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全文共1721字,閱讀時間約為3分鐘

公元前221年,秦國消滅六國,一統天下啊,然而卻歷經二世而亡,令人唏噓。公元前202年,劉邦擊敗項羽,完成了對天下的一統,中原地區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安定。

這個時候擺在了劉邦面前的一個難題,那就是應該用什麼樣的學說來治理國家。儒墨道法四大顯學,哪一個才是最適合的,這個時候需要劉邦做出抉擇。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前有春秋戰國,諸侯並立,百家爭鳴,各方學說各顯神通。而到了秦朝,法學又得到了重用,但秦朝卻歷二世而亡,讓劉邦不由懷疑,因此何等學說才合適呢?

01

劉邦面臨的外部環境

劉邦建國之後面臨的社會環境是複雜的。從政治上來說,內有眾多功高震主的諸侯王,如何安置他們成為了首要問題,一旦處理不好,便會回到戰國時期。

外有匈奴的不斷入侵,劉邦也想要和匈奴對戰,但是此時漢朝的國力不足以支撐大規模的戰爭,求和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從經濟上來說,對於劉邦更是巨大的挑戰。自春秋戰國以來,戰火連綿不斷,各地的經濟遭受了巨大破壞。

秦朝統一不足二十年,便又天下大亂,各地的經濟都沒有恢復過來

天下可謂是百廢待興,從農業、手工業到商業都需要進行恢復和發展。不如國家連最基本的生存都是問題,漢初連皇帝出行都找不齊顏色一致的馬匹,官員出行都需要坐牛車,就能夠說明一切了。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文化上,漢初的文化較為複雜,其一樣承接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家的學說,相互爭辯,各自發展。雖然秦始皇焚書坑儒,

但是並沒有真正地影響整個文化系統的發

展,因此雜亂依舊是當下的形式。

對於劉邦來說,自己面臨的問題是多樣的。要一個個進行解決,對於國家正統思想的選擇一直困擾著劉邦。

擺在自己面前的有儒學、法學、道家學說等,那麼那個能夠更好地適應國家的需求呢。

最終劉邦還是選擇了以道家學說為基礎的黃老思想,為何沒有選擇法學和儒學呢?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第一、劉邦的選擇

最終劉邦選擇的是以道家學說為基礎衍生出來的黃老思想。那麼法學和儒學有著怎樣的弊端,被劉邦拒絕了呢?

第二、法學的嚴格

法學作為治國思想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其過於嚴格了,不適合漢初脆弱的社會環境。秦朝便是最好的例子,過於嚴格的思想,對於脆弱的社會環境極其容易造成反彈。

最終結果就是造成叛亂,天下混亂。親歷了秦末的戰亂,深知其危害,因此劉邦對於法學作為正統學說,是非常牴觸的。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第三、儒學的軟弱

相比法學呢,儒學則沒有那麼強的逼迫下,但是儒學又過於軟弱了,所謂的德治、仁政,在漢初混亂的政局根本無法得到發揮。

如果選擇儒學,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韓信等諸侯王日益坐大,成為了劉邦的心腹大患,深知推翻漢朝的統治。

第四、黃老思想

最終劉邦還是選擇了以道家學說為主的黃老思想。黃老思想不完全等同於儒學思想,其相容幷蓄了法家、儒家等各家的思想。

黃老思想講究無為而治,但卻並非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並非是一味地避世,其結合了儒學和法學的部分思想。

在保證漢朝統治的前提下,維護百姓的生活,休養生息,盡力減少國家對百姓的壓迫。讓百姓的生活和社會經濟逐步地得到發展。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02

黃老思想之下的漢朝

黃老思想從劉邦立國之後一直延續到了漢武帝初年。一直到漢武帝推崇儒家大一統學術之後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黃老思想的發展有兩個高峰時期,一個是呂后執政的時期,隨著漢王朝內部異姓諸侯王被逐漸地剷除,整個漢朝的政治也趨於穩定。

呂后雖然專權,但同時也是一個優秀政治家,呂后時期,大力推行黃老思想,極大地恢復了漢朝的經濟。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等到了文帝和景帝之時,黃老思想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不斷將法家的刑罰思想引入,以及儒學的德治、仁政等方面融合。

使得黃老思想更加適合漢初的社會需求,文景之治正是在黃老思想基礎上形成的。

漢初的皇帝和政治家大都排斥法家思想,秦國便是前車之鑑,但是對於法家的優秀之處並未反對,反而選擇引入其中。

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其實也受到了黃老思想的影響

,尤其是包容性,不論是黃老思想還是儒家大一統思想,最顯著的特點便是包容,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最終為我所用。

黃老思想是如何被漢高祖劉邦認可,定為漢初的正統思想

黃老思想的成功就在於其完美契合了漢初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穩定了漢初的社會環境,保證了國家的平穩

過渡

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黃老思想的滯後性也逐漸展現了出來,最終被儒家學說代替,但始終無法否定其在漢初的巨大功勞,為漢武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