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年輕的獨居女性。

半夜在自己家睡覺,門戶緊閉不曾有任何異樣。

第二天醒來卻發現自己被人迷暈,慘遭性侵。

你猜,兇手是誰?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高智商的好大兒。

為了冒領父親的退休金保障自己的生活。

狠心把死去的親爹砌在了牆裡。

你猜,他能高枕無憂多久?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中規中矩的三口之家。

媽媽開門目送孩子下樓,爸爸樓門口等孩子上車。

全程閉環,就四層樓,過了六分鐘孩子愣是沒下來。

光天化日,他在自家樓道離奇失蹤了。

你再猜,這孩子到底去哪兒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一棟樓,共五層,十戶人家。

誰能想到。

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鄰居,一瞬間都成了嫌疑人。

這看似普通的居民樓裡到底藏著多少秘密?

此刻,你準備好一探究竟了嗎?

《消失的孩子》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雞皮疙瘩掉一地。

這是派爺看完劇的第一感受。

在一棟我們隨處可見的老式住宅樓內,打造出一個罪犯的培養皿。

如此近在咫尺,光想想都讓人覺得陰森恐怖。

看海報——

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厚重的木質門。

嚴絲合縫的填滿了觀眾的整個視線,一種桎梏感油然而生。

門的正中央是一個貓眼,順著往裡望,隱隱約約出現一道人影。

但你卻分不清,

這門裡門外到底誰才是那個窺探者。

再看。

緊緊包裹住貓眼的是被製作成小孩子形狀的金屬裝飾物。

故事,由此慢慢揭開了面紗。

以一個孩子的失蹤為餌,你猜這敲開的每一扇門後面究竟有什麼?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生活化的開場。

嘮叨的媽媽陶芳(李晟飾)正張牙舞爪的發起“晨間大作戰”。

小的不好好學習,大的作息總不規律。

她嘴裡輸出著“名言金句”,手上握著“柴米油鹽”。

從孩子到老公,全部在她的“攻擊”範圍之內。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七點三十五分。

爸爸楊遠(佟大為飾)率先邁出家門。

只見他一手提著垃圾袋,一手拿著孩子書包。

熟練的下樓熱車,準備送兒子楊莫(李慶譽飾)上學。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七點四十分。

楊遠把車停在樓棟門口,陶芳目送孩子下樓。

按部就班,一切如常。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七點四十六分。

楊遠卻遲遲沒等到下了樓的孩子。

夫妻倆起先以為是孩子惡作劇,從樓下找到頂層不見人影。

趕緊折返回家妄圖戳破這場無聊的遊戲。

一進門,言語裡滿是焦急憤怒和威脅。

但卻讓兩位大人失望了,孩子根本沒在家。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此刻,他們發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開始挨家挨戶敲門問,但得到的迴應都是沒見過。

一時之間倆人麻爪了,在鄰居的提醒下趕緊報了警。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警方迅速出警。

他們第一時間走訪了住戶,查看了小區監控。

但案發的樓棟處於小區監控盲區,攝像頭是啥也沒拍到。

小區其餘攝像頭也沒有拍到孩子走出大門的身影。

於是結合多方資訊,警方初步懷疑這是

熟人誘拐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案件從此刻開始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一條線向內

,指向遮遮掩掩的孩子爸爸楊遠。

警官張葉(李斯丹妮飾)進屋瞭解情況,恰巧看到楊遠慌慌張張將一張紙放進口袋。

他,到底在隱瞞什麼?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一條線向外

,探進了302單元,孩子的好朋友許恩懷(劉琪錡飾)家。

這一年多以來恩懷每天晚上都會來楊遠家和楊莫一起寫作業。

兩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楊遠夫婦也非常喜歡恩懷。

根據楊遠的回憶。

昨天,一向細心的恩懷,回家時卻說找不到鑰匙了。

因此楊遠懷疑,是楊莫偷拿了鑰匙藏進了302單元。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警方立刻聯絡恩懷爸爸回來協助調查。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還沒把恩懷爸爸等回來,卻把本應在學校上學的恩懷等回來了。

這個一向細心的女孩,再一次犯了迷糊,她上學竟然沒帶課本。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眾人跟著恩懷進入了302室。

又是一次失望而返,房內空無一人。

但張葉覺得這302室非常不對勁。

緊鎖的臥室門,桌上的合影,看著並不熟的父女倆。。。。。

或許楊莫的失蹤確實和他們有關係?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消失的孩子》,改編自貝客邦的懸疑小說《海葵》。

作為豆瓣閱讀的高分作品,曾有不少書粉都希望能看見它被搬上熒幕。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原著派爺看過。

文筆流暢,人物飽滿,

情節環環相扣。

幾條支線穿插而至,雜而不亂,懸疑感層層疊高。

看的人脊背發涼,卻又忍不住反覆咂嘛。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派爺認為它最大的看點在於敘事模式。

失蹤案、藏屍案、性侵案三線並行。

網狀敘事結構

帶著觀眾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遊走於不同的案件中。

這種敘事的特點是什麼?

打破。

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關係,藉由視角的切換釋放新的細節和線索。

不同支線中的細節相互補充,繼而為觀眾還原整個事件。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舉個例子。

警方在小區內排查時發現草坪內有泥土被翻動過的痕跡。

眾人慌了,難道孩子已經遇害?

深挖之下,他們找到了一具黑狗的屍體。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這狗是楊遠家的。

來,我們跟著不同的視角淺看一下。

小黑狗從楊遠手上跑丟以後去哪兒了?

它突然竄出馬路,導致林楚萍(於文文飾)出了車禍。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狗生死未可知,視角先變一步——

楊莫三更半夜竟瞞著父母偷跑出家門找狗。

而他詢問的路人,剛好是六神無主的鄰居袁午(魏晨飾)。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這個場景也沒有做過多停留。

視角迅速切換——

更深的夜,剛還站在楊莫面前的袁午,此刻竟趴在草叢裡埋狗。

看出來沒?

它不光用錯位的時間幫我們梳理小黑狗最後的時光,它還藉由“一條走丟的狗”為看似毫無關聯的三條支線設定了第一個交匯點。

而這,其實也是多角度敘事一大看點。

要知道。

當不同支線交匯時,整個故事必將出現一個高潮點。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比如,在《瘋狂的石頭》裡,一罐高空墜落的可樂把三條支線的串在一起。

如多米諾骨牌般的開場中——

有人車窗被砸、有人愛車被撞、有人趁亂脫險。。。。

這一罐可樂砸出了什麼?

砸出了人物關係,砸出了戲劇性,更

砸出了不同陣營下截然不同的人物性格。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我們再說回《消失的孩子》這部劇。

它透過

不同支線的偶有交錯,打出了亮眼的反轉。

你看。

當觀眾把注意力放在三個案件本身時,它平地一聲雷丟擲了新的懸念。

或許,袁午才是那個誘拐孩子的兇手?

畢竟誰也沒想到。

在楊莫失蹤前,他曾半夜離家尋狗,還見到了因父親離世而內心崩塌的袁午啊。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眾所周知。

要想衡量一部劇有沒有機會成為經典,只靠故事精彩這一條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看什麼?

首先,需要看演技。

派爺認為我們大可只從一種戲入手。

比如,哭戲。

你看她。

恐懼,微顫,緊張萬分。

轉身,崩潰,癱軟在地。

這是一位母親以為孩子遇害,結果虛驚一場後如釋重負的嚎啕大哭。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你看他。

委屈,自責,難以啟齒。

悔恨,壓抑,內心酸澀。

這是一位父親本不願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被當成異類看待。

但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猜疑和壓力,不得不妥協的揪心時刻。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你再看他。

慌亂,複雜,不知所措。

頹廢,脆弱,失魂落魄。

這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兒子,意外失去所有親人後無法獨自面對生活的無助與害怕。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三場戲,三個人,三種情境下的情緒爆發。

真實,又富有張力。

觀眾從這樣的爆發戲中,體會角色內心的層次。

而這層次感越豐富,人物的魅力也就越大,觀眾也就越能與之共情。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其次,還需要看核心。

《消失的孩子》是典型的社會派推理。

它不僅強調推理,還能反映社會現實。

這部劇揭露了一個什麼社會現實?

滋生於原生家庭中的畸形的愛。

操控型。

永遠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忽略孩子一切感受。

在陶芳心裡成績永遠是最重要的。

於是她逼迫楊莫去上不喜歡的興趣班,還專制的送走楊莫喜歡的狗。

面對長期被打壓的生活,楊莫開始渴望自由,而危險也慢慢到來。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溺愛型。

在媽媽事無鉅細的照顧下。

袁午活生生把一手的好牌打個稀碎。

學校裡,他

成績優異順風順水;

生活裡,他沒媽寸步難行。

能有多廢?

很難想象,一個二十幾歲的高學歷男青年。

在媽媽出車禍危在旦夕之際,他連120都打不明白。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媽媽走後他的生活猶如一團亂麻。

巨大的精神負擔讓他喪失工作能力,無法融入社會還染上賭博惡習。

老婆孩子氣跑了,家中房子抵債了,

親爹帶著他背井離鄉討生活,他卻跟爸爸撒謊了。

每天早上西裝革履按時出門,望一眼寫字樓然後拐進衚衕裡的小賭場。

在沒媽庇佑的生活裡,成功把自己活成一灘爛泥。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

在父親去世後,他竟然決定藏屍冒領退休金。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兩個不同的原生家庭,兩段瀕臨被毀的人生。

這種被放大的極與極的碰撞。

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會更加的震撼人心,也更能引起社會的討論。

更讓人驚喜的。

隨著後續故事線的展開,還會有不同的家庭加入戰場。

共同把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推至頂峰。

由此也可見作者的野心,以及其對社會的意義。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

目前《消失的孩子》雖然只更了四集。

但它憑藉著不斷釋出的巨大資訊量,已經狠狠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

讓人越看越上頭,還直呼害怕。

但派爺最關注的。

其實還有它對人性中“惡”的塑造。

原著結尾處對整個案件的覆盤,曾有著堪稱神來之筆的一場推理。

具體是什麼派爺不劇透。

但我大可把話放在這裡。

如果它真的能果敢的拍出來。

那麼在我心裡《消失的孩子》就是今年最好的懸疑劇。

細思極恐系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