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海洋水產養殖技術安上“中國芯”產業從淺灣走向深藍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5月25日電(孫磊)山東濰坊在認真抓好糧食種子、蔬菜種子培育,掌握糧食安全、蔬菜安全、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的同時,突破海洋水產養殖關鍵技術,推動水產養殖產業從淺灣走向深藍。

“南美白對蝦”個頭大、生長快、對營養需求低、對鹽度適應範圍廣,自1988年從國外引進後,迅速成為我國海水養殖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對蝦品種,年產量超180萬噸,佔全世界產量的四成以上。

山東濰坊:海洋水產養殖技術安上“中國芯”產業從淺灣走向深藍

這樣的養殖規模,種源卻一直被國外壟斷,成為國內南美白對蝦產業發展的痛點。資料顯示,我國每年進口親蝦數量約30萬對,一對進口親蝦的價格最高時可達3000美元,僅進口種蝦的費用,每年便高達數億美元。

在濰坊昌邑下營鎮,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為技術依託,搭建起國內首個南美白對蝦種蝦聯合育種平臺,集中開展南美白對蝦種蝦培育的技術攻關。

中國工程院院士包振民領銜的科研團隊,突破了多性狀選育、標準化無特定病原種蝦擴繁等技術,自主培育的南美白對蝦種蝦,成本比國外種源低50%,蝦苗生長速度高15%,年可增加產量29萬噸。

山東濰坊:海洋水產養殖技術安上“中國芯”產業從淺灣走向深藍

在破解種蝦問題的同時,建立“育繁推”一體的現代種業發展體系,推動科研單位的育種要素、技術、人才向企業流動。僅一個下營鎮,透過打造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蝦苗繁育基地,就可實現年生產蝦苗500億尾,市場供應種蝦30萬對。他們以南美白對蝦種蝦繁育為核心,著力打造總產值50億元的全產業鏈條優勢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