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淵遠流長,我們擁有五千年曆史,歷經無數個朝代,但是根據研究發現,自秦朝統一天下以來,就沒有一個大統一的王朝持續時間超過三百年,兩宋也是合起來才超過400年,就連最強大的唐朝,也僅僅享國289年,這是什麼原因呢?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秦始皇(圖/翻攝自百科詞條)

封建王朝的更迭是有周期性的,有時候時間短,50年不到,有時候時間長些,超過200年。可是,封建王朝為什麼會更迭呢?這涉及到兩個方面的矛盾衝突。

首先是農民與地主的矛盾衝突。

我們都知道,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國家,主體是農民,老百姓嚮往的理想生活是“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但是往往並非如此,疾病、戰爭、災害、賦稅等等,都會讓農民破產,失去土地,從自耕農變成佃農。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逐漸轉到少數人手裡,這是封建社會一個無法避免的情況,叫做土地兼併。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失去土地的農民為了生活,不得不發動起義,經過農民起義的衝擊和洗禮之後,王朝更迭,土地得到重新分配,於是農民又得到了土地,因為生產關係沒有變化,所以這種矛盾依然存在,隨之進入下一個迴圈週期。

再者,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衝突。

法家代表之一的韓非在他的論著中認為:在現有社會局勢混亂,割據勢力強大的情況下,需要君王統一國內一切力量來維護統治,這便需要有一個權力集中的政府,來輔助君王統治國家,擴大領土。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同時在當時社會中農業自然經濟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發展,同時作為社會中主要生產資料的佔有者地主而言,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鎮壓農民的反抗,來維護自己對土地的所有權。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秦朝成為第一個將中央集權付諸實施的朝代,公元前3世紀秦國商鞅推行的變法初步確立了中央集權的雛形:將地方一級官員的委任權劃歸中央,並統一了部分物資的流通。

這為日後秦有能力統一六國,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秦朝正式建立的時候,秦始皇利用已有的經驗建立郡縣制,並統一地方文字、財經、度量衡,建立了一個實際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國家。漢朝一度實行郡國制,但在除去異姓諸侯後,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自秦朝起,中國各個王朝就希望建立一套中央集權的制度,秦始皇透過郡縣制做到了,中央政府可以直接向每個農民徵稅,這種集權方式確保了穩定的稅收和強大的動員能力。可是隨著土地兼併,中央失去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和稅收,隨著利益越來越大,地方上的豪強則隱瞞其名下的土地和人口。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方豪強實力越來越大,而中央實力則越來越弱。如果中央要強行重新丈量和劃分土地,清查人口,奪回對社會基層的控制權,是否可行呢?王莽會告訴你,不可行。只有一個辦法,來一場毀滅,重新洗牌,這就是王朝更迭。

有意思的是,每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之後,就會誕生出一個稍微長壽的王朝,王朝壽命與起義規模及深度成正比,比如秦末農民起義之後的西漢,王莽末年農民起義的東漢,隋末農民起義的唐朝。但是這些王朝都沒能超過300年,可能300年就是矛盾衝突週期的最大期限吧。

為何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沒有1個活過300年?背後有2大矛盾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