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又一次“破圈”嘗試

本文首發於:南方日報

《棒!少年》又一次“破圈”嘗試

作者: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處長 何美

在今年舉行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棒!少年》獲得年度最佳紀錄長片獎。透過講述中國第一支公益棒球隊——強棒天使棒球隊的成長故事,贏得陳可辛、汪涵、周迅、馬伊琍、李冰冰、楊瀾等名人大咖的走心推薦,目前正在全國院線公映。周迅說:“熊孩子也能閃閃發光!”該影片以評分8。7分,成為豆瓣2020年最高分的國產片,但好評不見得能換來排片及票房。正如影片中瘦瘦小小的窮孩子們試圖衝破命運枷鎖,這部紀錄片也嘗試突圍。

棒少年,支離破碎也要穿雲破霧

這群父母早逝或離異的留守兒童,化身棒球少年,嘗試叫板命運。他們在沒有棒球文化的國家苦練棒球,滿嘴“安打”“上壘”。他們穿著破洞的褲子上陣,但鞠躬敬禮握手,彬彬有禮。

“如果沒有棒球,我就是一流氓。”中國棒球前國手孫嶺峰是公益專案發起人、愛心棒球基地創辦者。他一直希望透過發展棒球產業,帶領更多孩子走上正途。他認為,棒球產業太小,受眾太少,全國僅有數千萬人,專業運動員退役後只能去開培訓俱樂部。

棒球並非大眾運動,器械非常昂貴,主要流行於英、美、日等國家。導演許慧拍了將近一個月,都還沒弄清楚棒球比賽規則。

此前,廣東中山溫暖如春,訓練結束離開的那天下著雨,孩子們對著溼漉漉、將被拆遷的棒球場鞠躬,大聲說:“再見場地!”“謝謝場地!”拆遷是十里八鄉的夢想,卻是他們與諸多公益學校的憂愁。

中國有超過4000萬貧困兒童,有搖滾歌手如馬虎,有憂鬱騎士像小雙。愛心基地不止“管吃管住管治病”,還注重教育,形成抱團取暖的大家庭。公益事業,公是要務,益為初心。從無到有培育來自全國10個省、6個民族的67名孩子,包括數十名來自大涼山彝族的孩子。從700小時的拍攝素材到108分鐘的電影,愛心棒球基地與紀錄片電影都希望改變命運。

沒有人問這些孩子是否喜歡棒球。

但是看過的觀眾多數都喜歡這部紀錄片。

現實創作:破冰行動,破舊立新

如同棒球,紀錄片也小眾邊緣,同在嘗試“破圈”。為此,《棒!少年》主創做了很多努力。

該片塑造了生動的人物群像。透過人物驅動敘事,不是群像這種保險但保守的敘事方式,而是妙手偶得“雙男主”設定,並用大量篇幅凝視賽場以外孩子們的日常。他們每天只訓練3個小時,加強了基地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除了孫嶺峰,還有70歲傳奇教練“師爺”,曾任清華大學校棒壘球協會會長的志願者郭忠健……他們嚴如父、慈如爺、暖若母,誰都有無數故事。

該片編劇敘事比較講究。作為非虛構紀錄片,“戲劇性”絲毫不遜於劇情片。這個滿腹創傷而仍有亮光視窗的生活世界,本身就蘊含著遠勝任何虛構故事的豐富內涵與本色質地。但主角沒有開掛式拯救世界,球隊現狀與未來有著較為合理的設定和敘事。

該片風格理性節制。與頂級賽場迎戰世界少棒等激烈賽事相比,摒棄基地球場和宿舍面臨拆遷的悲情敘事,繞開“體育冠軍”“高燃”或“治癒”等對現實題材的經典敘事或套路化想象,該影片更注重呈現少年在社會大潮中被裹挾前進的成長路途。《棒!少年》將原生家庭、留守兒童、城鄉接合部等現實矛盾置於急速變遷的時代背景,真正關注人物,看重人物面對問題時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尋求的改變,以求觸達觀眾,傳遞希望。

該片攝影音樂剪輯較為出色。多次使用蒙太奇手法,豐富影像文字的意義。馬虎自由灑脫愛唱歌,他在鏡頭組裡加入一些聲畫配合的抒情段落,例如在夜幕下大步走著唱著湯潮的《媽媽媽媽我想你》,“媽媽呀媽媽呀我想你,你走後的天空一直下著雨……”這些音畫溫和探到了如披鎧甲的男孩的精神肌理。少年的成長與城市的發展、原生家庭的矛盾與隊員之間的磨合等,交織如網。兩位攝影師,三五個機位同時拍攝,沉穩流暢,包括不少升格鏡頭,讓戲劇表現有了更大張力,這在頗多手持單機搖晃的紀錄片市場中並不多見;專業錄音師收音可出三軌。集體創作,力求專業。

紀錄片:突破重圍並非易如破竹

在賀歲檔前夕,與首日排片44。7%的《緊急救援》等片相比,高評分的《棒!少年》上座率達18。9%,但排片也就0。2%。

內地院線目前只有兩部紀錄片電影票房過億元——《厲害了,我的國》(2018)和《二十二》(2017),都有著極強的思政教育意義。而《我們誕生在中國》(2016)和《地球:神奇的一天》(2017)這兩部面向兒童科教的動物題材紀錄片都選擇在暑期檔公映,各收穫五六千萬元票房。票房破千萬元的《四個春天》等12部紀錄片電影中,有6部涉及自然主題,包括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首部登陸內地院線IMAX銀幕的《徒手攀巖》。

紀錄片的價值功能,已由文化知識教育層面逐步拓展至藝術審美體驗層面。每一次破圈而出,背後都是無盡努力。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與《棒!少年》同期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藝術放映的《滑板少年》,影片中因為家庭缺失、生活四處碰壁而走在一起的少年,用滑板找到新的視窗;豆瓣評分8。8分,但也才不到6000人打分。繼《喜馬拉雅天梯》《我在故宮修文物》《大河唱》等之後,《棒!少年》作為國產紀錄電影又一次試圖院線突圍。

這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樣本,但敘事還可以更加清晰流暢,避免沉悶的開場。當前中國紀錄片事業與產業如何“擴圈”,形成覆蓋不同圈層、跨越廣闊地域的當代感性共同體,在排片、口碑、上座率這些資料面前爭取更長線的放映,積累文藝電影市場運作和藝術影院運營經驗,尚需探索。重要的是,紀錄片有意無意帶給關注物件一些真實的改變。照顧二伯的小雙歸隊了,“刺頭”馬虎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少年。在通州郊區新家,入選國家少年棒球隊,迎戰美國職棒大聯盟比賽,他們能成為新的職業賽場與時代的弄潮兒嗎?“破冰”之後,期待破題。(何美)

編輯|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