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懿文太子朱標的二兒子,在位期間大力提升文官地位,寬刑省獄,輕徭薄賦,對太祖朱元璋時期的一些弊政進行改革 ,然而造化弄人,朱允炆僅在位4年便被燕王朱棣奪了皇位,生死下落不明。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那麼,歷史上的建文皇帝朱允炆到底是明君還是昏君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朱允炆能夠當上皇帝,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朱標自出生開始就深受朱元璋的喜愛,到了1368年,朱元璋稱帝,朱標隨即被立為皇太子。作為親選的第一接班人,朱元璋對朱標極其愛護,命人考量歷代東宮的官制,選拔能臣輔導朱標。而朱標的表現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他溫文儒雅,寬厚仁德,體諒百姓疾苦,即得文官的推崇,又得諸藩王擁護。可惜的是,1392年,朱標自視察陝西回來後,因風寒病逝。因朱元璋很喜歡朱標的次子朱允炆,而朱允炆也十分聰明孝順,仁德頗具朱標風範,再三考慮後朱元璋立其為皇太孫。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所以從當皇帝這事上,朱允炆可能沒有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和能力上的準備,從這一點來說,建文皇帝朱允炆和崇禎皇帝朱由檢很像。當然建文皇帝時期的國家基礎肯定是要比崇禎皇帝時期的要好,但是大家想想,幾十年來朱元璋都在大力的培養朱標,而朱標病逝6年後,朱元璋緊接著也就駕崩了,說白了,除去朱元璋立繼承人的猶豫期,把朱允炆作為君主來培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他想當一個明君聖主,但是他卻不具備明君聖主的性格和能力,他需要跟崇禎一樣,慢慢靠後天的勤奮、實踐彌補,可惜時局緊迫,歷史洪流滾滾。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建文皇帝四年的執政期都幹了些什麼事情。

首先,重文輕武,提升文人地位。

明太祖朱元璋是以武力征服的天下,所以太祖時期一直都是重文輕武,《大明律》中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因此,文官謀士中的翹楚也僅僅得封伯爵,而武將中除了很多人封公侯外,甚至還稱王的人。這種局面下文官地位低下,朝堂話語權不高,到了建文帝時期,朱允炆認為國家四海昇平,經濟復甦,提升文人的地位有利於吸納讀書人為朝堂所用,推進文人建言獻策的積極性,故此有意結束朱元璋時期尚武的政風,在國家政事決策中有意加大文官及讀書人的作用。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在重文的氛圍下,漸漸衍生出來了以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為首的儒家文官集團。因為朱允炆治國完全依賴文官集團的建言獻策,過度的重文輕武也致使他的朝廷形式更像“秀才朝廷”。

其次,寬刑省獄。

太祖朱元璋時期國家初立,主要圍繞著安定社會,經濟恢復和北征蒙古等政策,在刑法上,朱元璋剛猛治國,嚴刑峻法,大興牢獄,因而獲罪入獄、受刑被殺的人數不勝數,朱元璋還使用了許多恐怖的刑罰,如對貪官實行剝皮等等,加上法外用刑的情況氾濫,恐怖的氛圍糜蔓全國,致使朝堂內外人人自危。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到了建文帝時期,朱允炆認為,朱元璋時期所實行的法律制度太過苛嚴,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國家的休養生息,不符合以儒治國的方針,朱允炆將《大明律》與歷朝法律作比較,對《大明律》中量刑較重的部分進行修改,並對在太祖時期的冤案進行重審平反。

第三,廣開言路。

明朝在洪武時期的政治氣氛非常凝重,由於朱元璋的雄猜好殺,屢興大獄,動輒殺戮,文武大臣只能謹言慎行,人人自危。建文皇帝提升文官地位後,有意廣開言路,對諫言的大臣持寬廣的胸懷,因此諫言的群臣越來越多,對朝政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朱允炆也一改太祖時期朱元璋事必躬親的執政風格,對文臣武將適當放權,加強了行政效率,集思廣益。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第四,輕徭薄賦。

建文執政後,還進行了賦稅的減免,徭役的減輕,減少了江南的過度的土地稅,並對部分賦稅不公平的地區進行整頓。同時,打擊限制佛、道二教擁有的免稅土地的數量,對二教的土地兼併行為進行懲戒。政策的實施,減輕了廣大農民的負擔,也對明朝的財政進行了良好的改制。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最後,銳意削藩,靖難平叛。

明朝的藩王制度,本意是為了王朝的安定,加強皇室力量。將諸藩王分駐北部戍邊和全國各戰略要地,在自己的封地設府,任命官員,擁有高度的軍政權力,實際已經形成了“國中國”,一旦諸王勢大,朝廷就難以節制,此項制度也是詬病較大的一項制度。太祖朱元璋時期,先後把宗室二十五人封為藩王,其中有九位戍邊的塞王,由於擔任邊關防禦,兵甲武器較多。而其中,燕王朱棣和寧王朱權勢力最為強大,一定程度上已經對建文皇帝的朝廷構成了威脅。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迫於各藩王勢力發展的迅猛,建文帝與大臣們制定了相應措施後開始削藩,從1398年7月開始,先後有五位藩王被廢黜,其中湘王朱柏舉家自焚。由於削藩行為過激,藩王與朝廷開始決裂,燕王朱棣在控制北平後,於1399年7月起兵反抗建文的中央政府,宣佈“靖難”,至此拉開了這場叔侄大戰的序幕。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由於朱元璋時期對功臣的大肆屠戮,致使建文帝無能征慣戰的將領領兵,久經戰陣的朱棣揮師南下,連戰連捷,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等將領,而建文皇帝朱允炆也由於缺乏謀略,優柔寡斷,致使主力不斷被殲。朱棣乘勝進軍,於1402年攻下應天 ,城破當日皇宮發生大火,建文帝從此生死下落不明。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總的來說,建文皇帝朱允炆在執政期間,其主要作為是對朱元璋時期的一些弊端進行改革以及提升文官地位。那麼,從建文帝執政期間來看,他是明君還是昏君呢?

其實,如果從建文帝的為政舉措,以及他的德行來看,建文帝算得上半個明君,絕非昏君。他仁德治天下,多懷理想主義,而且確實改變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一定程度上使社會更加安定,民生有所改善。但對於大明王朝當時的狀況來看,作為文皇帝的他確實不如朱棣,關鍵就在於他深受大臣們影響的理想主義,這就是我所說的建文帝只是半個明君的原因。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從當時明朝的實際情況來看,休養生息,輕徭薄賦,寬刑省獄等等政策都沒有問題,但唯獨重文輕武卻是一個最大的弊端。一方面,當時的明朝並沒有重文輕武環境,北方有蒙古貴族經常侵擾邊境,國內有各大藩王手握重兵,重文輕武時間長了,最容易造成國中無將,軍備廢弛的局面,稍有不慎就是身死國滅的下場。另一方面,重文輕武,最容易出現黨爭,導致權臣把持朝政的發生。如果沒有朱棣“靖難“躲位成功,建文的朝廷也很難取得大的成就,如果任由他重文輕武發展幾十年,最終只會形成文臣黨爭,蒙古南侵,和明朝”八王之亂“的局面。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君還是昏君?

從文治武功來說,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定是以”武在前,文在後“,相以此來說,中國古代歷史上所有重文輕武的國家結果都是飛灰湮滅,從這一點說,朱允炆雖然不是昏君,但也絕對不是一個能將明朝江山發揚光大的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