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房地產的出路在哪裡?

本文作者: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

近期,地產股迎來了久違大漲,很多人諮詢我,

是不是樓市政策會有大調整?

訊息面上,各種版本都有。看來,需要對樓市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做一個系統性的梳理。中秋小長假,利用這個難得的閒暇,筆者把近期的一些思路、思考和大家分享,正本清源並以正視聽。

01.

先看大環境。

從近期對行業、市場的調研看,從沒有感到這麼難!倒並不是說,經濟多差(還在正增長),而是不斷蔓延的信心低落、預期悲觀,甚至迷茫。問題是,就在幾年前,還是一派樂觀景象,比如新消費、出境遊、換房潮、“網際網路+”……。向上向好,都是確定性的。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根本上講,因為我們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太順了。舉個簡單的例子。2007年,我畢業那會兒,一下子拿到3個offer(絕不是凡爾賽):大學教職、金融管理部門、某大行總行的博士後。

最後,遵從內心,我去了一家政府的研究機構!

我想說的是,那些年經濟高速發展,工作機會很多。

但是,高速發展和唾手可得的工作機會,有“超前繁榮”“過度繁榮”的成分。舉個例子,全國建成或在建的各級新區、開發區,總數超過3500個,基本是在過去20年創造出來的。我國建成區能把88%的中國人裝進去。

這麼多新區,能創造出多少基建投資,多少房地產,多少貸款的機會;企業入駐、居民入住以後,能帶來多少產值、多少消費。

搞建設的錢哪裡來?很大程度是“房地產+金融”的硬核組合驅動起來的。

一旦地產下行,想方設法拉起來。久而久之,直線上升和繁榮就是想當然的。

02.

這很容易把一個人的胃口拉高,很容易把趨勢推著走,當作個人能力。試想,原來可以輕鬆獲得的紅利、伸手就能摘到的果子,突然間沒有了,心理能適應嗎?身處地產、金融、網際網路、新消費等行業的人群,深有體會。GDP、企業業績、個人收入或資產等。每年都要增長。

一旦不增長了,就覺得不正常!

過去,市場範圍外延式擴張,每年確實能夠增長。某些年份實現不了,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政府會努力、企業會努力、個人會努力,增長一定會實現。地方有GDP錦標賽、企業有業績考核、個人有面子壓力(換個大房子、小孩要上補習班)。各方都努力,增長目標實現了。

過去,這種“增長”的想當然,都實現了。

真實需求真的沒那麼大,但人為拉高的供給,會創造需求。不行的話,就透過負債驅動。

某一線城市外圍,2015年的房價只有7000元,購買的主力主要是做小生意、貨車司機、打工者等外來人口。經過棚改、放寬落戶、軌道交通規劃三波刺激,房價已到了2萬元了。

這期間,看著房價不斷漲,很多人加了槓桿、透支了父母的積蓄。一開始不敢加槓桿的人,後悔自己膽兒小,後來也跟著衝進來了,殺紅眼的也有。很多職業炒客,手上有十幾套房子,分佈在很多城市。這幾年,房地產源源不斷的需求,就是這麼驅動的、就是這麼創造出來的。

過去的邏輯走不下去了,告別了債務增長、告別了資本的鍍金時代。但是,增長的心理預期下不來,就內卷、內耗、內鬥。於是,預期悲觀和無力感就來了。這種狀體下,靠加班、打氣、團建、壓KPI,解決不了問題;靠內卷、內耗、內鬥等都解決不了。那怎麼辦呢?

當走到死衚衕了,就要跳出舊的框框,才會豁然開朗。

用領導的話來講,開新局!

以房地產為例。

現在,行業全鏈條下行、市場確實低迷,各地都在挖苦心思、絞盡腦汁地紓困、救助。但想一想,樓市在歷史最高位上,徘徊了多少年了?從2016年算起,已經有6年。老實講,這是住房需求基本滿足以後,狂飆突進的6年,也是房價非理性上漲的6年。

再怎麼刺激、再怎麼紓困,限購放開、槓桿放開,也只是“有房一族”買二套、買三套,換更大的房子。

本質上,還是在原有框架下打轉轉,無法改變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困局。

03.

那麼,“有房一族”的房哪來的?就是世紀之交“房改”和隨後10年的“經適房”政策紅利下,從非市場化(房改房)或半市場化(經適房)到市場化(商品房)而來的。從而,在一夜之間,城鎮人口積累了第一桶金。這第一桶金,啟動了商品房需求,也驅動商品房供給。

後來,我們加入WTO,帶來工業化,進一步支撐城鎮化,讓商品房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規模,都上了一個臺階。

這是本世紀前20年樓市的主旋律,也是現在3億中產及以上收入人群,之所以成為中產、甚至成為富豪的主要源泉。

近幾年,樓市火熱,主要是這3億人在驅動著。

這幾年,樓市還在高位執行,靠的主要是槓桿驅動下的資產配置!但現在,這個驅動力下降了、被透支了。再靠舊的動力來續寫樓市的繁榮,支撐樓市的體量在高位平衡,不可能了。現在,城市的基礎骨架、基建設施、四梁八柱、商品房等,都建好了,且超前超規模建好了。

我們需要的是,不再是投資多少專案、建設多少高樓,開發某個新區,需要的是有煙火氣的生活!簡單來講,就是把空的房子裝滿人,

這些人能過上現代文明下體面的的生活方式

大人們有穩定和可持續的工作,小孩能接受義務教育,老年人能養老。家庭收入能支撐、可負擔。

同時,居民消費產生的現金流和稅收,能保證商家和企業有生意,保證社群、街道和政府運轉。這個樸素的圖譜就是中國經濟向內需轉型的方向,也是國內經濟大迴圈和良性迴圈的圖譜。

我們要糾偏一種認識,認為做大專案投資、城市日新月異、科技創新等等熱火超強的景象,才是發展和轉型的標誌。

科技創新要有,但更重要的是,不同層級人群,都能獲得合適的工作(教育或養老)、正常地消費,也包括相對體面的居住,這就是合理的經濟轉型邏輯。

04.

對地產來說,過去的邏輯迴圈不下去了。近期樓市的執行態勢,已揭示這一點。專注於住房升級的新房市場,買房的人變少了,去化率直線下降;二手房掛牌量越來越大,但很難賣出去。其中,有換房的,但更多的是想套現。但是,貌似在一夜之間,樓市需求就斷層了。

有人說,城鎮存量住房裡,有很多房子功能很差、配套很差,甚至不適合人居住,改善住房的需求很龐大。

道理是沒錯,誰都想住上好的房子,但有收入支撐人有多少?能加得起槓桿人有多少?

未來,房地產的新模式、良性迴圈,不僅是“老三億人”過上更高品質的居家和社群生活,更是“新三億人”(年輕人、新市民)能獲得相對體面的居所、分享城市發展的訴求。放在更大的視野下,就是未能充分或平等享受到城市和工業文明的8億非城鎮戶籍人口的訴求。

這才是房地產發展的美好前景。

這個故事已經講出來,而且要繼續講下去!唯有此,經濟和社會才能像一個正常的生命肌體一樣,新陳代謝和良性迴圈。在新的時期,我們要做的,就是全方位創造他們分享現代文明的機會、降低他們分享城市紅利的成本。新基建是這樣的目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也是這樣的目的。

眼下,

“新三億人”能否融入城市,取決於他們有沒有一套體面的房子、良好的社群和均等的服務。

未來,

房地產就是內需,就是消費,保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就是未來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這是房地產不得不轉向的新路徑。唯有此,虛高的地產才能軟著陸,發展才能真正安全。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