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原創 曲小薇 曲江新區

全文共2444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

考古是什麼?

考古像一架望遠鏡,

能讓我們看到來時之路;

考古像一部時光機,

能帶我們探尋人類過往。

“老師,我發現了古人用的錢!”

“老師,我的唐三彩來通杯修復好了!”

“老師,我射中了兩箭!”

“老師,老師!……”

近日

一群孩子化身小小考古家

走進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拿手鏟、發掘文物,拼碎片、細心打磨

沉浸式體驗考古學家的日常生活

TA們,在每一個驚喜發現中

感知過去,觸控未來

快來看看,這是多麼充實而精彩的一天啊!

01。 從「展廳」啟程,體驗過去未來

這次探索的旅程,從大明宮書院的「考古探索中心展廳」正式開始。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這是國內首家以考古體驗為核心的考古探索展廳。

早上八九點,穿越初冬的御道廣場,孩子們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進入這個神秘的地方。考古是什麼?考古人的揹包裡有哪些工具?田野考古的步驟有哪些?……孩子們腦海中這一連串的疑問,將在這裡一一尋到答案。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更讓他們開心的,是散佈於展廳內的互動體驗裝置。是的,這一天,他們要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多種感官,在參與中學習、在體驗中找到答案。

戴手套、拿手鏟發掘櫃檯裡面的“寶藏碎片”,再用毛刷拂去上面的塵土;透過觸控式螢幕答題互動的方式,窺探考古學家那哆啦A夢百寶袋般的揹包;手握探鏟感觸地下的遺存遺蹟,感知不同時代文化遺存;配接陶器碎片,初步體驗文物修復的方法;從墓室壁畫與敦煌壁畫中觀察並瞭解唐代建築常用顏色,以此為據給含元殿“上色”,並透過印章拼圖的方式瞭解含元殿結構……在這2100平米大小的展廳內,孩子們盡情體驗歷史與科技的碰撞,考古欲被充分激發!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啟當日正式活動之前,營地老師精心組織開展了「破冰小遊戲」,將考古小故事與遊戲互動融為一體,現場笑聲不斷,大家很快熟絡起來。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熱身運動後,我特意將孩子們打亂分組。因為班上有好幾個孩子是同班同學,這樣做是為了鼓勵大家走出交際舒適圈,接觸更廣一點的世界和朋友圈。”研學導師告訴小薇,分組後有的同學一開始甚至有小情緒了,但是在接下來的考古發掘與文物修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02。 實地開盲盒,親身體驗「考古發掘」

究竟是什麼樣的考古活動,能讓孩子們分分鐘沉浸其中、樂此不疲呢?

▽老師現場演示考古發掘工具的使用方法,講解注意事項。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在看完老師現場演示後,不同小組帶著自己的任務開始啦!

這是在逼真的遺址場景裡,按照專業考古流程和規範進行的一場發掘,是一場開盲盒式的自由探索,發掘出的“文物(高度模擬器物)”是帶著泥土氣息的。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老師,我發現了古人用的錢!”“老師,這是一把金梳子,還有一些碎片!”“我們這裡是一座佛像……”孩子們第一時間向老師分享自己的新發現,慢熱的孩子這時候也活潑起來了。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老師全程現場指導,告訴大家這是這是唐代金盃,那是西漢牛燈,並簡單介紹他們在古代的用途。

▽小心翼翼刷去器物上的泥土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小組合作將“戰利品”搬到「模擬修復室」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接下來,孩子們要在考古老師的帶領下開展整理、分析、記錄的工作。

▽填編號,量尺寸,判斷質地,填寫「出土器物登記卡」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在合作搬運時,有個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大件器物。“我們以此為教學契機,告訴大家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注意考古發掘中的自身安全。”做中學,學中做,這場研學活動收穫的不只是考古技巧。

03。 週末去哪了?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不知不覺已到午飯時間了。午飯後,為豐富大家的研學體驗,老師特意安排了一個小時的時間舉行「大唐運動會」。

投壺、射箭,通通安排!金黃的銀杏葉下躍動著一個個黃色的身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快樂的味道。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稍作休息整頓後,下午的主場才剛剛開始——下午是要在「文物修復中心」修文物的。

▽戴好手套,按照規範操作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面對一堆大小不一的文物碎片,有孩子提出想對照原型進行拼貼,但是正如老師所言,“真正的考古學家是沒有參照物的,文物修復的過程也是對古人生產生活的一種探索。”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拼貼出雛形後,老師帶大家現場調配石膏,補上缺口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清洗——粘結——補缺——打磨,當孩子們陸續修好文物,老師這才向大家展示了文物原型的圖片。“咦,為啥圖片裡杯底是圓的,我修復的這個底座是平的?”觀察敏銳的孩子迅速發現了細微區別,老師也現場一一解釋,消弭他們心中的疑惑。

▽修完文物後填寫「文物修復記錄表」,薛琬睿小朋友毫不猶豫打下10顆星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04。 製作專屬「考古手賬」,收穫獨家研學記憶

最後一個環節,便是回顧總結這一天、製作專屬手賬的時刻。

考古究竟是什麼?文物究竟是什麼?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感悟?老師帶大家逐一回顧總結。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搶答環節,當贏取一定數量積分卡,下課時可兌換「開元通寶」哦~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小學霸孫藝萌告訴小薇,自己特別喜歡歷史,今天的考古活動太有意思了,課上還認識了新夥伴王睿宸,真是太開心了!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授課的瘋馬老師(化名)表示,考古研學營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歷史的視窗,不是要求孩子掌握全部的知識,畢竟知識是會過時的,而是教他們一種方法,一種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方法,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他們自己不斷去提出問題、探尋答案。

一天下來,孩子們沉浸式全流程學習考古

也在此過程中認識到珍愛文物

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下課後,大家捧著修好的文物、精心製作的手賬

以及沉甸甸的「研學結業證書」

和家長踏上歸途

暮色中,TA們激動地

跟爸爸媽媽分享著一天的見聞……

收穫滿滿的一天,一起為孩子們的成長點贊吧!

“我在大明宮修文物!”

據小薇瞭解,大明宮書院考古探索中心立足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秉持“探尋、守護、聯結、創造”的理念,以考古研學為核心,透過展覽、研學、文創、活動、休閒商業等多種方式多層次、多角度地詮釋大明宮遺址文化及唐文化精神。在此基礎上,以考古遺產賦能人文、藝術、科技、美學及生活時尚,聚焦大明宮遺址文化,從大明宮出發探索、瞭解、傳承、活化唐文化,以新場景、新業態賦能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營造富有活力的共建、共享、共生型遺產地文化社群。就在10月15日,大明宮書院考古研學專案成功入選“2021全國文化遺產旅遊百強案例”。

活動組織者樊元介紹道,研學課程自今年國慶上新以來,受到不少家長和孩子的喜歡,未來,大明宮書院將聯合更多考古文博行業的專家學者行業達人,透過更多元的考古研學內容、考古精品活動及文化藝術氛圍,向西安本地及更多外地朋友呈現一個集展覽展示、文化研學、休閒商業、社交情景等功能於一體的遺產地研學文化品牌。

怎麼樣?這個西安遺址考古打卡新地標,約嗎?

提示:微信後臺回覆“研學”,即可獲取課程報名相關資訊。

點選標題檢視往期文章精選

原標題:《“我在大明宮修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