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色嗲語“改編”黃梅戲,如電影中色情垃圾,這是在糟蹋傳統文化

黃梅戲,我國的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其風格清新典雅,唱詞委婉清新,歷來深受老百姓喜愛。

這樣的典雅清新的文化,有人竟然將其惡搞,用嗲聲嗲語張著嘴哼唧,配合著不時賣弄的媚眼色相,自此透過所謂的“改編”黃梅戲,透過網路大肆傳播出來。

一時非議紛紛,很多人發聲譴責。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呢?為何遭到這麼多人聲討呢?黃梅戲是什麼樣的戲曲及有什麼樣的特點?這樣“改編”真的是很離譜的事,是極大的錯誤嗎?

媚色嗲語“改編”黃梅戲,如電影中色情垃圾,這是在糟蹋傳統文化

我們可以透過分析一下,評判其中的對錯、低俗否等等。

黃梅戲發源於湖北黃梅縣,又成熟壯大於安徽的安慶。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唐代,經過宋代民歌、元代雜劇等等的融合,形成了戲曲的雛形。到了明清時期,黃梅縣一帶的戲風比較盛行。清末由湖北的黃梅縣傳至安徽的懷寧縣等地方,結合當地的民間藝術,並用安慶的方言歌唱和唸白,獨具韻味及情感,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而後借鑑吸收青陽腔及徽調的音樂、表演和劇目等等,逐漸發展成熟。

黃梅戲的唱腔委婉清新,尤其擅長長篇抒情、敘事的戲曲。如果說京劇是豪放派,那麼黃梅戲就是不折不扣的婉約派。

黃梅戲的服飾,採用唐宋時期的衣著,古典韻濃。

媚色嗲語“改編”黃梅戲,如電影中色情垃圾,這是在糟蹋傳統文化

黃梅戲的妝容,相對比京劇的濃厚華麗的描摹,顯得清新典雅。小生扮相一般眉眼上揚,眉峰微聚,丰神俊秀,清俊瀟灑。而花旦呢,則是眉目含情,顧盼盈盈,風流瀲灩。

黃梅戲的戲劇內容,偏長篇抒情、動人悱惻的愛情故事。比如將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改編而成的《天仙配》戲曲,黃素貞女扮男裝、冒死救夫的故事而編作成《女駙馬》戲曲,還有《牛郎織女》、《夫妻觀燈》、《紡棉紗》、《打豬草》等等。

從以上敘述可知,黃梅戲是傳統文化,是一種清新典雅的戲劇,其編制的戲曲內容,多是動人的、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

媚色嗲語“改編”黃梅戲,如電影中色情垃圾,這是在糟蹋傳統文化

潘某某“改編”的《誰料皇榜中狀元》(出自《女駙馬》劇),這是一篇動人的愛情故事片段,黃素貞為救夫不得不以妝扮男裝而出奔走京城,參加考試時竟然高中皇榜狀元,而皇帝竟然將公主賜婚與她,這樣的情形,是兇險萬分的,處理不好的話,不但救不了丈夫,而且自己可能犯欺君殺頭之罪,此時的心情是一些欣喜之外,帶著悲傷等矛盾心裡的。歌頌女子為愛情而勇敢奔赴、鬥爭的精神行為,才子佳人的演藝也是中國戲曲等文化的永不過時的經典內容,也是人們對美好的、真情的願望和祝福,該戲曲具有不錯的藝術效果。

而潘某某的表演,是極其低俗的、惡劣的腔調,即用一些囈語、嗲語及說不出口的等語腔,再配合賣弄風騷的、嫵媚的肢體語言,不斷的拋媚眼、勾引人。這哪是唱戲嗎?賣萌也算不上,賣萌好歹幾分可愛的樣子,但此時的樣子絕對淺薄無知、低俗露骨,說不過分的話,這就是夜店表演,電影中的色情垃圾。

媚色嗲語“改編”黃梅戲,如電影中色情垃圾,這是在糟蹋傳統文化

不要以為憑藉曾經的走紅的某貓貓歌曲,就以為歌曲就是這樣的賣萌賣騷的,而無內涵、靈魂的擺動嘴巴的動作。錯了,歌曲也是要有內涵、靈魂的,某貓貓歌曲只不過意外走紅而已。更何況現在面對的是黃梅戲這等高雅清新的藝術,如此低俗惡改,這不但是沒有文化內涵的表現,也是對傳統文化的踐踏。

怪不得網上招來一片罵聲,對潘某某的低俗惡跡的行徑,予以斥責道:

“這哪是唱歌嗎?分明是色情表演!”

“這樣低俗的、惡劣的篡改黃梅戲,是對傳統文化的糟蹋!”

“某人一點文化內涵都沒有,都不知上進嗎?”

“為了走紅,竟然歪曲黃梅戲,羞恥心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