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何景瑞民俗大寫意:時光掠影,留住鄉愁一一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作者:何景瑞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賡續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經過長時間的子夜筆耕,留下了這些民俗文字,記錄中國北方歷史,為即將消失的文化存證,留住民俗文學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題記

031。斗篷蓑衣

古時的家鄉,曾經湖光山色。在春雷轟響的時候,北方花開雨綿綿,南方蟬鳴雨瀟瀟。內蒙赤峰白鷺飛,桃花流水伴蓑衣。流淌天上之水,洗淨地上塵埃。草原水綠,煙雨迷濛。雨中青山,岸畔桃紅。這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這是一首用景唱出的色彩歌。靜聽花開花落,沉默無語有喧譁,用斗篷蓑衣擁抱美好的春天。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古式斗篷蓑衣,歷史悠久,是民族傳統雨具。《詩·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傳》:“蓑,所以備雨;笠,所以御暑。”何,即荷,帶著。說明在春秋時代人們就知道用蓑衣防雨,用笠防曬。多盛行在南方雨季穿戴,大多用棕毛和龍鬚草編制,由斗笠和蓑衣兩部分組成,融合為對襟披風服飾。“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古人用詩境襯托出那時的山光水色,渲染了當時垂釣者的悠閒自得生活情趣。

紅棕毛編織的古式斗篷蓑衣,具有歷史性、藝術性和研究性的收藏價值,寄託理想化的設定,一蓑風雨,意境優美。好像邂逅一位久違的故友,驚喜、親切的感覺頃刻間填滿心懷,蓑衣和斗笠有關的文化碎片和生活經歷隨之交織在一起,在腦海裡盤旋著。彷彿是沉澱的農耕歲月,不只是物化的“詩和遠方”,更是從鄉村走到城市之我輩,“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

032。縫紉機

穿針引線的距離,改變手工製作。衝破沉默,碼著一條線走下去,堅定一個信念,讓人類服飾美起來,生活的蛻變,簡約而不簡單。“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記錄歷史,社會寫真,從品牌縫紉機開始。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縫紉機(Sewing Machine)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製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膠、紙張等製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

1869年,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訪問英國。歸國時帶回了一架鍍金勝家縫紉機,作為禮物送給慈禧太后。當時,英國媒體還報道了此事。今天所能找到的縫紉機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料是一則廣告。1872年12月14日,《申報》刊登了一則晉隆洋行“成衣機器出售”啟事。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王韜曾經對這種機器做過描述,寫道:“家有西國縫衣奇器一具,運針之妙,巧捷罕倫。上有銅盤一,銜雙翅,針下置鐵輪,以足蹴木板,輪自旋轉,手持絹盈丈,細針密縷,頃刻而長。”

在我國,縫紉機又叫做“鐵車”、“洋機”、“針車”等。末代皇帝溥儀曾送給皇后婉容一臺勝家縫紉機,可見當時它在中國還是一件稀罕物。20世紀50年代末,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縫紉機械品牌迅速崛起。蝴蝶,牡丹,飛人,上海牌逐漸成為縫紉機械製造行業中的翹楚!

縫紉機的使用,曾普及到每個家庭,成為70年代新婚陪嫁首選物件,墮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生活的快節奏,促進了成衣市場的繁榮,服飾業的興起,使縫紉機早巳退出家用的歷史舞臺,成了民俗用具。

033。電熨斗

曾經世紀風雨,一路走來,如夢一場,彷彿昨天一家人才團聚過。復古時光半躺生涯,匠心獨具熨在鬥中。伸帛之器,猶見珍貴,執柄以熨,天下暢享。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熨斗這個名稱的來歷,一是取象徵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種烹呼叫具“熨斗”。熨斗像一隻沒有腳的平底鍋,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裡,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

家用電熨斗,前世今生,由來已久,外形設計美觀,由外柄、外線、支架和鬥體四部分組成。啟初是把烙鐵放在灶火堂裡或爐子上燒熱,把布頭布條燙平,用以封鞋口和打餎簿等。後又轉化成電能贓熱整合,多快好省,增強工作效率。隨著噴霧調節式熨斗的出現,技術改造,不斷革新。多以衣服制作和燙平衣服為主,經濟適用,進入尋常百姓之家,居家必備。得到廣泛的推廣應用,美化生活,服務大眾,促進了社會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熨斗金塗色,簪管白牙纏。民俗電熨斗,歲月滄桑也不失當年風華,更具收藏紀念價值。

034。犁杖

暮春穀雨,水月嵐曦。看到很多木犁杖和鐵犁杖,潔淨的犁體,略顯功勳赫赫,退役待令。在這又是一年別春時,不知何時,再去播種希望的種子。簌簌流年,齒序悲歡,半生風雨煮成茶,歲月滄桑吟成詩 。在這裡回味無窮,魅力猶存,又綻放絢麗的春天。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想起小時候,春風擋不住清明雪,春雨關不住穀雨霜。“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每當最後一場冷來襲的時候,看到家鄉老農和老牛躬耕的影子,掛在西山壟上行,犁杖頂凌抺去土地的塵霜,迎來赤峰山杏花開,花香溢滿整個昭烏達。

老式犁杖,種地耕地的農具。有木犁杖和鐵犁杖,其中木犁杖使用比較普遍,製作也很講究,大多以老榆木為材料。經過木匠的巧妙構造,彎犁杖耕直壟,內在深層次的氣質,在地下用力。內向的從不嬌情,外露的硬派犟耿,別有冷峻的、深沉的和陽剛的魅力。談鋒甚健,親近自然,平易近人,談不上風度。即使軀體累成不整,磨損時光,犁杖的智慧奉獻還經久地存在。

紅紫妝林綠滿坡,遊絲飛絮舞家園。一副犁杖讓人感想頗多,開朗的、樂天的和文化的,都會讓人體驗一種追求的精神,根植於對人生的洞悉和深省。

035。點葫蘆

彈指又春歸,聽到種地點籽的敲擊聲,又看到點葫蘆,勾起對農耕用具的回憶。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聽說過“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依葫蘆畫瓢”、“葫蘆不是勒i的”等等地方土語,可沒有找到與種地有關的詞句,會讓人很費思量,有些詫異。原來,在中國北方的赤峰一帶,種穀子、高粱、小麥、蕎麥、綠豆和線麻等農作物,全用點葫蘆點籽兒。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點葫蘆,是專門播撒種子的農具,結構簡單,有木箱式、金屬包皮式、硬皮式和純葫蘆式等,型態多樣,借葫傾籽,別看點葫蘆不起眼,卻是農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小時候,聽到咚咚咚的敲打聲,不論深山溝壑多麼曲折,多麼寂寥,這是春天的號令,聲音在響,社員的腳步不停地往前奔,種下那一年的希望。千百年來農民的生活,好像就在這漫長的山地裡,低頭望見層層田地與排排新式大棚,播撒“糧”心,耕種生活,彰顯出點葫蘆的囊中氣派,構成中國北方農耕的傳統文化,回味過去,弘揚葫蘆精神,古老與現代相連線和傳承。

036。犁鏵子

春耕事,從來急,想起一段犁鏵子往事,總是掛在心頭,揮之不去。那是1975年的春天,時任生產隊會計的我,正在西梁澆地,犁杖頭(領工人)拿著斷了尖的犁鏵子找我,說在馬鞍橋子種地打了鏵子,住了犁,一群社員在歇著等鏵子。夏秋沒有一春忙,一個勞力頂倆,這可是十萬火急的事。我跑到供銷社去買,可是已斷貨,又跑到修理廠,鑄鐵焊條用淨,電焊師傅沒辦法,用普通焊條堆疙瘩,來個急用三等價。社員說:“斷鏵子難不倒會計,窩工也就是地頭歇。”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古鏵歷影,躍上玷臺。曾經的過去,犁鏵子像皮鞭子,時時抽打著你,春不種,秋不收,你誤它一時,它就耽誤你一年,是犁鏵子支撐著三農領域的發展。我國農業的最初萌芽,從茹毛飲血到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開始掌握用石頭、骨頭等材料製作成農業耕具,可分為刀耕火種和耒耜耕作兩個階段。從骨頭到犁鏵子,古代耕作工具的演化史,如《禮記》中記載:“天子親載耒耜。”唐代文人陸龜蒙還親自為耒耜寫了一篇六百餘字的《耒耜經》來頌讚它:“耒耜者,古聖人之作也。自乃粒以來至於今,生民賴之。”耦耕法,曲轅犁,當牛耕進入了普及階段,二牛抬槓,犁鏵的結構也在不斷演化,秦漢時期的舌形鏵,犁箭透過榫卯結構固定在犁梢上,犁梢透過犁底跟犁鏵子相連,可以更好的控制耕地的深度及寬度,提高了犁鏵的使用效率,經久不衰。

民俗的就是民族的,是中華民族共享和發揚傳承的精神文明。當人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優越生活,不要忘記每一粒食糧,來自鄉野農田,來自辛勤勞作,都是犁鏵子耕種出來的。在民俗館見到犁鏵子,包漿遠古,那抺不去的鏽跡,是否在你心底蕩起一陣漣漪。

037。種地簸梭

種地簸梭,緊跟犁杖,形影不離,認準壟溝,一直走到底。從“清明”頂凌開犁,巧弓隔壟,託蓋種子,傾以釋懷,眷顧家鄉。為了大地的豐收,寧舍軀體,實實在在的忙碌,直到“忙種”不可強種,隨犁杖歇業,任勞不為出名,無悔不為回報,沒有一句怨言。它勞苦功高,被生產隊的保管員高高地掛在馬棚裡,生怕日曬雨淋,供儲收藏,如同珍寶。如今見到簸梭,風塵猶存,還原耕衷,不失曾經的風華。

簸梭,農民自制種地工具,為農耕小物件,結構簡單,主材料為硬榆木疙瘩,支架是桃木或棗樹條子,也有用山花榆樹條和老虎獠子的(灌木一種植物),經久耐用,塑身剛毅,充分體現出農民社會實踐中的聰明智慧。

一拉覆溝,走過的路,腳踏實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賦予時代精神。寓簸梭於生活與生產之中,雖然歷史不斷地變化,這種秉誠的追求,更符合現代人的人生價值。在文明的國度裡,值得傳承和發揚。

038。“雞蛋”磙子

中間粗,兩頭略細,形似雞蛋的圓碌碡(liù·zhou),石匠雕柱,匆忙壓壟,借用晌午頭,直到夕陽紅,無論怎麼奔跑,不管壟溝有多遠,一根繩子拴住雞蛋磙子,坐車或者驢拉,晚歸回到生產隊裡,多像一個遠離故鄉的鄉民,剪不斷的鄉愁。

中國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實物筆錄(四)

小時候,骨子裡就有著貪玩的秉性,沉溺在玩 “雞蛋”磙子游戲裡。在生產隊羊圈牆角,有一堆磙子,全帶磙框子,有鐵框的和木框的,冬天閒著沒事,與玩伴賽磙子,以南牆根為起點,以北牆根為終點,誰先到達誰勝,誰輸誰當“驢”,勝的騎“驢”玩。這段有趣的往事,多少次夢見,在腦海裡盤旋,遊戲童真,魂牽夢繞。

長大了,“雞蛋”磙子已不是在夢中,而是在分田單幹時,沒車沒牲畜的,還要自行拉磙子。親身體驗打磙子,下坡容易上坡難,生活往往就是這樣,有了收穫的多與少,方知不足和富有,也有了刻骨銘心,才能體會到勞動帶來的滋味是快樂的、幸福地。

雞蛋磙子是農耕用具,歷史悠久,結構簡單,以石磙為主體,裝在軸框子上,用以播種以後把覆土軋實,在農業生產的社會程序中,起到促進作用。如今看到雞蛋磙子又勾起很多無盡甜蜜的回憶。

039。磙框子

身先士卒全力以赴,輔佐磙子大器滾成,凝具助力框構協同,撮於壟溝奔向坦程,順著一條壟滾到唯一的地頭,變勒成一生的追求,這就是磙框子。

平凡的磙框子,在農業生產中,並不起眼,沒人關注,沒有留下歌功頌德的詩句,默默無聞。它簡單的結構,四塊木頭相構,中心是對稱的軸杆軸尖,對準用明礬澆固的軸眼,用鐵絲擰或繩索拴,固為一體,讓靜止的雞蛋磙子跑起來,用圓的凸突原理,械引運動,順著壟溝找“豆包”,堅定一個信念,發揚石頭的永恆精神,磙無定式,框為方圓,沿著一條路線一直走下去,勇隸忠秉,完成磙框子的使命。

在中國北方赤峰這塊文明的厚土,自信幾千年,是誰讓精美的磙子會唱歌,是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的不斷交融與契合,驅動了磙框子的發展。約從公元四世紀,鮮卑後裔來到昭烏達,稱為“太陽契丹”,後來耶律阿保機在巴林草原建立“澶淵之盟”,出現農耕曙光,到“南不封王,北不斷親”的帝國時代,出現一派農耕繁榮景象。從此,農耕農業突飛猛進,改革創新,磙框子與石頭磙子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林西鐵匠爐和敖漢出土的谷炭,足以見證了雄渾的農耕歷史。

040。耬犁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穀雨花開滿山布穀啁啾,拉開春耕帷幕春意盎然。

耬犁,適應平川地大面積耕種穀子和小麥等農作物,造型古樸,樣式新穎,硬雜木構造,做工極為精堪,設計獨具匠心,由牽引柱、吊繩、三個小鏵子、輸異種子木管、裝種箱、犁體和穩定扶手7部分組成,整體榫卯結構,十分牢固平穩,體現出木匠的高超技藝。從犁杖農具到半自動機械轉變,這個創新減少了生產勞力,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耕種效力,多快好省地實現一趟種三壟,一時使種地翻三翻,是農業播種標誌性的飛躍。

耬犁物證農耕發明的源頭,起到核心先趨的主導作用,從這個縮影中看到農機進步的亮點,彰顯出里程碑式的地域文化的一次跳躍,為農業機械化程序起到農工機械發展的促進作用。

作者簡介

何景瑞,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農民,草根寫手,筆耕半個世紀,作品在《中華日報(泰國)》《澳洲訊報(紐西蘭)》《農民日報》《中國文化報》《精神文明報》《精短小說》《吳地文化閃小說》《2021中國精短小說年選》《中國閃小說精選2021》《國際閃小說精選一一星閃瀚宇(第一卷)》《2021華文閃小說精選》等報刊雜誌及年選本發表作品。出版《初頭朗的故事與傳說》一部,純文學專著《筆思歸——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質樸的文字,書寫原汁原味的鄉土作品,抒發農民草根寫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