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康熙8歲登基,在位61年執政生涯,69歲去世。而康熙子嗣的隊伍很“壯觀”,兒子35個,20個女兒,兒子序齒有24個,能夠長大成人有20位,難以想象,這個“陣亡率”堪比一場規模化的戰爭!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康熙比較注重兒子們的教育,希望都能成為“內襄政本,外領師幹”的人,但太子胤礽兩廢后,其他兄弟各自形成政治勢力,野心也隨之澎湃,引發了“九子奪嫡”,成為清史一大秘聞,其中有9個兒子參與奪嫡。

老大胤禔和老二胤礽(被康熙圈禁),老三胤祉(被雍正圈禁),老四胤禛(勝利者),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雍正圈禁),老十胤和老十四胤禵(被雍正圈禁,乾隆朝獲自由)老十三胤祥(雍正加封鐵帽子王)

雍正繼位後,參與爭皇位的兄弟打壓手段極為嚴酷,除了老十三胤祥,加封“鐵帽子王”外,其餘7位皇子,全部“歇菜”!所以雍正素來給人印象“鐵面無情”,不過對於沒有參與奪嫡的這些兄弟,雍正卻一改以往的無情,展開“熱情的關照”。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五子胤祺:秉性和平,樂善謙恭

胤祺生性淳樸善良,對皇位沒有多大欲望。胤祺生母是郭羅氏宜妃,出生不久,就由孝惠章皇后撫養,孝惠章皇后是一位生性淳樸、溫和和善的蒙古人,所以胤祺也是受其影響,對此康熙曾評價胤祺:

心性甚善,為人淳厚。

由於孝惠章皇后對漢文化不是很重視,只讓胤祺讀滿人的書籍,所以胤祺從小沒有讀過漢書,學識方面他略比其他兄弟差,所以這也是沒有參與奪嫡的原因。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雍正繼位後,胤祺沒有結黨,也沒有爭儲,不過同胞的弟弟胤禟是雍正死對頭,其母宜妃也是對雍正皇帝極為不滿,特別是對雍正生母德妃不敬之舉,所以弟弟胤禟和母親同時遭到雍正打壓。後來生母宜妃,被送到他的王府,讓他盡孝。

胤祺心性敦厚,雍正並沒有過多為難他,但是其因多次關照弟弟胤禟,惹怒了雍正,雍正沒有對他行動,反倒藉故削其子的封爵。不過,雍正對五阿哥胤祺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秉性很和平,樂善謙恭!”

雍正十年,五阿哥胤祺病逝於王府,享年54歲,諡號“溫”,也算壽終正寢。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六子胤祚

胤祚生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是孝恭仁皇后(德妃),但在康熙二十四年夭折,是雍正和胤禵的胞兄弟。

皇七子胤佑:舉止和藹可親

七阿哥胤祐先天殘疾,生於康熙十九年,生母是成妃戴佳氏,出身低微,七阿哥胤祐好學習,愛書法,所以無心爭鬥。

康熙親征葛爾丹時,管理鑲黃旗有功,被晉封為多羅。胤佑因自身殘疾,沒有參奪嫡之爭,一直是恪守職責,只聽從調遣,康熙誇他

:“心好,舉止和藹可親。”

胤祐很有才華,並不輸其他皇子,跟五阿哥胤祺一樣,秉性樂善謙恭,胤祐之所以沒有參加奪嫡之爭,其實不是他不想,而是因為他先天殘疾根本沒資格。由於沒有參與奪嫡,雍正還是很關照這個的弟弟的。

胤祐生性和藹可親,頗有才華,深得雍正欣賞,雍正還給胤祐的評價很高:

“敬謹小心,安分守己”

雍正八年病死,終年50歲,雍正還給其上諡號為“度”,也算是善終吧。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十二子胤祹:對皇位無慾無求

胤祹生母定妃萬琉哈氏,生母位份不高,出生不久,康熙將他送給孝莊陪嫁丫頭蘇麻喇姑養育。

蘇麻喇姑雖然只是孝莊太后的陪嫁丫鬟,但是由於她忠於孝莊太后,康熙對其非常尊敬,歷史上蘇麻喇姑年齡和孝莊差不多大,比康熙大40多歲,她活了93歲才去世。康熙自幼父母雙亡,蘇麻喇姑對幼年康熙呵護有加,有撫養和教育之恩,所以視其為母親一般。

孝莊太后去世後,蘇麻喇姑一度傷心,內心孤獨和打擊,所以康熙為了緩解她內心悲傷和孤獨,於是將胤裪給她撫養。

果然蘇麻喇姑由此開始悉心照顧和撫養胤祹,因此胤祹自幼心胸開闊,看淡功名利祿,胤祹知書達理,誦經向佛,養成了謹慎、低調的脾氣秉性,對於權力無慾無求,主要是跟蘇麻喇姑撫養有很大關係,一心只求當個閒散平安王爺。

雍正即位後,胤祹晉封履郡王。胤祹雖然沒有結黨謀位,對皇位無慾無求,但胤祹因犯小錯,將乾隆生母姓氏寫錯了,被雍正連貝子爵位都剝奪了,僅享受貝子待遇,後來又被降為“鎮國公”。

但胤祹心態一直保持平和和中立,並從不計較得失,雖然中途曾經被雍正打擊過,但後來雍正覺得這個弟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又再度恢復了胤祹的爵位。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乾隆帝即位後,開始重用這位親叔叔,晉升為履親王,乾隆對他十分地倚重。

乾隆擔心這位66歲的叔叔,身體行動不方便,下旨胤祹可以乘轎上朝,只有胤裪在乾隆年間能享有這樣的待遇。

就是因為胤祹度量大,所以是眾多兄弟中最為長壽的,結局也算是最好的,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享年78歲。而胤祹的母親定嬪壽命更長,活到97歲高齡去世,也是清代歷史上最長壽的妃嬪。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十五子胤偶

康熙三十二年出生,生母順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貝勒,在期間雍正命十五阿哥胤禑為康熙守景陵。

雖然胤偶和十六阿哥胤祿是同母兄弟,但是他一生沒有什麼大作為,雍正八年,封愉郡王,雍正九年病逝,享年39歲,落得善終。

皇十六子胤祿:兩朝皇帝重用

康熙三十四年出生,母順懿密妃王氏。胤祿並沒有參與奪嫡,能力比較強,獲得雍正特殊照顧。

雍正元年,莊親王博果鐸病重,莊親王博果鐸去世,沒有子嗣繼承他的爵位,雍正讓十六阿哥胤祿過繼博果鐸,繼承博果鐸留下的王爵。

於是,原本默默無聞的胤祿也成了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雍正去世後,還任命他為輔政大臣。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乾隆繼位後,對其更加器重,在擔任重要職務的時候,做出十分突出的成績,所以乾隆獎除了賞胤祿親王雙俸,還讓他擔任更多的職務,這樣的待遇真的是非常不錯的。

後來,因“弘皙案”懷有異心,胤祿與弘晳相交甚密,所以乾隆停掉了胤祿的親王俸祿和所有職務。後來乾隆胤祿沒有對他構成威脅,所以又恢復他的俸祿和一些職位。

乾隆三十二年,胤祿去世,享年73歲。胤祿的結局相比好的,能得到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的重用,在政事上有作為,可以說也是非常好的,結局也是兄弟中較好的,沒有白過這一生。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十七子胤禮:“文藝青年”

胤禮擅長書畫丹青,精通詩詞歌賦,是典型的“文藝青年”,胤禮為人隨和謙恭,豁達不凡氣度,生母是純裕勤妃陳氏。

胤禮不參與“九子奪嫡”,也不參與政治,善於明哲保身,加上性格隨和謙恭,深得雍正喜愛和信任,雍正即位後,被封為果親王。

這些兄弟當中除了十三爺,胤禮和胤祿倆位也是雍正最為信任的兄弟了。十三爺胤祥病逝以後,胤禮一度取代胤祥的朝廷位置。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雍正病危時,還曾交代乾隆要善待果親王老十七胤禮,對十七叔好一點。擔心胤禮為國事過度操勞,跟老十三一樣,積勞成疾。

雍正臨終之前,授命於胤禮和胤祿為輔政大臣,為嗣皇帝乾隆繼續站位。

乾隆繼位後,對胤禮這個叔叔也是關照有加,奈何胤禮身體孱弱,胤禮還是步入胤祥的後塵,勞累過度,於乾隆三年病逝,享年41歲。因為胤禮無子嗣,乾隆讓自己的弟弟六阿哥弘瞻入嗣胤禮,所以弘瞻繼承了果親王的爵位。

胤禮結局還算不錯,就是英年早逝,有點可惜。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十八子胤衸

十八阿哥早夭,時年8歲。

皇十九子胤稷

胤稷皇子出生不久就夭折,時年3歲。

皇二十子胤褘

生母襄嬪高氏,靠後的這些兄弟年紀小,都沒有參與奪嫡,但胤禕有過一次作死表現,雍正命其去給康熙守陵,其稱病不去,“抗旨不遵”,本來是剛晉升“貝勒”不久,又被直接被降“輔國公”。

乾隆即位後,又給他復封貝勒,又命他去為雍正守泰陵,胤禕這一生就是跟守陵有關,乾隆二十年,病逝。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二十一子胤禧:頗有文才

生母熙嬪陳氏,位份不高,胤禧是一個頗有文才的人,當時胤禧年紀尚小,沒資格去爭奪皇位。

胤禧立志向上,能詩文,擅長書畫,尤其善畫山水,寄情于山水之間,乾隆對這位頗有文才的小叔叔稱讚不已,乾隆對詩詞興趣盎然,因此他們算是趣味相投。

雖然胤禧貴為皇子,生性淳樸,待人接物和善,生活勤儉樸素,雍正朝時,被封為貝勒爵位。乾隆朝,胤禧更深的乾隆賞識,晉封為慎郡王爵位。

但胤禧的性格關係,對權勢無慾無求,不想過多於參與朝政,雖然乾隆比較倚重,曾給他為議政大臣,但對胤禧來說,更願意寄情于山水書畫,詩詞歌賦之中。

乾隆二十三年去世,享年48歲,由於胤禧一生無子,乾隆將兒子永瑢過繼給胤禧為孫子,承襲了其爵位。

胤禧也算是得到善終,與其他兄弟來比較好的一位。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二十二子胤估

歷史上對他記載很少,生母謹嬪色赫圖氏,位份不高,生於康熙五十年,也沒有什麼重大貢獻,胤祜這一生只能說是還算湊乎,乾隆還比他大一歲。雍正晉封他為貝勒,乾隆八年去世,享年34歲!

皇二十三子胤祁

胤祁是靜嬪所生,在雍正朝老實本分,恪守成規,還頗受雍正重用,雍正朝時,封為鎮國公。

乾隆皇帝繼位,晉升為“貝勒”,但在乾隆朝不像雍正朝老實本分了,胤祁為人輕佻浮躁,不僅縱容下屬,被乾隆罰俸,還因“辦事散漫”,被乾隆訓斥。

乾隆二十三年至四十二年,屢次犯錯,先降為“貝子”,後又降為“鎮國公”。

後來胤祁學會老實安分了,乾隆皇帝逐步恢復他爵位,晉封為“郡王”,乾隆五十年病逝,終年73歲,諡號為“誠”,也是康熙最後一個離世的皇子。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皇二十四子胤秘:稟性忠厚平和

胤秘出生於康熙五十五年,母穆嬪陳氏。胤禐是康熙最後一位子嗣,出生當日就夭折,所以胤秘成康熙最小兒子,比乾隆皇帝還小5歲。胤秘一出生,就是被康熙皇帝捧在手心裡疼愛的。

因為當時還尚小,胤秘才七歲,沒有參與九子奪嫡。雍正繼位後,對這個弟弟很寵愛,讓他兒子們一起撫養教育。所以在雍正十一年,胤秘和倆侄子弘曆和弘晝一起封為親王爵位,直接封頂。

在《雍正王朝》有這樣一橋段,胤秘這小子,還替四哥雍正仗義執言過,用稚嫩的聲音說:“我聽清了,就是傳位四阿哥!”這讓當時形單影隻的雍正感動涕流。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胤秘秉性忠厚平和,有學識,胤秘初步入政治舞臺,是雍正派他前往太廟行禮,所以雍正還是比較重用胤秘的。

乾隆繼位後,將其母親還被追封為皇祖穆嬪。還為胤秘和弘晝舉行了冊封賜府,後來又鑲白旗蒙古都統,這是當時高職位的了。

再後來又被任命總管玉牒館,可見乾隆對這個小叔叔胤秘還是相當不錯的。乾隆三十八年,胤秘去世,終年56歲。

康熙的兒子很多,除了參與“奪嫡”的,其他的結局如何?

結語

總體來說,康熙的兒子,個個都是比較有才華和特點的,未曾參與儲位鬥爭的兄弟,除了早夭病死的,十二阿哥胤裪壽命最長,結局最好,約莫十六弟和十七弟的待遇還算不錯,尤其是十七阿哥胤禮,不僅文藝有成績,政治上更有成就。由此可見,雍正對其弟弟們待遇還算不錯,不僅晉封,最後還能得到善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