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新年新氣象

辭舊迎新,新年新氣象

辭舊迎新

“辭舊迎新”嚴格的來說,還不算是一個成語,我在成語詞典上沒有找到它。

但是隨著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它就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詞語,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收入成語詞典。

關於年的記載,經過考證,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了。

而關於年終祭祀的記載,在春秋中就已經有了,《春秋左傳·僖公五年》中就有:“虞不臘矣”,是《宮之奇諫假道》中的一句,意思是“虞國就要亡了,今年不用祭祀了。”

關於這個故事,我們今天就不講了,因為牽扯到另一個成語:“唇亡齒寒”,我們改天再講。

今天我們主要來嘮一嘮“年味”。

在《穀梁傳·桓公三年》中也寫道:“五穀皆熟,為有年也”。

最初的“年”的寫法,也是表示“五穀豐登”的意思。

可見,最初的“年”就是為了祭祀,向祖先和神靈獻祭,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到了宋朝,王安石在他的《元旦》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辭舊迎新,新年新氣象

虎年吉祥

“年”已經成為一種習俗,進入了千家萬戶,不再是王公大臣們的專利。

在我從小到大的印象中,過年最累的當然是家庭主婦,為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許多人家從冬至過後就開始忙了。

冬至過後,天氣寒冷了。大家會選定日子“殺連豬”。

殺完年豬,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得忙了。

灌臘腸、燻臘肉、滷豬頭肉、做黃糕粑、釀米酒、曬湯圓粉、衝湯圓餡、打掃衛生(大掃除)、做鹽菜肉、做粉蒸肉……

總之,過年之前,沒有一天是清閒的,所有的食材都要在過年之前準備好。

大人們的“年”就圍繞著“吃、喝”來打轉,小屁孩們就盼望著早點兒放假,然後天天放鞭炮,就想著“玩”了,當然最高興的就是過年的時候穿著新衣服,到處要紅包。

辭舊迎新,新年新氣象

新年新氣象

現在長到了,鞭炮也不讓放了,總覺得年味也慢慢淡了。

最主要的是“時間也不夠了。”

每年總要等到過年前幾天才放假,匆匆忙忙趕回家,吃了年夜飯,見見兒時的夥伴,走走親戚朋友。過不了幾天,就又匆匆往回趕,沒有了兒時的樂趣,總覺得像完成任務似的。

但是,經過了2019年和2020年的不如意,不管怎麼樣,舊的一年已經翻篇了,新的一年開始了,總得要希望一年好過一年。

所以,我在這裡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新年新氣象,萬事如意,財源滾滾!”

大家也說說吧,你的家鄉有什麼不一樣的年俗?你在新的一年又有什麼願望呢?

宣告:配圖來源於網路,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