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怎麼樣了?

歷史上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怎麼樣了?

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古老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寶,並不會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前行而沉寂湮滅於歷史長河中!相反,其還會隨著歷史的不斷積澱而愈發地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鑿壁偷光”這個典故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滾瓜爛熟了吧!這則典故自打幼兒園起便一直縈繞在孩童耳邊,激勵我們要好好抓住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砥礪前行!鑿壁偷光這則典故可以說自打它誕生以來便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但大夥有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課本上只給我們呈現該典故的主人公匡衡年少勤學苦讀的勵志故事,而對於他成年以後的其它瑣事卻隻字未提呢?按照我們的一貫思維:匡衡年少如此勤奮好學,長大後必定是出人頭地、聲名遠播吧!哎!實話跟大夥說吧!其實在我瞭解這則典故背後的主人公匡衡的人生軌跡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當我瞭解完他的人生軌跡之後真是驚掉了我的下巴,震碎了我的三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匡衡年少的勵志故事在這我就不浪費筆墨過多闡述了,我相信再說一遍的話大家耳朵估計都得起老繭了!我直接從匡衡的青年時期給大家談起。

話說匡衡年少時勤奮好學,為了儘可能多地留出一些看書的時間,他瞄準了晚上黑燈瞎火的那段寶貴時光,甚至還不惜在牆上鑿個洞藉助鄰居家微弱的燈光來汲取寶貴的知識!正是因為年少這般刻苦學習的經歷,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功底,尤其是對當時已經被確立為正統學派的儒家的集大成之作——《詩經》了熟於心!以至於在當時坊間便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意即每當聽到匡衡解說《詩經》總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的舒適感!足見匡衡對《詩經》的造詣之深!

坊間鄰里之間都認為匡衡如此這般滿腹經綸不去參加考試的話簡直太屈才了,並一致認為,只要匡衡去參加考試就一定會獲得甲科的好成績!這裡補充一個小知識:西漢時規定博士弟子只要掌握六經中的一經便可以參加考試獲得與之相對應的官職,獲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可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可為文學掌故!匡衡在眾人的鼓舞之下,加之自己確實有一定實力,於是便參加了考試!沒想到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平日裡滿腹經綸、飽讀詩書的匡衡居然接連八次都落榜了!直到第九次才勉強中了個丙科,按照規定匡衡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一職。至此匡衡的人生正是步入正軌!

古語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匡衡這小子運氣比較好!他當官之時正好碰到大力提倡儒學的漢元帝登基,而匡衡由於熟讀儒學大作《詩經》的緣故,並具有一定的真才實學。於是便得到了漢元帝的關注!由於漢元帝非常提倡儒生治國,重視儒家經典,自然而然地,匡衡便得到了漢元帝的提拔重用!有一次發生了天災,而漢朝時“天人感應”的思想深入人心!當時漢元帝就想: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惹得老天生氣了!對此匡衡向皇上建言,大致意思就是說:皇上要節儉開支用度,不可極盡奢靡生活之風;而且還應當向全社會大力推行仁義禮智之風,並且重視選拔國家的棟樑之才!此話得到元帝和當朝文武大臣的一致認同!元帝也非常高興,立即擢升匡衡為光祿大夫併兼任太子少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師)!由此一來,匡衡更是深得元帝的喜愛!匡衡慢慢地開始飄了……

公園前36年,丞相韋玄成病逝,元帝不帶一絲猶豫地讓匡衡接任丞相一職!至此,匡衡的人生達到了高光時刻!已經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之巔!但伴隨著職位權力一起膨脹的還有自己的私慾和野心!匡衡在權利和慾望面前逐漸迷失了自我,不再是以前那個謙遜、溫文爾雅的正人君子了!他時刻注視著朝中能夠威脅到自己利益的人,甚至還不惜與害死自己老師蕭望之,元帝寵溺的宦官石顯勾結在一起,打壓異己!

西漢大將陳湯就是被兩人構陷得差點丟了性命!說起陳湯,大家可能對其很陌生。但想必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傳世之語大家肯定都是耳熟能詳!沒錯,這句話正是出自西漢名將陳湯之口!話說當時陳湯正在外面領兵與匈奴激戰,結果大破匈奴,俘虜並斬殺了郅支單于。此捷報一傳到長安,元帝大喜過望!準備等到陳湯凱旋而歸時大擺宴席,好好嘉獎陳湯及眾將士一番!

有人歡喜有人愁!當匡衡和石顯得知此訊息之後,都非常害怕陳湯自此取代他倆在皇帝心中無可動搖的位置。於是二人便勾搭起來在元帝面前說陳湯的壞話:“陳湯大破匈奴理應嘉獎,但他卻在沒得到朝廷下令之前擅自用兵,鋌而走險,不把朝廷和陛下放在眼裡!是為不忠;陳湯此前得知父親過世但卻沒有回家替父親守喪!此為不孝;俘虜郅支單于之後沒有按照大漢禮儀秋後問斬,而是直接將其處死,傷風敗俗,有傷風化!真是應了那句古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元帝此時動搖了!但好在朝堂上一些心懷正義的大臣看不下去了,紛紛為陳湯求情!元帝權衡利弊,思量再三決定封陳湯為關內侯,但食邑只有三百戶!匡衡和石顯見陳湯封賞沒有自己多,這次罷休!

但好景不長!元帝駕崩,成帝登基以後看不慣宦官石顯平日裡的囂張跋扈,正值他的靠山元帝也已經駕崩,於是開始打壓石顯!匡衡這老狐狸眼看形勢不對,於是便見風使舵臨陣倒戈,同其他朝臣一起將石顯幹過的一連串壞事抖露出來!這下漢成帝直接下令放逐石顯,沒想到石顯在貶謫的路上絕食而死!

石顯一死,匡衡不知道自己也要倒大黴了!匡衡先是利用地圖上的紕漏強行私佔四萬畝良田,又縱容自己的大兒子匡昌酒後殺人。緊接著自己的二兒子還自作主張帶著一夥小混混前去劫獄,結果失敗了!經過這一連串的打擊,匡衡感覺自己顏面掃地,威望盡失!於是便向漢成帝主動請辭!漢成帝答應了他的要求,把他貶為庶民,結果沒過幾年匡衡便離世了!

想不到兒時勤奮好學的匡衡最終卻落得這麼一個悽慘的下場!讓人不禁感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和塑造作用究竟是有多麼的強烈!當然課本上刻意擷取匡衡兒時勤奮好學的勵志故事,而選擇裁取他日後墮落的那一部分,倒也不是什麼斷章取義!畢竟擇善而從,不善則改!好的方面,正能量的東西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弘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