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招呼被視而不見,心情不好不想忍,但又不想遷怒別人,怎麼辦?

為人處世的原則中,情緒和情感是影響最大的因素了。

你有沒有過類似這樣的情況:某天,你走在路上,迎面走來一位朋友。你想與他打個招呼,可他並沒有跟你打招呼的意思。此時,你會怎麼想呢?

打招呼被視而不見,心情不好不想忍,但又不想遷怒別人,怎麼辦?

有的人會想:什麼意思啊?肯定是看見了,然後故意不理我。於是很生氣。

有的人會想:這麼快就不記得我是誰了啊?於是很沮喪。

有的人會想:這人幹啥呢?於是不帶負面情緒地主動喊了對方。

你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又產生了不同的情緒。甚至有的時候,你自己都還沒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情緒就已經上頭了。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底層情緒模式。

再比如,你有沒有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本來可以很高效率地完成,因為你心底有恐懼、擔憂、生氣,結果效率異常慢。很多話本來可以好好說,可因為你有情緒,張口就已經得罪了人。

這背後都是底層情緒模式在作祟。

可惜很多人不懂,他們對情緒的處理非常極端,要麼壓抑,要麼發洩。情緒就像高壓鍋裡的氣,

強壓下去傷著自己,一頓發洩又傷著別人。

要想破解這個心理怪圈,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產生不合理想法的常見特點:

第1個特點是——兩極化。

還回到上面說的,迎面走來一位朋友那個場景。

有一種人肯走會想,對方肯走看見我了,故意不理我,就是比較極端的想法,只考慮了負面的可能性。這些想法體現在語言上,就是我們想問題的時候,喜歡用肯定、一定、絕對等字眼。這些兩極化的想法極其容易讓人不開心、陷入自責、憤怒、沮喪等情緒的漩渦。

第2個特點是——以偏概全。

這類人喜歡糾錯,做一個“槓精”。先自己得出一個結論,然後找各種事情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後變得對結論越來越堅信,不是因為“真相”是這樣,而是因為他“堅信”了這種極端的真理,然後不斷去找證據驗證,填充它。

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對“東北人爰說大話”、“北京人懶”、“南方人精明”等等這樣的刻板印象,都是以偏概全的結果。

第3個特點是——災難化。

這類人常有“我現在不…以後就完了”的想法。比如對於高考的孩子,他就會想“如果我高考不能考上一個好大學,我這一輩子都完了”這種想法。

除此外,還有大眾媒體、社會習慣利用此特點引發的時代焦慮,比如女人過了30歲還沒結婚,就嫁不出去了,就會孤獨終老。

打招呼被視而不見,心情不好不想忍,但又不想遷怒別人,怎麼辦?

總體來說,很多我們生活的困擾,人生的效率都和底層情緒模式有關,給我們造成3種影響:

1、生活會比較悲觀,沒有信心去嘗試新事物

比如,如果我們經常覺得別人不認可自己,那麼我做事情的動力就是尋求認同。最終成了活在別人的眼中的孩子,就是非常功利性,在乎目的,以父母的、老師的誇獎等外在的指標來衡量事情的價值,甚至自己的價值。

2、實現目標的過程,戰戰兢兢、充滿恐懼

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底層情緒模式,情緒背後的恐懼、避免因素會對我們有著重大影響。很多人努力的背後都是恐懼,恐懼什麼?恐懼一旦沒考好,父母其實內心是不高興的。

3、做事情沒有樂趣,一旦目標達成,會陷入無意義甚至抑鬱

有的人學習唱各種技能,比如唱歌,其實對歌詞的意境,旋律的優美他都覺得沒有什麼樂趣,對任何事情他都是這樣,是看有沒有用,他希望任何事情都能換來錢、名、利。

如果取得了成就,一旦目標達成,就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了,成功是所有樂趣的來源,這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你不可能永遠當第一,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排個名、打分的。一旦沒有了成績這個指標當支撐,你肯定不開心了,覺得事情沒了價值、樂趣,更嚴重的,整個人生都沒了意義。

打招呼被視而不見,心情不好不想忍,但又不想遷怒別人,怎麼辦?

那麼應該怎麼認識到自己的底層情緒模式呢?

知名心理學作家張德芬,在她的新書《情緒自由,人生更輕盈》中就提出:面對人生的困境,與其和外境以及其他人不斷地搏鬥、爭執,不如回頭看看自己,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困在這個情境裡面?靠向內求的方法來止息自己的煩惱。

行動步驟可以簡化成如下5步:

第1步:向內探求自己,看清自己情緒的真相;

第2步:找到心裡的那根刺,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在小孩;

第3步: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安撫內在小孩,讓所有人際關係都回歸愛與自由;

第4步:釋放負面情緒,體會內心的輕盈;

第5步:升級自己的底層情緒模式,深度療愈內在小孩,收穫愛與喜悅。

如果你想了解具體的行動方法,就趕緊下單看看這本書吧~

書中的插圖也是一大亮點,超級治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