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俗稱半斤八兩,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俗話說是半斤八兩。這些說法是有史書記載和傳說故事的,而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那麼,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在湖南出土了400多枚楚國的銅環權

。據考古專家介紹,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借鑑了中原的度量衡,形成了屬於自己的規範化的權衡制度。斤、兩、銖。一枚銅環權是一斤,一斤是十六兩,一兩是十二銖。斤、兩、銖是重量單位。銖主要用於金銀等貴重物品的稱量,一兩等於二十四銖。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俗稱半斤八兩,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為了方便天平砝碼的製作,斤兩不採用十進位制,八進位制,而是採用十六進位制,這樣方便銅環權的鑄造。

這就是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的最主要的因由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傳說故事,都涉及到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的問題。其中有兩個故事相傳得比較多。

天數

。古代華夏先民對上天是十分崇拜的,他們非常重視上天的啟示。例如制定一些規章制度時,總是要考慮上天的旨意,加進些有關這方便的詞彙。

在古人心目中,朝代的興衰變遷,每個人一生成敗,都是由天數決定的

。基於這種天命論思想,在設計斤兩的時候,古人會融進天數,根據天數來參考決斷。

根據古代天文學觀念認識,出現了以天數確定斤兩的事

。古人認為,天上星星有很多,最尊貴的是紫微星。紫微斗數命盤裡有108顆星。

紫微星象徵著天子,被古人稱之為“帝星”,“帝王之星”。其次是“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古人有“北斗注死,南鬥諸生”之說,意思是這“兩鬥”直接關係到人的生死。

“北斗”和“南鬥”加在一起總共十三顆星

。它們分別是:天機星,太陽星,武曲星,天同星,廉貞星,天府星,太陰星,貪狼星,巨門星,天相星,天梁星,七殺星,破軍星。古人在這十三顆星上面又加上了三顆星:福星、祿星和壽星。十三加三正好十六顆星,這十六顆星具有代表意義。

古人十分崇拜“北斗”和“南鬥”十三星及福、祿、壽三星

。古人稱之它們為“星君”。為此,

古人選擇用了十六作為吉祥數,用它作為權衡進位制的依據,因此有了一斤等於十六兩的權衡制度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俗稱半斤八兩,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除了依據古代天文學觀念數字權衡斤兩傳說故事之外,還有一個歷史傳說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時期。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治理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行始皇帝制,實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等。對於

度量衡這個任務,秦始皇交給了丞相李斯

李斯接過這個任務很茫然

。尤其是對於一斤應該是多少兩這個問題,怎麼也考慮不出個合適的主意。他苦苦思索,還是想不出什麼依據來。突然,李斯想起了秦始皇的印璽上的八個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反映了秦始皇的治國理念,李斯立刻有了新的思路。

李斯找到了秦始皇

。他帶著斤兩問題請教秦始皇。秦始皇聽後默默無語,然後,抬起頭來,也沒正面回答李斯提出來的的問題,而是說了四個字:“天下太平”。李斯望著秦始皇,也不好再繼續追問,只好無趣地走了。

李斯回去後,運筆把秦始皇“天下公平”四個字寫在紙上,仔細端詳。李斯連續寫了數遍,順著運筆的筆畫,口中唸唸有詞,“一劃、二劃、三劃……”,當數到十六時,戛然而止,李斯突兀感覺,這“天下公平”四個字,正好是十六劃!他在從頭又數了數遍,確定就是十六劃!李斯又猛然想到了“紫微星”、“十六星”,楚國的斤兩權衡制度,自己一拍大腿,就這麼定了!一斤十六兩!從此民間傳開,

一斤十六兩是秦朝李斯設立規定的。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俗稱半斤八兩,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綜上所述,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是根據自己的思想意識,生活的需要,從實踐中衡量,抉擇出來的,有利於古人崇拜上天,聽天由命的思想意識,有利於古人的日常生活。雖然有的是傳說,但古人為什麼規定一斤為十六兩的本質思想沒變。

總而言之,今天談論這個問題,對於我們瞭解斤兩演變過程,有著很現實的歷史意義。在對比今天的斤兩,會有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