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試想一下九月初三,一個“露似珍珠月似弓”的夜晚,你一個人在河邊踱步,有意無意地低著頭,踢著路上的石子,雖然環境是美的,但是心中多半是惆悵的。不一定有什麼煩心事,不一定聽到雁的悲鳴,不一定看到黃葉的飄落,只是就這麼莫名地,不可捉摸地愁了起來。

什麼是“愁”?根據自己的感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答,但是往往都是長篇大論。可是我們的古人很簡短,宋代詞人吳文英有一個很美的解釋:“離人心上秋。”

心頭若壓一個“秋”字,情緒再難高漲,更何況你是一個離人,不忍分別,卻又不得不分開那種想要不可得,想留住卻又無法留住的複雜感情,就是一個愁字。一抹悵然,終於和蕭肅的秋邂逅,“愁”便由此而生。吳文英是一個寫“愁”的高手,那種悽美的情愫,稍一觸動,便流淌到了指尖,幻化成一行行哀豔動人的詩篇。在這方面,詩中屬李商隱,詞中便屬吳文英。可惜,吳文英這個名字,在一般的讀者中間,並不是那麼響亮。

今天,我們看品讀下他的代表作《唐多令·惜別》

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唐多令·惜別

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首二句起得很妙,既是一個自問自答的設問句,又是一個拆字遊戲,給人以新奇的感受。詩人把“愁”分成了“心”字和“秋”字,生動而又形象地展示了“愁”這一字的構成,接著點出與“愁”相關的意象——芭蕉。一般來說,雨打芭蕉才會惹人愁思,所以李煜寫道“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但對於離人來說,“縱芭蕉、不雨也颼颼”,即使沒有下雨,那風吹芭蕉的“颼颼”聲,同樣讓人發愁。這是何等的愁啊!即使芭蕉只是在窗外,只是在一個地方生長,靜靜地,不干擾任何東西,詩人依舊會感到愁,深刻的愁!

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第二個意象是高樓明月。秋夜澄澈,秋月皎皎,值得登樓一賞,這是普通人之言。離人可不這麼認為,“有明月”的時候,反而“怕登樓”,因為害怕觸動鄉思,為已有的離愁注入新的愁情。原來,詞人是一個漂泊異鄉的客子,於家鄉而言,已有一層的離愁,如今客中送別,又增添一層的離愁。過片開始嘆息身世。“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一年即將到頭,回家的夢,終究還是落空了。“燕辭歸、客尚淹留”,燕子尚能回家,我卻註定漂泊,作為一個多情的人,為何活得還不如一隻燕?“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出現了第三個離別意象——垂柳。柳絲搖擺,彷彿縷縷絲線,可以牽絆離人,繫住行舟,如今正好相反,它不去纏繞行人(“裙帶”指代女子),卻來繫住我追隨她而去的行舟。當真是無奈之至啊!

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漂泊與愁苦,落寞與辛酸,在這首詞裡面,皆化作愁緒。但是最能讓人記住的當屬那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這是古今以來對於愁字的最好的解答,在這個解答裡面,我們只是從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中就看出了詩人在離愁別緒中那種悲苦而又不知如何去訴的心態,這樣的感情是深入骨髓的,也只有這樣深入骨髓的愁緒,才能寫出這樣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