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這款降糖新藥率先在中國獲批

全球首創!這款降糖新藥率先在中國獲批

作 者丨季媛媛

編 輯丨武瑛港

近20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與此同時,一些“富貴病”患者開始增多。如此前少見的糖尿病到現在全國患病總人口過億,已成為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推測,到2045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將達到7。83億。其中,我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並呈快速增長趨勢。

因此,糖尿病治療市場對創新產品的需求不僅巨大而且迫切。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申報的1類創新藥多格列艾汀片(商品名:華堂寧)上市。該藥品適用於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根據官方資料,多扎格列艾汀是葡萄糖激酶(GK)啟用劑,作用於胰島、腸道內分泌細胞以及肝臟等葡萄糖儲存與輸出器官中的葡萄糖激酶靶點,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穩態失調。該藥品的上市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多格列艾汀(dorzagliatin)是全球首個提交NDA申請的葡萄糖激酶啟用劑類(GKA)糖尿病治療藥物。如今獲批上市,成為了在中國首先上市的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新藥。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SEED研究主要負責人朱大龍教授介紹,GKA是一種作用機制獨特、有潛力的新型抗糖尿病藥物。多格列艾汀作為首個GKA類新藥,可以透過直擊葡萄糖代謝第一步,當葡萄糖濃度升高時啟用GK,修復血糖穩態系統,重塑血糖穩態自主調節,而當葡萄糖濃度降低時,多格列艾汀會與GK解離,從而避免低血糖發生,維持人體的血糖穩態。

“SEED研究是GKA首個成功的III期臨床試驗,研究中,多格列艾汀單藥治療表現出長期穩定療效和安全性,為臨床醫生提供創新選擇的同時拓寬了重塑血糖穩態的血糖管理新思路。”朱大龍說。

糖尿病藥物市場競爭膠著

糖尿病是“甜蜜的陷阱”,也是無形的殺手,且處於增長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根治糖尿病就成為眾多患者和潛在患者最為期盼的願望。

根據火石創造統計,臨床上常用的降糖藥物有9類,口服藥物包括二甲雙胍、磺脲類促泌劑、格列奈類促泌劑、噻唑烷二酮(TZD)、α-糖苷酶抑制劑、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等;注射類藥物包括GLP-1受體激動劑和胰島素。從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來看,二甲雙胍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石藥物,聯合用藥已成為重要治療手段,尤其是對於有心血管受益的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等藥物的用藥地位有所提升。

也是基於市場空間廣闊以及競爭藥物不斷迭代出現,我國糖尿病用藥市場空間廣闊。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近年我國糖尿病用藥市場規模逐年上升,從2016年的470億元增長至2019年654億元,平均增幅達11。6%。

2020年國內糖尿病用藥市場第一品類為胰島素及其類似物,佔比高達45。1%,其次分別為雙胍類和α-糖苷酶抑制劑類等傳統口服糖尿病藥物,佔比分別為13。2%、12。1%,三大品類佔比之和超過70%。

與國外DPP-4抑制劑、SGLT-2抑制劑以及GLP-1受體激動劑三大類新型藥物佔據一半市場相比,國內由於進入市場時間較晚,仍處於萌芽階段,整體滲透率較低,市場潛力大。

在較為膠著的市場競爭中,此次獲批的多格列艾汀有怎樣的競爭優勢,又能如何搶佔市場份額也備受關注。

根據官方資料,該藥物的最大優勢在於能修復感測器功能的葡萄糖激酶啟用劑。一般在正常生理狀態時,人體血糖水平的波動維持在3。9-5。6mmol/L這一狹窄的範圍內,以確保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這種狀態稱之為血糖穩態。葡萄糖激酶作為細胞內葡萄糖代謝的第一個關鍵酶,介導了人體的葡萄糖感知與調控,是人體自身葡萄糖維穩機制——血糖穩態自主調節中的關鍵,而基礎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普遍存在GK損傷,從而血糖穩態自主調節機制失常,人體自身血糖調控能力受損,血糖失穩態。

然而,儘管目前降糖藥物種類繁多,但尚無任何針對人體自身調糖能力的糖尿病治療藥物。

如此也體現了多格列艾汀的優勢,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的葡萄糖激酶啟用劑,該藥物可以直擊葡萄糖代謝第一步,修復GK功能,重塑血糖穩態自主調節。依靠提升人體自身葡萄糖的處置能力,從而解決血糖失穩態這一臨床問題。在不少臨床醫生看來,多格列艾汀與目前所有糖尿病治療方案是完全不同的治療邏輯,有望為中國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和臨床醫生提供全新治療選擇和血糖管理新思路。

中日友好醫院楊文英教授指出,鑑於GK在血糖穩態調節中的重要作用,針對這一靶點研發糖尿病治療藥物非常具有意義,多格列艾汀與二甲雙胍的組合實現了從機制互補到療效疊加的獲益。“多格列艾汀可以為二甲雙胍治療應答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種全新的聯合治療方案,在不同控糖需求和不同疾病階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示出了廣泛的應用潛力。”

合理控糖在於個性化管理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會前任主任委員鄒大進最近在業內課程分享時強調,葡萄糖激酶是葡萄糖代謝的關鍵酶,其所起到的最高作用是感測葡萄糖濃度水平,即發揮葡萄糖感測器的作用。人體血糖穩態的調節由葡萄糖激酶透過“八重奏”中的“七重”調控。

葡萄糖激酶(GK)在人體血糖穩態調控中起核心作用,這個核心作用一旦受損將導致血糖穩態失衡——8個因素中的7個都受到葡萄糖激酶調控,一旦葡萄糖激酶受損,7個因素將全部混亂,這樣的混亂很難協調。

“儘管現在有如此多的降糖藥物,但沒有一個從源頭去‘治理’混亂,沒有從中樞‘指揮機關’來解決問題,所以葡萄糖激酶啟用劑正在成為核心的恢復血糖穩態的治療手段。這個治療手段也可成為我們血糖穩態的‘定海神針’,今後將有更多的臨床證據展示葡萄糖激酶啟用劑(GKA)更多的臨床表現和作用。”鄒大進強調。

糖尿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隨著經濟生活的高速發展,其患病率急劇增高,現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但其實,不必過於擔憂,也不必過度恐慌。

根據臨床調查顯示,在上億的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患者為45歲以下的人群,而日常生活中,導致這一形勢的原因主要有肥胖、熬夜、壓力等因素。一方面,肥胖是驅動糖尿病發生及發展最主要的因素,胖的程度越嚴重,胖的時間越長,糖尿病發病率越高;另一方面,當代不少人都在爭當熬夜小冠軍,夜宵燒烤、奶茶根本停不下來,只有當病痛來臨的那刻才會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此外,升學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生活的壓力等,容易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大幅度產生,從而引發糖尿病。

因此,配合眼下有藥物治療的情況,日常的血糖管理也至關重要。由於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是不明顯的,它需要經過一段比較漫長的中間階段,糖尿病的前期特點是血糖高於正常人,但又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通常情況下,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11。1mmol/L的人群被稱為高血糖人群,此時如果進行積極干預,糖尿病前期可能會被逆轉,或者延緩發展成為糖尿病。因此,即使血糖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也不能忽視大意。

那麼,對糖尿病患者,怎樣的做法才是最為合理的?對此,鄒大進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胰島素和胰高糖素分泌不正常就會出現血糖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腸促胰素少,這是患者出現高血糖的重要原因。在合理控糖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控制血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最應該做好的就是控制好血糖,而控制血糖需要做好的就是嚴格限制熱量攝入,健康飲食還應做到少糖、少鹽、少油;

二是控制血脂。糖尿病患者需要正確控制血脂變化,如果血脂代謝不正常也會造成血糖波動過大;

三是控制體重。每週必須有足夠的運動,定期關注腰圍和體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改善睡眠,定期體檢;

四是加強篩查。檢查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血壓、體重、血脂等,必要時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