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五千年》:觸控多面向的中華之美 讀懂中國人的審美語言

近年來,從河南衛視水下中國風舞蹈《洛神水賦》刷屏出圈,到從春晚上以宋代名跡《千里江山圖》為題材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驚豔亮相,傳統文化節目屢屢驚豔破圈,贏得觀眾好評。“國風國潮”觸發了傳統文化的青春表達,正在重新引領大眾品味感悟中國文化之美。

《中國美術五千年》:觸控多面向的中華之美 讀懂中國人的審美語言

由中信出版社策劃的《中國美術五千年》近日出版,該書鳥瞰24個朝代,按照時間線講述中國美術的風格演變、技法沿革、題材變遷,解析歷代作品中蘊含的中國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從舊石器時代的巖畫中看見對天人和諧的祈盼,從商周青銅器中看見對禮樂制度的堅守,從敦煌壁畫中看見慈悲天下的佛家精神,從山水畫中看見寄情高遠的文人情懷……觸控多面向的中華之美,讀懂中國人的審美語言。

《中國美術五千年》涵蓋顧愷之、閻立本、王維、董源、巨然、趙佶、黃公望、倪瓚、唐伯虎、八大山人、齊白石等50位萬古流芳的大師以及《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歷代帝王圖》《簪花仕女圖》《五牛圖》《瀟湘圖》《溪山行旅圖》等300幅經典畫作,既有宏觀歷史背景,也有名家生平事蹟。24個朝代,50位名家,300幅傳世畫作,立體巡覽中國美術史全貌,構築上下5000年的風雅傳承。

《中國美術五千年》:觸控多面向的中華之美 讀懂中國人的審美語言

該書作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楊琪教授,長期致力於大眾藝術的普及工作。他通過幾十年的教學實踐,探索出一套系統高效的授課方法,用生動靈巧的語言,為讀者補上一堂中國美術史的通識課。

美術裡的中國,既淡雅、悠遠,又莊嚴、宏偉,中國繪畫不僅僅只是藝術的表現,也反映著古代文人的精神修養和人生智慧。我們從中看見中國人古今相連的審美情趣,也看見中國人生生不息的美的創造力。讀懂中國美術史,就是讀懂中國人刻在基因裡的美學信仰,讀懂了中國藝術,才能真正走進中國的詩意審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