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妙筆申論

一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發出了終極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終極三問,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因為每個人都會從這三個問題中思考出不同的答案,很難有一種答案能夠說服所有的人。

能夠與其相得益彰的是申論的終極三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其中,“是什麼”相當於“我是誰”;“ 為什麼”相當於“我從哪裡來”,或者說來這裡的原因、背景;“怎麼辦”相當於“要到哪裡去”。

與柏拉圖終極三問一樣,申論終極三問也沒有標準答案,尤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申論“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的功能”,思維方式是全面的、辯證的。

申論考試的解題思路,也一樣是全面的、辯證的,無論作答任務是什麼,“申論三問”都要在答題中儘量體現出來,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有的重點答“是什麼”,有的重點答“為什麼”,有的重點答“怎麼辦”。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備考伊始,就要不斷強化“申論三問”的思維方式,作答每種題型都要多留一個心眼。比如,重點作答“是什麼”時,要適當關注“為什麼”、“怎麼辦”;重點作答“為什麼”時,要適當關注“是什麼”、“怎麼辦”;重點作答“怎麼辦”時,要適當關注“是什麼”、“為什麼”。總之一句話,當我們拿不準時,在牢牢把握作答任務重點的基礎上,只要給定材料中體現的申論要素,都要儘可能反映在答卷上。《

恰如飯前到底要不要先喝湯,申論提出對策必須捋清這一問題

》一文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貫徹落實。

公務員考試高分考生心得:我是如何取得申論85分的

公務員考試學習君

購買專欄

同時,隨著備考的深入,我們會發現,有時要把問題的原因也作為問題的表現作答,有時作答問題的影響也要涵蓋問題的原因,有時作答問題的原因也要體現問題的影響,有時作答問題的對策先要作答問題的表現(因為問題的存在本來就是提出解決問題對策的依據、原因),等等。也就是說,問題的表現、影響、原因、對策,並不是涇渭分明、“老死不相往來”的,在特定的語境中是可以相互轉化、支撐的。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下面,以兩道真題為例,來說明“申論三問”思維方式的運用。

例1:【2012年京考】根據北京經濟發展主動減速堅決調轉的措施,談談我國怎樣實現“品質好的GDP”。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300字。

解析:

這道題的作答任務是,根據北京經濟發展主動減速堅決調轉的措施,談談我國怎樣實現“品質好的GDP”。其中,“根據北京經濟發展主動減速堅決調轉的措施”,實際上是明確了給定材料的範圍;“談談我國怎樣實現‘品質好的GDP’”,規正了作答要素,即要求我們提出問題的對策(怎樣實現)。

進一步審題會發現,該題要求我們“談談……”,不同於一般性的歸納概括,實際上是要求我們“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並且作答要求中還明確“分析合理”,傾向於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同時,該題提出“品質好的GDP”,什麼是“品質好”,為什麼要追求“品質好”,是比較晦澀的,不是一看就能明白的,關鍵是給定材料對“品質好的GDP”是什麼、為什麼有所體現。因此,作答該題,雖然重點是提出怎麼辦(問題的對策),但也不能忽略是什麼(問題的表現和影響)、為什麼(問題的原因),一般要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條理來作答。

我們對給定的材料剖析如下:

“品質好的GDP”所包含的內容第三段中有集中體現,即中國科學院2011年7月29日釋出的關於GDP質量指數,具體包括經濟質量、社會質量、環境質量、生活質量等五個方面。

而從第二段中關於北京三大調控中取得成果,如遏制機動車增長過快、房價居高不下體現出生活質量改善,對首鋼進行搬遷體現出環境質量改善、利於產業升級(其實是發展方式轉變)。由此可以看出“品質好的GDP”實質上是發展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產業結構得到最佳化,生活質量得到提高,環境得到改善的前提之下取得的GDP。

然後再根據北京採取的措施進行論述如何實現“品質好的GDP”。實質上是對北京措施的概括性分析,然後再結合第三段中專家的建議即可。透過閱讀北京採取的措施,可以概括為:保障民生,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具體來看,控制機動車輛增長和房價過高來改善城市生活質量,搬遷重工業以改善環境,促進產業升級,以此來實現“品質好的GDP”。

為此,可以給出如下參考答案: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這個參考答案共分為三段,每一段就是一個部分。其中:

第一段作答的就是“品質好的GDP”是什麼。

第二段既可以理解為實現“品質好的GDP”的意義,即問題的正面影響,也可以理解為要實現“品質好的GDP”的原因,即為什麼要實現“品質好的GDP”,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有時作答問題的原因也要體現問題的影響……問題的表現、影響、原因、對策,並不是涇渭分明、‘老死不相往來’的,在特定的語境中是可以相互轉化、支撐的”。

第三段作答的就是問題的對策,即實現“品質好的GDP”怎麼辦。

從閱卷賦分的情況看,第三段自然是賦分的重點,約佔該題分值的2/3至3/4,但前面兩段也不能忽略,共約佔該題分值的1/4至1/3,而這1/4至1/3的分值,往往是人無我有的拉分拔高之處。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例2:【2016年京考】假設你是A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如果資料5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請你就如何加快發展A市職業教育撰寫一份工作建議(提綱)。要求:建議合理可行,內容全面,條理清楚,語言簡練,字數不超過350字。

解析:

這道題的作答任務是,假設你是A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如果資料5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請你就如何加快發展A市職業教育撰寫一份工作建議(提綱)。

其中,“假設你是A市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就是前面提到的“申論考試,是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性質的能力測試”的直接、具體體現,要求我們必須立足這一工作崗位思考問題;“如果資料5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實際上明確了給定材料的範圍;“請你就如何加快發展A市職業教育撰寫一份工作建議(提綱)”,規正了重點作答要素,即要求我們提出問題的對策(工作建議)。

進一步審題會發現,作答該題也應該充分運用好“申論三問”的思維方式,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條理展開,不能只提出問題的對策,原因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從角色定位看,作為A市教育局工作人員,給上級遞交的工作建議,反映情況一定要儘可能客觀全面,如果只提出工作建議就會顯得非常突兀,讓上級一頭霧水。

⑵從文體範疇看,該題屬於應用文寫作,很像日常工作中的調研報告,類似的問題也需要反映情況客觀全面。

⑶從作答任務看,“如果資料5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網友提出的問題是散落的,提出的到底是什麼問題,一定要在提出工作建議前歸納概括出來。

⑷從作答要求看,明確“建議合理可行”,就要在提出工作建議前,對發展職業教育的合理性(職業教育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職業教育)、可行性(針對什麼問題提出的建議,建議是否具有操作性等)進行論證。同時,作答要求還明確“內容全面”。“內容全面”,既指工作建議本身的內容全面,還包括作答要素相對全面,這與前面的分析相互呼應、相互印證。

⑸從給定材料看,既有問題對策的內容,又有問題表現、影響、原因的內容,前面講到“當我們拿不準時,在牢牢把握作答任務重點的基礎上,只要給定材料中體現的申論要素,都要儘可能反映在答卷上”,即便基於這一點,也要體現“內容全面”的要求。

因此,可以給出以下參考答案: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這個參考答案除標題外,也分為三段,每一段就是一個部分。其中:

第一段作答的既體現了職業教育是什麼(什麼是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的意義),也體現了發展職業教育為什麼。

第二段作答的看似問題的表現(當前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更是問題的原因(為什麼要發展職業教育,問題導向性的原因,也是確保“建議合理可行”的出發點、立足點),再次印證了前面講到的一句話:“有時要把問題的原因也作為問題的表現作答,有時作答問題的影響也要涵蓋問題的原因,有時作答問題的原因也要體現問題的影響,有時作答問題的對策先要作答問題的表現(因為問題的存在本來就是提出解決問題對策的依據、原因),等等。也就是說,問題的表現、影響、原因、對策,並不是涇渭分明、‘老死不相往來’的,在特定的語境中是可以相互轉化、支撐的。”

第三段作答的就是問題的對策(工作建議),這就是該題的作答重點。

與上一道題【2012年北京市申論試題】有所不同的是,該題在作答任務中提到 “如果資料5中網友們提出的問題都出現在A市職業教育中”,如前面分析的,網友提出的問題是散落的,提出的到底是什麼問題,一定要在提出工作建議前歸納概括出來,這一歸納概括本身就是作答任務的一部分。

因此,該題答案前兩段的賦分就會高於該題分值的1/4甚至1/3,共約佔該題分值的1/3至1/2。換言之,如果忽略了是什麼、為什麼的作答,只作答了怎麼辦,大約1/3至1/2的分值就失去了,由此可見“申論三問”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申論能考85分,受柏拉圖“終極三問”的啟發很大

如果對你有幫助,別忘了用你那考神附體的手點個贊、加個速哦!#申論高分實戰經驗#

你有什麼解題的難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