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踏秋,菊花酒、桑葚酒,京郊這些秋季佳釀值得一嘗

10月4日,農曆九月初九,傳統的重陽佳節到來。適逢重陽節,自古有登高望遠、插茱萸、喝酒等習俗,記者瞭解到,在北京不乏有老牌的菊花白、新晉的桑葚酒還有高階的葡萄酒等,正適合這個季節品嚐。

菊花酒:宮廷御酒傳承百年

菊花酒,是重陽佳節的必備飲品,在北京房山,有名為“菊花白”的菊花酒,其釀造歷史悠久。據記載,“菊花白”原產自清宮內務府轄下“酒醋坊”,專供內廷。同治元年傳入民間,至今已歷160載,傳承七代。

當時,清朝宮廷為節約開支,遣散了一批宮人,其中便包括掌握釀酒秘方的太監。隨後,這幾個人在北京西什庫開辦了“仁和號”,承辦內廷的酒醋等生活用品。20世紀80年代,在甄富榮、吳武支等人的努力下,老北京名酒“菊花白”的釀造技藝得以恢復。

用料講究是“菊花白”一大特點,基酒“南路燒”產自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北京良鄉,是酒精度為65度左右的清香型白酒,經三次蒸餾將酒精度提升至78度,去除酒中的雜味與雜質,入窖陳儲後方可使用。

“菊花白”用菊花為主料,輔以人參、枸杞、沉香等二十餘味名貴中藥材,與基酒混合蒸餾而成,具有養肝明目、疏風清熱、益氣健脾、滋陰補腎之效。“菊花白”集菊香、藥香、酒香為一體,三香合一,其釀造技藝傳承至今仍保持手工釀造的特點,配方科學、嚴謹,工藝講究。

2007年,“菊花白”酒釀造技藝入選第二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菊花白”酒傳統釀造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桑葚

酒:千年

桑葚釀

近期,大興安定新推出的桑葚酒上市,將安定桑葚與傳統二鍋頭結合,打造桑葚酒產品。

重陽踏秋,菊花酒、桑葚酒,京郊這些秋季佳釀值得一嘗

大興安定古桑園的桑葚酒。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桑葚素有“夏日聖果”之稱,每年五六月份,在大興安定鎮的桑葚就會準時成熟。其實,大興區栽培桑葚的歷史已超過1500年,明清時期的白色桑葚,也一度成為貢品被送入皇宮。

目前,安定鎮有35000株桑樹,主要分佈在高店、前野廠、後野廠等村,前辛房、馬各莊等部分地區少量分佈。2010年,安定桑葚被批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桑葚和二鍋頭奇妙結合後,變成了露酒,顏色呈現出桑葚的紫紅色,酒中有桑葚的香氣。“目前,桑葚酒採用隆興號原漿酒與安定新鮮桑葚浸泡而成,根據工藝要求,後續將採用桑葚低溫發酵、壓榨技術。”北京隆興號方莊酒廠王鳳娟表示,第一年嘗試,廠裡採購200噸安定桑葚,與隆興號原漿酒結合,在陶缸中經過一年浸泡而成。王鳳娟表示,未來3-5年,酒廠致力於將安定桑葚酒,打造成大興地區“地標產品”,作為北京禮物,走向全國。

葡萄酒:密雲有個“酒鄉之路”

密雲區有天然優越的釀酒地理位置,北京密雲與法國波爾多地理緯度相近,氣候和土壤條件類似。溼潤肥沃的潮白河兩岸,已有300多年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歷史。

近十年來,密雲區大力推動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產業發展,打造了以張裕為龍頭的“酒鄉之路”產業帶,逐步建立依託葡萄酒產業的種植、釀造、倉儲、物流、休閒度假等文旅產業。

在密雲的“酒鄉之路”,每年8月,夏黑、維多利亞、巨峰、美人指等鮮食葡萄爭先上架,掛滿枝頭。自2010年起,密雲區在巨各莊鎮建設“酒鄉之路”,現已發展鮮食葡萄2100畝,釀酒葡萄1800畝,葡萄基地6家,葡萄長廊1萬米,葡萄年產量達100萬斤。

在“酒鄉之路”上,有天葡莊園、酒鄉之路“8號”、潤之都、岩石、金山等多個農業園區,葡萄品種也有近20種。透過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現在“酒鄉之路”的整個採摘季可以從8月持續到11月中旬。

在“酒鄉之路”不僅可採摘,還能品嚐葡萄美酒,以張裕愛斐堡為代表的多個酒莊分佈在葡萄長廊沿線,集釀酒、旅遊、休閒以及葡萄酒知識培訓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讓消費者不出國門便能體驗葡萄酒的文化魅力。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通訊員 劉飛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