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新作《大醫·破曉篇》寫歷史變局中年輕醫生的沉浮與吶喊

記者 師文靜

近日,著名作家馬伯庸全新長篇歷史小說《大醫·破曉篇》出版,講述身處大變局中,三個年輕醫生的浮沉與吶喊,以濟世之仁心,見證大時代的百年波瀾。

馬伯庸新作《大醫·破曉篇》寫歷史變局中年輕醫生的沉浮與吶喊

小說中,一個在日俄戰爭中死裡逃生的東北少年、一個在倫敦公使館裡跑腿的廣東少年、一個不肯安享富貴的上海少女——這三個出身、性格、際遇各不相同的年輕人,在1910年這一個關鍵節點,同時踏入了中國紅十字會總醫院,開始了他們糾葛一生的醫海生涯。作為中國第一代公共慈善醫生,三個人身上肩負的責任比普通醫生更加沉重。哪裡有瘟疫,就要去哪裡治疫;哪裡有災害,就要去哪裡救災;哪裡爆發戰爭,就要去哪裡冒著槍林彈雨,救死扶傷。上海鼠疫、皖北水災、武昌起義……晚清時局的跌宕起伏,無時無刻不牽扯著三人的命運。他們相互扶持,從三個矇昧天真的少年,逐漸成長為三名出色的醫生,在一次次救援中感悟到,何為真正的“大醫”。

小說以中國紅十字會第一所醫院的成立和發展,以小見大,側面展現了中國現代醫學艱難建立和發展的過程,篳路藍縷、救民為國的艱難與曲折。

馬伯庸新作《大醫·破曉篇》寫歷史變局中年輕醫生的沉浮與吶喊

雖然《大醫·破曉篇》是馬伯庸少有的“相對正統”的小說題材,但其見微知著的歷史細節處理和一如既往緊張感的營造都讓人看得非常過癮。當他所擅長的快節奏緊張感,放到了尚不足夠發達的近代醫療和通訊技術背景下時,這種節奏感顯出了一種微妙而優雅的得體,更加讓人好奇。

比如方三響和孫希等人救治病人時,手術中傷者突發動脈痙攣,現在的我們讀至此處,跨越一百餘年的技術代差回看方三響的危機解決方案時,更會產生拍案叫絕的驚喜感。而這段情節中,三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專長,在一系列飽含衝突的對話和行動中彰顯,既緊張又活潑。

書中類似的設計還非常多,鼠疫的檢疫、皖北水災的病理分析……找準了專業背景下快節奏的合理性,有推理小說的刺激感,也有蒙太奇電影的鏡頭感。

馬伯庸新作《大醫·破曉篇》寫歷史變局中年輕醫生的沉浮與吶喊

寫這部小說,作者馬伯庸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吸收、借鑑了紅十字運動研究的學術成果,走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史料基礎。

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也是學習整個中國近現代醫療史的過程,馬伯庸坦言,自己落筆時已經做了心理建設,但依然大大低估了創作難度,中途好幾次想過要不要放棄,但是總感覺被醫界先輩們激勵著無法停筆。在他的設計中,這個故事要從清末一直講述到新中國建國前,每一個時代的醫療發展情況都是不同的,醫療常識和手段也和當下的認知非常不同。

比如,1900年才有血型的概念,1911年才普遍接受輸血需要匹配血型。再比如,青黴素(舊稱盤尼西林)1943年才在美國實現量產,在1945年前中國還是靠磺胺來抗菌。諸如此類細節的把握,書中還有很多。他已經盡力考究,但要把一個時代的醫學細節寫得完全準確實在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更不用說故事涉及的社會方方面面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