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從哪裡來的

清人錢德蒼《不知足》中戲謔的那樣,人的慾望和需要是無限的。

不知足

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俱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廣闊,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扣了騾和馬,嘆無官職被人欺。

縣丞主簿還嫌小,又要朝中掛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術,更想登天跨鶴飛。

若要世人心裡足,除是南柯一夢西。

人一定是帶著需要來到這個世界。欲求總是很豐滿,現實永遠都骨感,因為現實的基本特徵是“稀缺”。

除了資源不足,另一個稀缺是是時間有限。

現實的稀缺還表現為關係的稀缺。

社會上只要有一個以上的人在,人與人之間就存在知情不告、爾虞我詐、過河拆橋和互不信任的現象。

更要命的是稀缺良好的思維心態。

稀缺的現實本已很殘酷,可還有人在人為的製造殘缺。

情緒是“欲求”照進“現實”的必然產物,那我們就可以參照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慾望)來說明情緒的來源:情緒=現實/慾望。

在現實中你掌握的資源越多,就可能擁有更多的積極情緒,在無盡的慾望中你渴求的越少,你遭受的消極情緒困擾的可能性就越小。前一種路子是實幹家的策略,後一種路子是修行者的思路。吟誦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求內心的澄明,比“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是惹塵埃”的用心強多了。

總之,需求無止境,資源總稀缺,情緒永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