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蟋蟀在世界各地有1400多種,在我國有30多個品種。我們飼養用於角鬥的蟋蟀歸屬於鬥蟋亞科的“蟋蟀”。 蟋蟀正式名稱叫“中國鬥蟋”。內行一般稱之為“蟲”,南方稱之“賺積”,北方叫“蛐蛐”,其他異名還有:叫機子、促織,王孫,莎雞,促機,天雞,灶馬,寒蟄等。小小蟋蟀牽動著千萬人的心。從古至今,自宮廷到民間,喜好蟋蟀戲者大有人在,以致歷史上竟出了幾個有名的 “蟋蟀皇帝”、 “蟋蟀宰相”、“蟋蟀相公”,至於民間的蟋蟀粉絲則更難以計數了。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陶雷先生撰文指出,鬥蟋蟀究竟始於何時,已難確考。人們是怎樣發現蟋蟀善鬥並使之成為一種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可以設想有如下幾種可能:一是有人在很偶然的情況下,看到自然界的雄性蟋蟀在交配期間,為爭奪配偶而展開搏鬥,於是受到啟發,好奇心驅使他們捉來雄蟋蟀,雙雙放到一起,因其它們格鬥廝殺。二是宮女們或民間小兒在捕捉蟋蟀,放在籠中畜養以解悶的過程中,發現兩隻蟋蟀放在同一只籠中,就會出現時如仇敵般的爭鬥,於是開始有意識地引逗,從中取樂。比較而言,後一種可能更大。因為自然界的野生蟋蟀交配均是在晚上,人們可以聽到雄蟲招引雌蟲時的鳴叫聲,卻不易發現兩雄爭風而搏鬥的場面;況且這種場面一般不會出現。這兩種可能的共同點都是先由無意間的發現導向有意識的馴養,並逐步發展為規模較大的鬥蟋蟀活動。也不排除第三種可能,即鬥蟋蟀是在鬥雞、鬥鵪鶉啟發下的有意識發現。由於賭博因素的加入,鬥蟋蟀活動以更快的速度普及發展,至宋代就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了。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蟋蟀的顏色“以青為上,黃次之,赤次”之,黑又次之,白為下”。但實際上蟋蟀的顏色分別很少,蟋蟀的顏色完全由地土、氣候的變動而生出各種顏色。所謂“青為上”的,便是磚石之地產生的剛勁顏色,戰鬥力自然也雄健多了。蟋蟀中只有雄蟋蟀會叫,因為它有發聲器,這是一種求婚的訊號,雌蟋蟀聽到後會趕去“赴約”。這時,如果又闖來一隻雄蟋蟀,就會發生一場合理的搏鬥。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記憶中童年夏天的夜晚是最忙碌的,捉蟋蟀是首要工作。頹垣敗瓦和雜草叢生之處,那就是蟋蟀生長的世界。晚上帶上手電筒,小心撥開草叢,常常可以捕捉到蟋蟀。不過捉蟋蟀也很講究技術,既不能讓它受驚,更不能讓它有絲毫受損。而裝蟋蟀的器具以“蛐蛐罐”最為講求。蟋蟀除“抓老虎”供聽叫和兒童遊戲以外,是不能許多個放在一起的,所以需要各個單養的盆盆罐罐。一頭上等的蟋蟀是什麼模樣的?蟀須不能斷,頭要圓大,牙要完整,張開時夠寬,腿要粗壯,跳躍有力,鳴聲響亮,清脆有序,叫時振翅均勻,那才是最好的。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

據說,打鬥前半天,要把一頭雌蟋蟀放進罐子裡,與雄的“住在一起”,這樣,雄蟋蟀的火氣會大得很,打起架來兇猛無敵。各位看官,你覺得呢?

鬥蟋蟀:歷久不衰的民間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