖骨下靜脈與操作者的置港方式有關係 置港成功後予拔出插管鞘時會同時將輸液港拔出 4~5 cm, 在重新送入輸液港時動作過快,使導管頭端進入頭臂靜脈後反折至對側鎖骨下靜脈。

No.2

那麼,我們該如何對異位的導管進行調整?

①改變體位 患者採取去枕平臥位,頭轉向穿刺側。平臥時,身體各部位和心臟基本處於同一水平位置,血液分佈均勻,不僅能保證導管所經過的相關靜脈內血液足夠充盈以利於送管,更有利於上腔靜脈迴流而避免導管異位。去枕平臥位 時,鎖骨下靜脈水平位置高於頸內靜脈水平位置,漂浮的導管送至鎖骨下靜脈與頸內靜脈在胸鎖關節後融合成的頭臂靜脈時,由於重力的作用,不利於漂浮的導管進入頸內靜脈,配合轉頭動作,可增加頸內靜脈壓力,有利於血液迴流至心臟,漂浮的導管 更利於隨血流前行,從而進入上腔靜脈,避免了導管異位的發生。

②送管的動作 重新送港過程中,操作者動作應輕柔,送管 時緩慢勻速,避免因動作過快、用力過度而導致導管再次異位或者導管在靜脈內反折。

③超聲引導 輸液港調成功後,由助手將 B 超探頭固定在患者穿刺側頸內靜脈處,操作者脈衝式推注生理鹽水,觀察頸靜脈內有無呈現出高亮度水流顯影,發現異位時及時調整。避免成功調整輸液港後不異位至對側鎖骨下靜脈,而異位至頸內靜脈的發生。

上臂輸液港置入後異位,該如何處理?

④患者的心理護理 患者及家屬對輸液港異位的認識不足,存在一 定的緊張情緒和不理解,操作者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異 位的原因、復位操作的過程及注意事項等,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提高復位的成功率。

透過以上方法對導管進行調整後,再次進行胸片定位,確認導管位置,示:右側上臂式輸液港頭端位於胸7椎體水平,導管位置到達理想水平,復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