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派“擎天柱”出戰人形機器人千億藍海,如何商業化落地?

就在小米釋出人形機器人後不久,特斯拉“擎天柱”亮相。人形機器人“元年”真的來臨了嗎 ?

“十一假期”首日,特斯拉2022 AI Day正式舉辦。在釋出會上,特斯拉展示了一款能澆花、能在工廠承擔勞動工作的機器人——擎天柱。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現場介紹,特斯拉未來有信心生產數百萬臺人形機器人,售價可以降低至不到2萬美元,比汽車更便宜。

人形機器人亮相也引發了行業熱議。在行業分析師陳佳看來,特斯拉的機器人專案佈局具有戰略意義,馬斯克旗下公司在載人航天、電動車領域的優勢將為機器人發展奠基,機器人還可以滿足火星探索計劃的延伸需求,有望成為行業內一座山峰。但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指出,“擎天柱”不會成為產業拐點,短期內落地可能性較小。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則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仍存在研發週期長、成本投入高、精細化技術協同難、資訊保安與使用者安全保障難等多瓶頸。

多家公司入局 人形機器人“元年”來臨了嗎 ?

300萬年前的非洲,遠古人類終於學會了使用工具與野獸搏鬥。從此以後,從石器到陶器到鐵器,再到蒸汽機、發電機、計算機,人類對工具的追求從未止步。如今,人類又造出了人形機器人。

在特斯拉2022 AI Day正式舉辦日,特斯拉展示了一款能澆花、能在工廠承擔勞動工作的機器人——擎天柱。而在去年AI Day上,特斯拉則展示了“高1。72米,重56。6千克”的人形機器人。

馬斯克表示,人形機器人將利用Dojo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機制來改進功能。據介紹,Dojo超級計算機的單個訓練模組由25個D1晶片組成,配合特斯拉自創的高頻寬、低延遲的聯結器,在不到1立方英尺的體積下,算力達9PFLOPs(9千萬億次),I/O頻寬達36TB/s。

特斯拉稱,利用Dojo超級計算機的同時,Tesla Bot也將使用與汽車相同的人工智慧技術。“我們為Model S、Y、3、X這四款車做了很多訓練,在識別現實世界方面積累的技術,可以直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馬斯克表示。

在陳佳看來,人形機器人之所以受到關注,不僅是因為這個產業具有前景,更是因為它代表了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不懈追求。因此,不僅是特斯拉,亞馬遜也在近日宣佈收購I Robot。在國內,這個賽道也已經有多家公司入局。

今年8月11日,小米在秋季新品釋出會上釋出了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 CyberOne。CyberOne 由小米機器人實驗室全棧自研完成,結合視覺和聽覺感知演算法,可識別人類情緒、 對真實世界三維虛擬重建。

陳佳認為,以小米為代表的國內廠商產品線很廣闊,人形機器人是產品線的一種延伸,或者也可以說是跟風,是否具備核心自主創新能力還有待觀察。而特斯拉的佈局則具有戰略意義,考慮到馬斯克在火星探索、載人航天等方面的佈局,再結合馬斯克開發機器人模擬平臺等動作,可以發現他旗下公司可以為人形機器人的開發提供堅實基礎。

具體到上市公司來看,國產工業機器人龍頭埃斯頓就在9月表示,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之一減速器受到機構關注,公司被頻繁調研。

拓爾思也釋出公告稱,公司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在智慧機器人人機互動方面的應用,目前已具備人機基本對話交流的技術能力,並已在智慧客服等領域應用多年。公司正在和優必選公司、小鵬公司等相關企業,進行共同研究和探索。

9月30日,新時達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被問及,公司是兩市唯一與馬斯克合作的機器人全產業鏈公司嗎? 新時達迴應稱,公司目前尚未開展有關人形機器人業務。

千億藍海正在形成 短期帶動零部件產業鏈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雖然在智慧汽車領域技術領先,但在人形機器人市場是新進入者。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特斯拉主要從家用、商用切入服務領域實現商業化。而在特斯拉之前,人形機器人的領先企業是波士頓動力與日本本田,其中,波士頓動力機器人應用場景主要在任務執行,而日本本田已經開始嘗試將機器人應用於教育、接待、娛樂等各類場景。

令人期待的是,在“機器換人”的趨勢下,機器人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麥肯錫報告,到2030年,全球約有4億個工作崗位將被自動化機器人取代。在當前全球機器人市場競爭格局中,歐美日等國家依舊領先,而中國則在系統整合方面不斷趕超。

根據IFR和中國電子學會的資料,2021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約839億元。

具體到產業鏈來看,國金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短期帶動零部件,長期則視機器人智慧化程度,市場前景廣闊。

例如,一旦人形機器人需求起量,將帶動鐳射雷達需求進一步擴張,國內廠商背靠市場,且上下游產業鏈完善,容易形成規模、成本優勢。如小鵬 P5等使用大疆產品;小鵬 G9、上汽智己 L7、廣汽埃安 LX Plus 等使用速騰聚創產品。

據 Yole 統計,2021年全球車載鐳射雷達領域,速騰聚創、禾賽科技、華為、大疆等國內廠商合計市場份額約為 26%,國產替代空間巨大。

而盧瀚宸認為,未來中國企業的更多機遇會來自於上游核心零部件,比如電機、減速器、感測器、末端執行器等。國產廠商在價效比和定製化開發方面具備較大的優勢。

陳佳則指出,以目前市場格局來看,中資企業在產品推廣與市場開拓方面都有一定優勢。能否在核心領域化解挑戰把握機遇,中資機器人產業鏈的技術儲備與應用開發能力將接受全面檢驗。

精細化技術協同難、研發週期長等瓶頸困擾企業

儘管前景廣闊,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個行業仍然存在不少挑戰。

王鵬則向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仍存在研發週期長、成本投入高、精細化技術協同難、資訊保安與使用者安全保障難等多瓶頸。

“人形機器人產品落地涉及技術過多,哪怕是特斯拉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何況沒有政府支援、財政支援、資金不夠的小公司”,王鵬表示,如果是單一功能的機械臂,技術上已經可以大規模實現,但人形機器人涉及互動、理解、資料傳輸,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技術研發。

具體來看,如今有許多工廠使用機械臂代替人工進行高精尖工作,商業價值明確,但很難將技術移植到服務機器人上:因為機械臂在工廠裡處於固定位置,與目標點的距離固定。服務機器人有兩條手臂,目標距離隨時變化,對感測器精度、演算法和目標跟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準確捕捉目標外,更不能互相干擾。

“重心控制方面,汽車到機器人跨度非常大”。在國金證券看來,如今特斯拉機器人的雙臂雙足等協同技術仍缺乏沉澱。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難點是雙足技術,重心和動作的配合很重要。

盧瀚宸也指出,目前國內在人形機器人方面起步較晚,儘管有小米等廠商,但整體規模還不是很大。而且從技術應用上,小米的人形機器人距離商業化落地也比較遠,目前應用場景是否合適也尚不明確。“只能說潛在空間是千億級別,但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夠商業化落地應用”。

在盧瀚宸看來,人形機器人需要達到類人的自由度和靈活度,至少需要上百個關節,比起現在單一機械臂等產品,軟硬體難度的提升是指數級別的。從應用角度來看,人形機器人又類似於“拿著錘子找釘子”,用產品去貼合應用場景。

“目前人形機器人市場細分度很高,應用場景非常複雜,很難一概而論”,陳佳也補充稱,波士頓動力的軍用人形機器人專案出於安全原因被叫停,教育領域、老年看護領域都可以應用人形機器人,但不同細分市場之間差異較大,很難判斷趨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