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提到少林寺,大家就會想到李連杰出演的電影《少林寺》,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少林寺》都是一部十分經典的電影,許多人在推薦影片時仍會把《少林寺》放在首選,在豆瓣上這部電影的評分甚至達到了9。5的高分。

在電影《少林寺》中,李連杰把少林武功的剛勁有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也讓很多少年對少林寺充滿的嚮往。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身為少林寺的方丈,每年都手握過億的善款,以慈善事業將地處深山老林的嵩山少林寺推至大眾面前。

這樣一個人,本應是受世人所尊敬、敬仰的,但卻因為自己將少林寺的標籤打的過盛資產掌握過多而招人嫉妒,他也因此深陷醜聞,之後雖然查明他的清白,但少林寺如何繼續發展也備受爭議,昔日少林淨地,將何去何從?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耳濡目染投身佛門

這個人就是釋永信,他出生於安徽一個小縣城中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按照常人的生活軌跡,釋永信應當按部就班的上學、考大學、找工作。

然而他與常人是不同的,由於他的父母都信奉佛教,釋永信從小就看著父母對佛門虔誠的供奉,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他也對佛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小小年紀的釋永信就極其嚮往佛門中青燈古佛的環境,一直到16歲都沒有改變這種想法。

在他可以自立後,就拜別父母踏上了求佛之路,礙於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他的父母也沒有過多阻攔。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之後,釋永信就前往嵩山少林寺拜師求學,那時的嵩山少林寺的住持還是釋行正,釋永信也還是叫劉應成,直到他拜師,才改叫釋永信。

那時的入寺要求還不像現在一樣,出家也要求最低為本科學歷,所以,釋永信很順利就拜在了嵩山少林寺門中。

剛入寺時,他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和尚,每天就是挑水、洗衣、做飯,做著這些最簡單的活計。

時間長了之後,方丈開始給他講佛法,他每天的生活就又多了一項研究佛法的工作。

在寺中修行的時間漸漸長了起來,他也有了前往其他佛寺拜訪交流的資格。

他曾先後去往江西、安徽、北京等地的著名寺廟拜訪交流學習,他也逐漸成為師父身邊最得力的弟子。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過度資本引來非議

1982年,電影《少林寺》的開播為少林寺吸引了大量遊客,但當時的少林寺還只是一座古樸的寺廟,冷冷清清的寺廟讓慕名而來的遊客興致缺缺,大多數遊客都失望而返。

當時的釋永信還不是可以主事的人,他看到失望的遊客感到十分可惜,他認為少林寺應該借這部電影大火一把,從而改善寺中師兄弟的生活。

這個想法在1987年他自己當上少林寺住持後得以實現,在他上任後不久,他就前往國外學習MBA(工商管理碩士),學成歸來後,他成為了我國第一個獲得MBA學位的和尚。

從釋永信選擇學習的內容就可以發現他是想要將少林寺當做公司管理的。他也做到了,他藉著電影《少林寺》的東風成功將少林寺打造成了一個大IP。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他先是帶領寺內其他弟子四處演出,組織出版雜誌,打響少林寺的名氣,藉此將少林寺打造成一個旅遊景點供遊客參觀,之後又向國家申請設定嵩山少林寺為文化遺產。

在申遺成功後,眾多遊客都慕名而來,遊客投擲、供奉的香火更是源源不斷。

可以說,釋永信為嵩山少林寺的發展做出來很大貢獻,也很大地改善了寺中佛門弟子的生活,為我國少林文化的傳播更是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釋永信並沒有因此就滿足,由於來旅遊的遊客非常多,他取消了弟子們練功的時間,讓少林寺眾弟子學習如何服務遊客,讓各弟子成為了景點的工作人員。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隨著時間的推移,釋永信讓少林寺越來越不像一個寺廟,嵩山少林寺也越來越公司化,這與出家人所奉行的“青燈古佛”越來越背離了。

釋永信也因此被越來越多的人質疑,不得不說,他的做法確實背離了寺廟原本的道路。有傳言稱釋永信已經娶妻生子,甚至不止有一個老婆,還有人懷疑他貪汙腐敗。

由於少林寺每年收到的香火錢數額巨大,網上傳言又來勢洶洶,相關部門很快介入調查。

2015年,經調查,針對釋永信的相關言論確實屬於虛構。但這並不能阻擋廣大群眾對於一個住持使用蘋果手機,肥頭大耳,取消少林寺弟子練功時間的質疑。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合理發展方得長久

不管從事何種職業,都是想要讓自己生活得更加開心,釋永信最開始選擇邁入佛門是跟隨自己的興趣,那時的他就應該知道佛門生活是清苦的。

為了自己的興趣,他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少林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見到了更多好的東西,他想要將少林寺變得不再是那個古樸的樣子。

他的這種想法我們無法改變,但他不應該做的是讓少林寺變得完全沒有寺廟的樣子,讓少林寺的一眾弟子變成他手下的打工人。

當寺廟失去了本質,少林寺只成為一個標籤,遊客進入其中感受不到任何原本的氣息,長久如此下去,少林寺也會變成只是一個“網紅打卡點”一樣的地方,而失去了任何教育意義。

每年過億的善款,深陷醜聞的方丈,昔日少林淨地何去何從?

從釋永信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帶著傳統文化濾鏡的事物,人們可以接受她的創新,但當它改變得失去了原本的模樣時,就會物極必反遭受越來越多的質疑。

近年來,創新最成功的景點就是故宮,隨著與故宮相關的節目和各種相關文創產品的推出,故宮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成功“火出了圈”。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故宮的創新都是成功的,因為相關領導懂得適可而止,只有合理的創新發展,才能在不破壞的情況下讓更多的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