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一個人會形成什麼樣的三觀,往往和她的父母有直接關係。過去人們總是認為一個父親在家庭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因為人們總是要求男子漢要頂天立地,承擔起絕大部分的家庭責任。

或許從某個方面來看,父親確實會在家庭中承擔更多的經濟重擔,但這其實也是父母雙方協商後所作出的決定。

母親犧牲了自己工作的機會,換取家庭的長久與和諧。從孩子與親人的角度來看,每天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反而是母親。

因此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一個家庭的維繫與母親的關係更大,母親的層次往往會決定整個家庭的發展高度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兩性在社會上的分工具有較大的差異,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這種差異早在原始時期就已經形成。

在原始時期,人類也像大多數動物一樣,雄性動物集聚在族群或部落中,承擔捕獵的主要任務。女性則需要負責繁衍生息,同時需要兼顧整個家族的紐帶連結。

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社會的男女地位逐漸平等,男女間的分工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必要。

不過大部分家庭仍然會選擇男主外女主內的形式。

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前的社會期望下,人們總是對男性有著更高的要求,男性也會更在乎名譽及社會地位所帶來的快樂。男性總是比大多數女性更加現實,也會更加自私自主。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如果一個男性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發展事業,他自然不會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維繫家庭關係或是照顧後代。

這種情況在現代往往被人們稱為喪偶式育兒,通常表現為一個父親在家庭中總是可有可無。

當然客觀來看,這也受到了男女兩性在進行過程中的差異影響。

因為男女雙方在進化時有著不同的基因選擇,因此男性在進行決策時,往往會做出更加長遠理性的判斷。或許正因如此,他們才會選擇將更多的精力耗費在自我建設上。

而對於女性來說,無論是自身的基因選擇還是社會發展期望,都更傾向於讓她們承擔維持家庭關係的責任。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即便是一個事業心比較強的女性,本性裡也仍然有想要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本能。

何況從生理角度來看,女性也需要為生育繁衍付出更多。受到沉沒成本的心理效應影響,女性也會主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建設中。

比如讓家庭發展蒸蒸日上,或是對子女進行良好的教育,只有這樣才不會辜負他們之前為生育所作出的努力。

簡單來說,

女性在現在社會仍然需要承擔更多與家庭建設方面有關的任務,因此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個家庭能夠發展的最高層次,往往是由母親這個角色來決定的。

母親的眼界和格局,也會耳濡目染地傳遞給下一代。

有層次的母親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與人生目標,這些都會間接影響到一個家庭的發展高度,與未來的發展空間。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從近期的影響來看,一個母親的層次不僅會影響到對子女,也會影響到丈夫的發展狀況。

丈夫需要做到事業有成,自然需要一個賢良淑德的妻子幫助他打理好日常生活,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上。

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人們常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往往有一個成功的女人。

就連我們熟知的諸葛亮,他的成功也離不開妻子黃月英的付出。

因此即便她是相傳的四大丑女之一,諸葛亮仍然對她不離不棄。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陳道明也是如此,當初與妻子結識時,他還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夥子,正是因為有了妻子的幫助,他才能夠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男性通常更擅長理性思維,因此他們更願意在事業和名譽上投入精力,而女性往往會受到本能的驅使,更傾向於對家庭進行付出。

可以說男性是為了家庭的發展做藍圖規劃,而女性的格局則決定了藍圖能否實現。

一個思想有格局,生活有智慧的母親,往往是一個家庭走向好運的根源。這是因為有智慧的母親可以減少很多後顧之憂,讓丈夫更加投入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從那些成功者身上也能夠看到,大部分發展比較好的孩子,都擁有一個對人生持積極態度的母親。

一個家庭能夠發展到什麼樣的高度,往往受到父母事業發展與子女人生髮展的影響。

心理學家:你的母親是什麼樣的層次,家庭就是什麼高度

而一位母親的格局恰好會對這兩方面都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母親的層次高度會在本質上決定著家庭發展的空間與潛能。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