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沒名字的周星馳電影《功夫》,是對武俠最好的詮釋

主角沒名字的周星馳電影《功夫》,是對武俠最好的詮釋

周星馳的電影《功夫》有個很奇怪的現象,裡面的角色均沒有名字,或者說沒有完整的名字。周星馳飾演的主角被人稱呼,要不是“哎”,要麼是“那個誰”,真的是一個卑微到塵埃的小人物。

周星馳風格的喜劇電影,說到底皆為悲劇。要我看,周星馳的電影,無論是古裝還是現代,從他成為“星爺”,在電影創作中有了話語權之後,他所有的電影全是武俠電影,尤以《功夫》為著。

港產影片自有它的土壤。香港是個國際化大都市,同時也是市井氣息的濃重之地,按理說應該是人文環境矛盾之處,可現實是,香港把國際化與本土市井完美融合,使得港產片和香港電影人均帶有獨特港味,外者模仿不來。近些年港產影片的沒落,無外乎是資方誤入歧途,想要摒棄港產電影中的市井氣,結果得不償失。

回到電影《功夫》本身。

在《功夫》裡,沒有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純正的大俠。那些正面形象,無一不在

市儈

中沉淪,有的隱忍不發,有的油腔滑調。他們在現實面前,不得不隱藏作為習武之人的熱血與俠腸,好似我們傳統武俠文學文化被現今的快速發展擠壓到了冷清的角落,只能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討喜的樣子插科打諢,無奈乎世人不吃這一套。

以裁縫、苦力強、油炸鬼三人為代表的底層功夫人士,最具俠義。他們是無產者,生活在欺壓之下,當看到斧頭幫的惡行,三人先後挺身而出,是發自內心的最單純的對弱者的同情,同時,他們也在弱者身上看到了自己,幫助別人也是在拯救自己。

主角沒名字的周星馳電影《功夫》,是對武俠最好的詮釋

當行俠三人組被盲人二人組打敗時,包租公包租婆這類一線高手出現了。我們看電影時不禁有這樣的疑問:為何一開始包租公婆二人不出手,非要等到悲劇發生後才出手?這裡就不得不說說“武俠”的意義。

武俠二字,武是基礎,俠是態度。有武無俠者,是火雲邪神坤哥之類的人物,我們稍後再解。有俠無武者,是露了半拉屁股的醬爆,他們秉承的一口氣,可惜的是俠義之氣不能長久,因為他們沒有功夫,心中沒底。有武有俠者,是行俠三人組和包租公婆,他們的功夫有高低之分,俠義卻沒有貴賤之別。

那麼為何包租

婆要隱忍不發呢?其因有三:

第一是劇情需要。所有的武俠電影和武俠小說,高手都是最後出手的,這個無需解釋。第二是在功夫高手心中,名聲比生命重要。包租公婆初始或許是在觀察斧頭幫的實力,他們以裁縫等人為棋子來試探,以決定自己出手成功的機率。“俠”是由私心的,這是由人性決定,和人物無關。所以金庸先生創造了那麼多武俠人物,真正能當得起大俠二字的,不過郭靖蕭峰二人而已。第三是包租

公婆

有自己的心病。電影中介紹,他們的孩子是因為俠義而亡,讓他們悔恨終身。這裡就是電影《功夫》的高明之處,它把武俠從雲端拉到生活,讓大俠們不再是不管不顧的“俠之大者”,而是有血有肉會害怕恐懼的普通人。

至於周星馳飾演的“那個誰”,他則超脫了傳統武俠的範疇,不是以武入道,而是以道入俠。“那個誰”一直是個小人物,不會什麼了不起的功夫,也沒有太大的野心,他追求的不過是三餐溫飽,且為此無甚是非觀念,否則也不會心心念念想要加入斧頭幫,甚至城寨里人們的悲劇也是由他帶來的。

主角沒名字的周星馳電影《功夫》,是對武俠最好的詮釋

“那個誰”與斧頭幫眾人的區別是:他心中還殘留著一絲善念。我們不能說一個斧頭幫的人有善念便是好人,只能說“那個誰”加入斧頭幫的時機恰如其分,一系列的變故讓他還沒來得及作惡,還沒來得及被斧頭幫同化就發生了改變,讓“那個誰”回到武俠的正軌上來。

此處乃電影《功夫》中令我不喜的地方。以心中的善念為“道”,以身受重傷為契機,以破繭重生為結果,“那個誰”生硬地完成了以道入武,以武成俠,最後玩了個如來神掌,徹底詮釋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過去種種惡行,真的能一筆勾銷嗎?不能。“那個誰”打敗了火雲邪神,放過了火雲邪神,裁縫等人能復活嗎?不能。他站在雲巔,可以讓世間不再出現斧頭幫嗎?不能。

這裡又迴歸了武俠的本質,它改變不了世界,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周星馳憑藉一部電影,赤裸裸地掀掉了武俠的面紗,也表達出幾分無奈。當然,電影是藝術文化,必須有浪漫氣質,從此點上講,“那個誰”的轉變是符合武俠的藝術形象的。

《功夫》就是這麼一部充滿矛盾的電影,它沒有放大武俠的概念,反倒縮小了武俠的範圍,把它放置到個人身上。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皆有俠義之氣,只是被油鹽醬醋醃製到不成樣子,僅能從電影中找回自己了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風舞鷹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