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位叫餘元的姑娘,跟男友在北京南鑼鼓巷開了一家名叫THE BULK HOUSE(零浪費無包裝商店)的小店,倡導“零浪費”生活。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他們三年來沒買過一件衣服,沒用過一個塑膠袋,更買點過一次外賣,甚至連姨媽巾都是迴圈使用的。

聽起來簡直不可思議對不對?

但餘元和他的男友確實是這樣生活的,他們用不鏽鋼吸管代替塑膠吸管,把用過的米袋子舊物改造成時尚手包,把舊布料做的衣服和枕套,用閒置紙盒郵寄快遞。等等

因此他們兩個人3個月下來,才產生了兩個0。5升的玻璃管的垃圾。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餘元把這種生活理念叫做

“零浪費生活”。

餘元說:

“零浪費,不是指沒有任何垃圾的一種生活方式,而是避免一些不必要垃圾的產生。”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非常火的一本書,《斷舍離》。

它的作者山下英子,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因為學習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

後來,就致力於提倡透過對日常家居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俗稱斷舍離。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斷,就是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即捨棄家裡到處氾濫的破爛兒;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於遊刃有餘的自在空間。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太多的物品。

被各種物品包圍的我們,每天都在物質上做著加法。

殊不知,比起金錢和物質,人的內心深處,更加重視精神層面的持久滿足感。

1.內心世界越豐盈的人,物質需求越低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錢鍾書先生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和妻子楊絳伉儷情深,羨煞旁人。但他們對於物質的追求,卻讓當時正紅的陳道明自慚形穢。

在一期訪談節目裡,陳道明講起了他去錢鍾書老先生家的情形。

他說錢老先生家裡,沒有錄影機,沒有電視機,有沒有電話。

唯一響的東西只有藥鍋子,到了時間就“噗噗噗”地響。

陳道明說,

在錢老家裡,可以聞到書香,聽到安靜,看到從容。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其實,幸福是要透過割捨獲得的,所謂去偽存真,只有扔掉那些不必要的東西,才能發現生命中的重要的東西。

《少即是多》書中有一句話:

“從物質中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們正從加法時代轉向減法時代,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質的豐富才是幸福的王道。”

內心世界越豐盈的人,對物質的需求越低。

2. 蔣勳:最基本的東西就是最好的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說到華人美學教父蔣勳,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他是臺灣知名畫家、詩人與作家。曾任《雄獅美術》月刊總編,並先後是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

代表作有《生活十講》、《美的沉思》、《蔣勳說紅樓夢》,以及《池上日記》等等。

林青霞曾評價蔣勳說:

“蔣老師是我唯一的偶像 。他的聲音是我的半顆安眠藥,能給予內心安定的力量。”

蔣勳老師其實也曾對自己的都市生活做了斷舍離。

2014年,他只帶著簡單的行李搬到臺東一個叫池上的小村莊居住。

他住的地方,只有簡單的桌椅和書櫃。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他的畫室是一間廢棄的浴室改造成的,裡面陳設非常簡單,但蔣勳喜歡得不得了,說這裡能夠感受陽光光影的變化。

蔣勳每次畫畫累了,就出外面的豆腐店吃點東西,那種滿足感,隔著螢幕都能溢位來。

蔣勳說:

“人還要什麼?最基本的東西就是最好的。”

水好,米好,土地沒有汙染,黃豆沒有轉基因,這些就是最好的。

3.梭羅:所謂房子,只不過是通往地洞的一道門廊罷了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最近幾年流行的極簡主義,其實也是一種遵循“減法”的生活方式,例如去除一些無聊的應酬、不必要的人際交往和多餘的工作等等。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美國超驗主義作家

梭羅

1845年,梭羅為了體驗簡樸和接近自然的生活,在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隱居兩年,自耕自食,以此為題材寫成的長篇散文《瓦爾登湖》。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梭羅跟陶淵明一樣,也在房子附近的土地上種莊稼,比如豆子、土豆、玉米、蘿蔔等。

不過,跟陶淵明的“草盛豆苗稀”比起來,梭羅種莊稼顯然更在行,因為他把收成拿去賣了以後,抵掉支出還能結餘8塊多錢。

不但如此,梭羅住的房子是自己動手建的,穿的衣服是在農人家裡織的,傢俱是自己打造的。

梭羅說:

“所謂房子,只不過是通往地洞的一道門廊罷了。”

在物慾橫流的時代,有的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而有的人則選擇遠離物慾的干擾,過起了極簡主義的生活。

4. 為生活做減法,為思想做加法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

《莊子·逍遙遊》中說:

“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意思是鷦鷯在深林中築巢,只要一根樹枝;鼴鼠飲河水,只要肚子喝飽。

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實際上能在世間享受的東西非常的少。

所謂“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

讓我們向大師們學習,剋制對物品的貪慾,為生活做減法,為思想做加法。

【end】

注:圖片來源自網路

我是立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旅行茶,歡迎關注!

他一生學貫中西,受人敬仰,但讓陳道明自慚形穢的卻是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