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洞察〕中小企業的6大痛點

〔深度洞察〕中小企業的6大痛點

我經常給創業者講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先別想著賺多少錢,而是先想辦法活下來;第二句話:做企業,就是不斷遇到問題,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見,做企業是一件多麼艱辛的事情。

企業遇到的問題很多很多,五花八門,既有長期問題,也有短期問題,還有突發問題。有些是外圍的,比如市場趨勢、競爭格局、營商環境等;也有很多是來自內部的東西,比如管理、營銷、產品、服務等。這裡面有個邏輯——作為企業自身,我們首先能夠改變的,一定是來自組織內部的這些東西。有些小的問題,你一抓它,就會立竿見影;有些大的問題,你重視它,長期堅持去抓,就會取得效果。

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最佳化要素的過程。透過對內部各種要素的最佳化,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綜合效能。有意思的是,一旦內部的東西都做好了,那麼成果反而會出現在外部,比如企業美譽度、客戶信任度、服務滿意度等。而這些看似外部的成果會支撐一組核心資料,那就是銷售額和利潤。當你極大地提升了市場佔有率、品牌影響力,最終甚至可能改變外部的競爭格局,從而引領市場趨勢。內和外的關係都是相對的,外由內生,最終又反射到內部。

〔深度洞察〕中小企業的6大痛點

那些善於解決問題的企業,體系會日臻完善,從而不斷壯大;反之,不善於解決問題的企業,問題越積越多,則日趨散亂,最後危及企業生存安全。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什麼呢?首要的當然是發現問題,也就是專業上講的“識別問題”。那麼就企業內部來說,存在著哪些共性的問題呢?管理營銷學者鄭鋒根據多年輔導企業的經驗,總結出中小企業的6大痛點,分享給各位。

①高階人才緊缺

現在幾乎每天都有預約的企業主,他們透過網際網路或者到訪的形式,向我諮詢各種各樣的管理和營銷問題。當我們圍繞某一具體問題,研究探討出了點眉目的時候,這些老總們又陷入了一個新的問題當中:“這個想法非常好,可是實施起來很難……我們公司沒有這樣的人啊!”。我給企業老總們講課的時候,通常也會留出點時間做一些交流互動。互動期間,老總們常常問我:“鄭老師,您手裡有人嗎?”他們說的“人”,其實就是指某一方面的“人才”。

如果你走進一家企業,近距離地去觀察這個企業的老總,他一會審單子簽字,一會接聽業務方面的電話,一會有人來彙報裝置的問題,一會安排財務清欠,一會又要有客戶接待。看上去老總很敬業、很勤奮,事實上這背後隱藏了大問題。不用細問,這個企業一定是高層管理人才缺位。你想一想,一個企業的董事長、創始人,每天都陷入到這些具體瑣碎的事務中,還有多少精力去觀察外部市場,還有多少精力去溝通重大事項,還有多少精力去思考戰略。

小米的雷軍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事實上,很多的“看上去很努力”其實就是低質量的努力。不僅雷軍有這樣的觀點,管理大師德魯克也曾深刻地闡釋管理者“要事優先”的原則,德魯克認為,很多管理者每天處理的繁雜事務其實是無關緊要的,而優秀的管理者善於識別並集中精力處理那些重大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是“人才問題”。如果有優秀的技術人才,產品研發就不是問題;如果有營銷高手,銷售就不是問題……阿里前高管張麗俊認為,一個老總最核心要掌握的能力就是要能讀人心,她的觀點是,CEO同時應該是一個首席人力資源官,而不是別人。有些人才,不是單憑HR就能搞定的。

我們知道,像華為、阿里這樣的頭部企業,具有吸附人才的能力與資本。與其相反,我們身邊的中小企業大部分都陷入了“人才囧境”。我們在這裡要分析下,這種囧境是怎麼形成的。管理營銷學者鄭鋒認為,主要是三種情況導致了人才缺失。

第一是中國中小企業成長的特殊經歷,創始人形成了事必躬親的做事習慣。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個體開始做的,那種情況下,什麼事兒都是自己親力親為,一個小老闆常常身兼銷售、收款、送貨等多種身份。或者是夫妻店,或者是親友幫。因為體量小,也就不必把職責分這麼清。時間久了,從個體戶發展成公司,從小公司發展成規模以上企業,都是沿襲這種管理運營風格一路走來。體量大了,事務一大堆,感覺腦瓜疼、膀子疼,就想起來找個左膀右臂什麼的,開始找人才、找高管。但是一旦有管理者進來了,又對他們兩個不放心:一個不放心是他們能是否把事兒做好;兩個不放心是怕他們在人、財、物上亂來。這樣一來,所謂的人才便都成了擺設,發揮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到頭來,還是老闆一個人在那裡操心費力。

第二個原因是人才外流情況嚴重。中小企業、特別是地處欠發達地區、發展中地區的縣域中小企業,因為受到區域人才外流情況的影響,導致了招聘優秀人才難。大城市、發達城市的平臺大、機會多、福利好,除了房價飽受詬病之外,其他的要素都是小地方不能比擬的。特別是一些涉及大資料、網際網路、新科技的人才,在小城市沒有專業交流空間,成長受限,而且也很難拿到足夠優越的薪資,只有奔著大都市去打拼。

第三個原因是社會擇業觀念的多樣化造成的。個人創業的慾望不斷增強,特別是年輕的一代人,很多人選擇自己去創業當老闆。再小,也是老闆啊。自己說了算,相對自由,有實現人生夢想的機會。同時,現在的人穩定性差,忠誠度低,受到的外界誘惑多,很難安心在某一家企業從事某一項工作。

根據管理營銷學者鄭鋒的調研總結,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高階管理、科技研發、營銷、網際網路運營這四類屬於緊缺人才。關於人才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前我寫過很多文章進行探討。可以思考的路徑還是有的,從戰略層面上講,要制定系統的人才規劃,創新招才引智的企業環境,制訂識才、用才、留才的辦法,同時在內部發現和培養人才,上下形成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文化氛圍。從操作層面上講,對外要做好招聘工作,對內要做好培訓提升,透過推行容錯和試錯的賽馬機制,選賢任能,大膽授權。對特殊的稀缺人才,要樹立“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的理念,以柔性引進、專案合作等方式發揮其作用。對於優秀的人才,可以採取股權、阿米巴等方式去運作。

②資金流動不暢

做企業,錢是血液,那麼資金流動不暢是缺錢嗎?也不全是。做企業好像都缺錢,銷售不好的時候缺錢,因為需要維持運轉的基本支出;銷售好的時候還是缺錢,因為需要提高產能、技術改造、增加庫存。市場競爭的激烈,特別是針對B2B的一些專案,會存在著賬期、承兌等結算方式,導致部分企業看銷售報表賺錢,但是應收款項過大、週期長,嚴重影響了效益。甚至因為出現較大的呆滯賬款,危及企業安全。

我們知道,一個企業運轉是否良好,關鍵要看錢的流轉性。同樣一千萬,如果轉一圈賺50萬,那麼轉十圈,利潤就會大於500萬,或者更多。在財務資料上,企業有一個收支平衡點,在正常利潤率的情況下,到了一定的銷售額並完成回款後,其利潤部分就可以對沖基本支出費用了。大部分固定成本會分攤在這個點之前,所以,只要超過這個點,越往後賺得錢越多。現金流的持續和效率是關鍵指標。

從財會人的角度去看企業,一定不是靠產品賺錢的,而是靠錢賺錢。有一些創業者,沒有資金管理和資金運營的意識,有錢的時候沒計劃,缺錢的時候沒辦法。作為老總,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保障資金流轉,確保企業安全。有些專案可能是好專案,但是卻死在錢上,這都是教訓。這倒不是說老闆必須懂財務專業,而是說應該關注資料,特別要關注資料的變化,對資金流轉、資金風險有準確的預判。

有一個超市叫COSTCO,是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8月,他在中國開出了第一家店,在上海。他的商品品質很好,價格低得超出想象。價格低,一方面是他們透過極大的銷量反過來最佳化供應鏈,另一方面他對經營的要求是毛利率不得超過14%,很多時候保持在10%左右。做企業的都知道,你這麼低的毛利是很難存活的。那他們是靠什麼盈利的呢?他們採取的是會員制銷售,就是說只對會員開放,會員要繳納年費。你交了年費,才能享受到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他們用不高於14%的毛利對沖成本支出,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那麼會費便成為淨利潤。我們可以看到兩條不交叉的線,一條是銷售額×14%=支出,一條是會費=利潤。2018年這家公司的會員費收入是30多億美元,淨利潤也在30億美元左右。

這個案例看上去是一個商業模式創新的案例,我覺得它同時也是一個關於資金運營的創新案例。因為它的設計者一方面深度洞察了使用者的需求,一方面對資金的走向、流轉、以及規模產生的效益做了科學的預判。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③管理效能低下

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我們透過有效的管理,實現高效的運轉,取得優異的管理成果。但是,看了這麼多中小企業,我發現多數企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管理問題。

總結一下,大概有這樣幾種情形:一是機構臃腫,效率低下。一般只要是機構臃腫,就會出現職責不清、職能交叉的現象。很多企業設了這個崗位、那個崗位,但是卻沒有明晰的崗位描述,沒有責權利的劃分,這樣的結果就直接導致了扯皮、推諉的現象。有了成績都去爭功勞,出了問題找不到責任人。二是工作流程不清晰。我經常講,要細化流程,首先是要梳理流程,如果流程不適應企業發展要求了,就要進行流程再造。流程就是一二三、就是甲乙丙丁,要清晰,便於員工學習和掌握。三是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業靠家長制來運作,靠拍腦瓜做決策,是很危險的。

制度是一個看上去很宏大的工程,其實沒這麼複雜。一家企業的老總找我看看他們的制度,辦公室人員給我抱過來一摞檔案,足足有幾萬字。我就問老總,這些制度你都看過嗎?老總搖搖頭,我這麼忙,哪有耐心都看。我笑了,那自己的企業,你都不看這些制度,你覺得員工會認真學習、落實到行動中?我倡導的制度建議,一定是簡約的,便於執行的。能說明幾大要素就可以:什麼不能做、應該怎麼做、做好了有什麼好處、做不好有什麼懲罰。文字上要簡潔,可以用圖表形式,便於理解。

崗位描述、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完善了,還不夠。因為要落地,不然都是廢紙一張。執行是一件長期的事情,但是堅持去抓,就會見到長效。事實上,一個人初步養成習慣只需要21天,然後可能會有反彈。在反彈的過程中加以糾正,有幾次反覆,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就會成功。

沒有好執行,創意等於零。這是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什麼常提起,因為大部分企業的老總都為這個頭疼啊。它是非常共性的問題。關於執行力,在我新近出版的《創業者說》中,有詳盡的描述。好的執行是對創意、對思路的完美詮釋,是一邊執行一邊修正和最佳化的過程,最終才能奏效。經營思想、創意、目標,都要透過一流的執行來落地。有個著名的外國專家,被請來講課,承辦方卻找了水平很爛的翻譯,現場翻譯解讀出來的內容,雜亂無章、毫無效果,這就是匹配問題。翻譯是負責落地的,所以我們寧願要三流的專家、一流的翻譯,也不要一流的專家、三流的翻譯。

這節說到管理,我還想重申我的觀點,管理其實不是管人,是管人性。所有的制度、流程、規範都應該是遏制人性中不好的一面,比如自私、懶惰、狹隘;激發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榮譽感、信心、奉獻、責任等。

企業管理是微觀的,我們可以借鑑宏觀的社會管理,社會管理主要靠兩個大的方面:文化、法治。用文化改造內心世界、用法治劃出行為尺度。鄭鋒認為:“文化是鏡子,法治是尺子。”法治是剛性的,管的是行為,管不了他內心怎麼想;文化是柔性的,包含主流價值觀形成的道德評判、社會輿論等,管的是內心。當然,後面我還會談到企業文化,如何形成引領作用。

④營銷不成體系

我所熟悉的一家企業,這個企業的營銷副總是個“危險人物”。他偏重於營銷,但是屬於衝動決策型的。聽到一個建議,覺得不錯,馬上去實施。如果效果不佳,往往就半途而廢了。另一家企業的老總告訴我,他們銷售人員被派往各地負責大區的工作,公司支付著不菲的差旅補助,但是銷售隊伍的業績卻不怎麼樣。這些銷售人員其實身兼兩種職責,一是開發新客戶,另外是維護老客戶,做做服務工作。銷售人員幾乎都是把重點放在維護老客戶上,而對於開發新客戶主動性不高。

市場營銷是企業運營中的關鍵。營銷大師科特勒甚至認為營銷是企業的核心。我們想要做好營銷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概念,因為很多人、甚至是一些企業人士也常常把營銷等同於銷售,這是錯誤的。銷售是一個點,解決“賣”的問題,偏於技術層面;營銷是一條鏈,解決賣什麼、在哪賣、怎麼賣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既涉及戰略層面,又涉及戰術層面。事實上,市場營銷的4P(產品、價格、渠道、推廣)囊括了從市場調研、產品定位、設計研發、渠道建設、品牌推廣、直至達成銷售,乃至延伸到使用者反饋、體驗分享和客戶維護。

而在現實中,特別是中小企業,很多所謂的營銷工作,都是點狀的、碎片化的,沒有目標、方案、預算、執行、考核的統一性,造成了資源浪費、效果不佳。傑克韋爾奇把這種統一性稱為“協同力”。凡此種種,都是因為缺乏完善的營銷系統規劃與建設。

想把營銷工作做好,就要下功夫構建營銷的戰略,並研究一套支撐這個戰略和目標完成的動作。當然,我們無法試圖通過幾百、幾千字的內容把構建營銷系統這件大事兒講清楚,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但是營銷體系的構建,一定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需要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撲下身子,來構建這個系統。一旦系統完善了,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深度洞察〕中小企業的6大痛點

⑤缺乏創新精神

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大部分人都喜歡按部就班。別人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別人做什麼,我就做什麼;過去做什麼,現在就做什麼。創新,是需要改變的,同時它還會存在風險,所以人們夢想著一勞永逸,而不願意去創新。然而,對於企業來講,如果喪失了創新精神,就難以形成創新氛圍,慢慢就會失去創新能力。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你的對手在磨刀,你卻在這睡大覺,想想不可怕嗎?現在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時代,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和科技產品層出不窮,使用者需求呈現多樣化、個性化,跨界打劫已經不再是傳說,說不定哪個創新者就會突然出現在你的背後,把你的後路斷掉,把你逼上絕境。

創新,一方面是圍繞當下的創新,如何最佳化流程,如何最佳化成本,如何升級產品,如果構建營銷;另一方面,要立足長遠來看競爭,基於對未來三到五年的預判,對十年的預判。當然現在發展這麼快,我們的戰略視野越來越模糊,因為準確預判變得更加艱難。

管理營銷學者鄭鋒研究出創新的基本模型,它主要包括延展式思考、逆向式思考、顛覆式思考三個方向。在我的書中、或者文章中都有過詳細的介紹。

⑥沒有企業文化

沒有企業文化,企業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的企業是什麼樣的呢?哪怕你的制度再細緻,考核再嚴格,整個團隊都沒有精氣神,沒有激情,說得更高大上一點,沒有愛,沒有歸屬感。一個企業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小宇宙,應該透過文化的力量,把這個小宇宙啟用,讓它產生最大的能量。

有的老總說了,我們的企業文化很健全。我們有願景、使命、價值觀,有員工行為規範手冊,牆上懸掛了標語口號,我們有晨會,我們有獎懲……好,很好,這些東西都是必須的。但是企業文化的絕不是僅僅寫在本上、掛在牆上的,而是需要全體員工把這些牢記在心中,融化在血液裡,體現在行動上。如果僅僅是外在的形式,哪個企業也不差這點錢,都能把牌匾、條幅掛上,但是真正去踐行的有多少呢?始終去踐行的又有多少呢?

企業的視覺系統、行為準則、文化文字等,是構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透過行為來詮釋這些東西。首先創始人、高管、基層幹部要帶頭去做,堅持去做,然後帶動全員去做。如果大家都發自內心,都去做,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文化。文化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它可以體現在小事上,比如當別人提起公司名字,員工很驕傲,並且讚美公司;在沒有監控的地方,有員工發現地上的菸頭,主動去撿起來,這些都不是制度的力量,而是文化的力量。也可以體現在大事上,公司員工遇到危難,大家都主動提供幫助;公司經營遇到了問題,大家不氣餒,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一家企業具備什麼樣的文化,就會顯現出什麼的樣的風格。所以我們看到,有的企業像軍營,處處顯示出紀律和規則;有的企業像運動場,每個人都像運動員;有的企業內部相處像一家人。我輔導過的一家企業,他們的管理人員開會的時候,大家圍繞某一個議題展開討論,甚至是爭論,就連董事長的觀點,也可能被當場否決。他們中的每個人都能上臺即興發言,無論是運營部經理、還是財務總監,甚至是技術主管,全都是“演講”高手。這就是這家企業特有的文化。他們就是透過這種文化,把每個人的思想調動起來,發揮最大的作用。

另一家科技公司的人都很較真。對工作的較真,其實就是工匠精神。在這家企業裡,善於思考、擅長創新、能夠不斷解決問題的人受到公司的褒獎、提拔,以及同事的尊重。大家都明確知道,公司領導希望他們做到什麼樣子,消極和懶惰在這裡沒有生存空間。你看,這也是一種文化。

文化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它會照進人們的內心。在上面關於管理的那節裡,我說到“文化是鏡子,法治是尺子”,當一個人去照鏡子的時候,他從鏡子裡發現自己衣冠不整,或者有什麼不妥、有什麼瑕疵,就會自我糾正。而這種個體認知的形成,往往依賴於群體的認知。文化可以形成主流的價值觀,生成對每個個體行為的判斷標準。大家都覺得這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一個人就不會輕易去做,否則就要承受來自群體的輿論壓力,以及自我檢審的壓力。

以上這6個方面,我認為是中小企業內部存在的主要問題,屬於大類。這些問題之下,還涵蓋了很多細分的具體問題。每個企業情況不同,問題的呈現形式也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外部問題困擾著創業者,比如在市場趨勢方面,高頻的市場變化、多樣的需求變化造成持續的競爭壓力,讓企業主倍感惶恐、寢食難安。比如在營商環境方面,融資問題、社會性成本問題、公平問題、透明問題、創新風險問題等等,以及環保、土地等剛性壓力,都是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

最近幾年政府持續推進“放管服”,最佳化營商環境,很多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消化和解決。但是這些好政策的執行,我認為除了細緻的條款之外,更需要統一思想、解放思想。要讓人們都理解一個邏輯,企業創造財富,支撐就業和稅收,我們支援企業發展,就是支援經濟發展。只有先把經濟搞上去,才能保障社會福利、城鄉建設、文化教育的不斷提升,才能惠及社會大眾。說到底,幫企業發展,就是幫自己。只有思想認識到位了,企業的管理服務機構才能主動作為,全社會才能形成關注支援“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