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立秋之日話秋字,錯把馮京當馬涼

今日立秋,意味著熱暑天氣就要逐漸離去,寒涼一步步到來。

立秋是節氣,也是曆法,而中國古聖對於曆法的研究不是一般的早,是相當的早,就拿《黃帝內經》而言,所牽涉的歷法所用概念早已經完全具備。黃帝大致生於公元前六千年左右,都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歷法體系。比如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五運六氣,可知中國文化實乃聖人文化,是聖人體察天道,以神武聰明睿智不殺之德所體證的。中國的聖人在孔子以及孔子之前都是實實在在的,在佛那裡叫明心見性,叫佛性。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一些訓詁考據愛好者或許說《黃帝內經》只是假託

黃帝之

名,後人所造。對此,我只能尷尬一笑,後人誰有此等本事呀,秦漢以後連個《論語》都讀不清楚的,更別說其它典籍比如《周易》了,還能造《黃帝內經》?

即使如此,中國也有確切的歷史記錄,那就是《尚書 堯典》堯也很早了。公元前三千多年是有的吧。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

仲春

。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

仲夏

。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

仲秋

。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

仲冬

。厥民隩,鳥獸鷸毛。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羲和就是專業研究曆法的,這個官職也不是堯獨創的,是早就有的,最早可以推到神農那裡的。古代為了便於口授心傳,所以都是世代做這個的,比如《論語》臧文仲居蔡,這個臧文仲就是世代養龜的家族。

上古雖然無文字,但可以口傳心授的,現在的彝族的水書還儲存著這個傳統,口傳心授。

這段話所言歷想日月星辰,就是曆法體系,其中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就是四個具有標準意義的分界線,叫作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百科言,

秋(拼音:qiū)是漢語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秋的古字形像蟋蟀或蝗蟲,甲骨文中假借為“秋季”。從天文曆法上說,秋是一年四季中夏後冬前的季節。秋天是個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穫、豐收之義。上古時期作物一般是一年一熟,所以“秋“又被引申為年代,經深層引申,它還可持指某一時期、某一時刻。秋天之後就是萬物肅殺的冬天,所以它也暗含著“蕭瑟”之義,所以“秋”還可表示悲愁。古時與律令刑獄有關的事,也可稱為“秋”。如刑部別稱“秋曹”。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秋(繁體)原是“鞧”的異體字。後來用於指一種傳統體育遊戲——鞦韆。它原和“秋”是不同的字,漢字簡化時被簡化成“秋”。

把秋字當成象形字,象蟋蟀或者蝗蟲,真是應該說一句話,錯把馮京當馬涼。

中國造字法不是象形字是根據卦象造字。

就拿秋字而言,這個字和利字息息相關。而利字在《周易》是元亨利貞。其中利就對於秋分。那後來為何換成火字呢,因為洛書圖早就給出答案了,

秋分位置是七,而河圖二七為火。

據說秋還是

“鞧”的異體字。我不懂啥叫異體字,這超出我的知識範疇。但不妨礙分析這個“鞧”字。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鞧”從革從酋,而酋又和酉有關。革有一個卦叫澤火革卦,為何要革呢,因為兌卦在文王八卦所在的位置就是秋分,

此時陰氣開始主導,也就是陰長陽消,所以要變革,變回正道。這是革和秋有關的,而且在五行上還有一句話,叫金曰從革。金就是秋,革也和秋有關。而且酉是十二地支,酉的位置恰好在秋分,也就是兌卦的位置,所以“鞧”是秋的異體字就毫不稀奇了。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實際還有一個字和秋有關,左邊是上禾下火右邊是龜字。為啥和龜有關呢。實際這個字當是商朝所造,複雜化了

。原本秋這個簡化字或許就是最初的字,甚或就是利字。那後來為啥加上一個龜字呢。因為龜性善伏藏,而秋分恰是太陽迴歸南半球的日子,龜音又同於歸字音。所以龜字音來自歸音。而歸在兌卦,恰恰是陽氣迴歸。

最簡單的就拿一天而言,兌卦恰是太陽落山的時候,意味著太陽歸家,幹農活的也歸家。而龜恰恰就是歸藏,休息這個習性。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

由此可見,中國造字法絕不是象形字,而是有一套完整系統的造字體系,這個心法也是由倉頡家族世代相傳的。是口傳心授的,是必須精通陰陽曆法以及易經的人才能造字,字都是來自易經八卦,甚至六十四卦。

立秋之日話秋字,兼談秋字造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