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不管每年天氣如何異常,總是和二十四節氣能夠對應起來。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現在能背誦這首二十四節氣歌的人已經很少了吧,大家現在主要過的都是一些像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洋節,對於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卻瞭解甚少,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清明上墳,冬至吃餃子這樣的淺薄認識上。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來的呢?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我國曆來是農業大國,曆法的主要作用就是直到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被認為是起源於古代黃河流域,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農業就需要灌溉,而我國有黃河長江兩大灌溉流域,農業發達,但是你對照二十四節氣會發現,二十四節氣更適用於黃河中下游流域的農事指導,和長江流域的農時是不匹配的,因此認為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北方的歷法。你到現在的山東、河南去看看,直到現在,這些地區的農民仍按照這份古老的歷法來從事農業生產。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二十四節氣最早記載於公元前104年,也就是漢武帝時期。鄧平等制定了《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同時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初曆》是漢族人民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在當時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太初曆》中說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這裡面迴歸年也叫太陽年,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大約365。24天。朔望月也叫太陰月,為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大約是29天半的時間。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有6個節氣,其中四立、分至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太陽分別經過迴歸線和赤道的時間點,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這四個時間也是國外四季的分界線。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屬於中華民族獨有的,分割了國內的四季。這8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根,而其他的節氣則是二十四節氣的枝葉。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小、大、處暑和大、小寒等帶暑和寒的5個節氣反映了溫度的變化。雨水,穀雨,大、小雪這4個節氣則是對降水的表達。白露、寒露、霜降3個節氣則形象的形容了天氣由暖轉冷的過程,從露到霜。小滿、芒種、驚蟄、清明表現的則是反映農作物的成長情況的。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