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導語:

《浮士德》一書,主要圍繞著開場和結尾兩章展開,這兩章也集中展現了

詩劇

的基本思想。在開場的一章中,天帝與魔鬼展開了一場關於人的爭論,而浮士德便是用來解決爭論,揭示改造社會的方法和途徑。

浮士德的人生經歷主要就是圍繞著這兩個矛盾展開,他的人生一共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經院哲學階段

第一個階段的主要內容是浮士德迎來了新生。在這個時期,浮士德從精神到肉體都復活了。同時歌德還細緻地描寫了浮士德的性格特徵。

浮士德是一箇中世紀的學者形象,但是他也逐漸意識到知識已經無法改造世界。他雖然又奮鬥和拼搏的勇氣,但是他對於社會並不是很瞭解,正是因為如此,他的精神已經走向了絕境。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歌劇 劇照

甚至,他還想到了自殺,用死亡

當作

從苦痛和煩惱中解脫出去的途徑。歌德在這個階段,主要批判了中世紀哲學和封建的意識形態,也描寫了知識分子開始覺醒時的苦悶和追求。

在惡魔的陪同下,浮士德覺醒要重新開始生活,他認識到欣賞的關鍵就是行動。他與惡魔約定,當他的慾望得到滿足,說出“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時,惡魔就可以收走他的靈魂。

惡魔將浮士德帶到了魔女那裡,用魔女的藥湯使浮士德恢復了青春。這樣的情節,也暗示了浮士德已經拜託了中世紀哲學的束縛。他開始新的生活,這個時候的浮士德有著積極入世的思想。

第二個階段:愛情階段

第二個階段主要描寫了浮士德的愛情生活,他與瑪甘淚的愛情就是一場悲劇。而造成他們愛情悲劇的根源就在於自由愛情與封建勢力之間存在的激烈的矛盾衝突。

第二個階段的背景在一個宗法制的小城鎮上,浮士德的戀人瑪甘淚出生於一個小市民階級。她還是一個要求個性解放,最後卻成為了無辜的犧牲者。瑪甘淚在基督教和封建倫理的教導下長大,可是她追求的愛情自由,卻遭受到了兩股勢力的否定,最後在詆譭中走向了滅亡。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 插圖

她死後不久,她的家庭也隨之走向了毀滅。她哥哥在與浮士德的決鬥中,受傷不治身亡。而她的母親也因為誤食了過量的安眠藥,走向了死亡。瑪甘淚逐漸意識到,她與浮士德的自由愛情,是得不到宗教和法律的認可的,她成為了一個罪人。

最後瑪甘淚在眾人的譴責中昏迷,後來被關進了監獄,判處了死刑。可是她卻十分軟弱,無法抵禦層層勢力對她造成的壓迫。於是最後,只能走向了死亡,她的死亡正是歌德對封建勢力的控訴。

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浮士德的性格和瑪甘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浮士德不斷地追求,而瑪甘淚卻是隨遇而安;浮士德不相信宗教的權威,而瑪甘淚卻堅信宗教。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歌德

浮士德雖然察覺到了自己和瑪甘淚性格和身份上的差距,可是卻沒有逃過愛情和惡魔的誘惑,完全陷入到了愛慾之中。但是封建勢力的強大還有利己主義的影響,卻是造成瑪甘淚悲劇命運的原因。

這件事也給浮士德造成了十分沉重的打擊。但是浮士德並沒有因此而徹底陷入消沉,在經歷了理智與慾望的一番鬥爭後,他從個人追求中解脫出來。他的人生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即由個人生活追求變到對社會生活的探索。

第三個階段:政治階段

第三個階段主要描寫了浮士德的政治生活。這一個階段的描寫,是歌德根據自己在魏瑪宮廷的現實體驗改寫的。透過這個階段的描寫,歌德批判了整個德國封建王朝的腐朽黑暗,還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純粹金錢關係。

歌德透過封建大臣們之口,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奢侈的生活。在這個國家中,統治階級披上外衣,使得非法的行為都被合法化。在這個國度裡,教會掠奪人民的財產,大臣們貪贓枉法。

不僅如此,這個國度裡犯罪的人只有有錢便可以得到寬恕,而真正無辜的人反而被懲罰。政府剋扣了士兵的軍餉,而士兵便把自己的損失轉移到了人民的身上。老百姓已經走投無路,歌德在這個階段揭露了封建專制王朝滅亡的必然趨勢。

為了阻止王朝的覆滅,浮士德向國王提出了很多的建議。如發行紙幣解決財政危機等。歌德安排的這一個情節,主要揭露了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中純粹的金錢關係。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 插圖一

紙鈔的發行使得王朝進入了短暫的穩定期,但是這只是繁榮的假象。浮士德的政治生活,也反映出了資產階級對於政治的探索並不是反抗,而是遷就退避。資產階級身上帶著強烈的軟弱性和妥協性。

第四個階段:審美階段

浮士德回到書齋之後,發現他的學生已經成為了一個現實哲學家,並且製造出了一個小人——何蒙古魯士。浮士德在何蒙古魯士的帶領下,來到了傳說中的希臘社會世界。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拜倫

之後他又認識了象徵著智慧與正義的希隆,在之後浮士德又緊接著認識了海倫,並與海倫成為了夫妻。海倫是美的象徵,因此浮士德真誠而熱烈地愛著海倫。可是他們的孩子在參戰時,不幸去世,浮士德的孩子其實是象徵著拜倫。

歐福良死後,海倫發現幸福與美不能共存,於是也離開了浮士德。海倫的離去,意味著古代的美與現代社會是無法共存的。浮士德對於古典美的追求,只是一種空想,由於脫離了現實,是不會有結果的。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與海倫 劇照

浮士德對於美的追求也破滅了,這個情節也暗示了歌德對於古典主義追求的滅亡。歌德藉此還否定了當時思想界存在的美可以改造社會的觀點。

第五個階段:改造自然階段

小說的最後一個階段,主要描寫的是浮士德如歌改造大自然的。海倫的離開打破了浮士德對於美的追求。但是不久,浮士德就有了新的追求——征服大自然。

於是,他幫助國王平定了戰亂,並獲得了一塊位於海邊的封地。浮士德召集了大量的人民參與到填海造陸的活動中來,並開闢了廣闊的土地,修建起了村莊。

之後為了開鑿運河,浮士德讓惡魔想辦法讓兩個老人移居到其他的地方去。之後惡魔燒掉了教堂和房屋,在浮士德發展海外貿易時,惡魔便四處搶劫海船。這就是海上強權政策,這些情節也暗示了資產階級在進行原始積累時的罪惡。可是浮士德卻只陷入到了創造新世界的快樂中。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死亡 劇照

當浮士德又稱為老人時,他對於自己創造的海邊王國十分滿意。而這個時候,浮士德終於說出了那一句“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說完這句話浮士德就去世了,可是他的靈魂卻被天使接到了天上。

浮士德形象的意義

浮士德的一生都在探索理想,他探索的過程其實象徵了300多年來,歐洲知識分子對於精神的探索過程。在最後,浮士德從中世紀的精神束縛中解脫了出來,並拜託了低階的享樂思想,獲得了更高的精神滿足。

歌德透過浮士德的經歷,否定了向封建王朝妥協的道路。他還否定了在古典藝術中尋求出路的幻想,他肯定了在自由勞動中獲得理想與幸福的道路。浮士德的創作歷程十分悠長,於是歌德在創作中,也不斷地在接受著時代的影響。

浮士德用新時代的思想,對歐洲三百多年來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尤其是對啟蒙運動的歷史經驗進行了回顧和總結。而歌德對歐洲歷史的總結,主要就是體現在浮士德這個人物身上。因此,也有學者指出浮士德就是這一時期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概括了歐洲進步知識分子身上的所有特點。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 插圖二

浮士德人物身上,最核心的思想是人道主義,他的一生都在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社會的理想。歌德在作品中也描寫了資本主義進行的掠奪行為,這也是對金錢關係的揭露。浮士德後面的追求,屬於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範疇。

浮士德形象的魅力在於,他身上那種不斷探索、用於實踐的精神,他的很多行為都體現出了這種精神。但是浮士德的身上也充滿了矛盾,這也暗示了歌德內心深處存在的矛盾。

浮士德,體現出歐洲進步知識分子的典型矛盾性

浮士德與惡魔

浮士德身上的矛盾在於,他不斷地被惡魔引誘,又不斷地戰勝惡魔的引誘。這也是在實踐過程中戰勝自我的過程,歌德透過這樣的描寫,鼓舞這人民參與到與反動

勢力作鬥爭

的過程中。這種精神也是浮士德思想的精華。

結語:

《浮士德》在藝術上同時具有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點,他既描寫了歌德生活時代德國的社會現實,同時又表現了資產階級理想的頌歌。《浮士德》中的人物都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他們都是想象與誇張的產物。他們的身上既體現了神話色彩,又有一定的現實基礎。

這部作品具有壯闊的社會背景,還有複雜的社會現實,每個人物身上都有著特殊的寓意。《浮士德》中也有辛辣的諷刺,揭露了宗教和封建社會的醜惡行為。作品中還有著濃郁的抒情色彩,歌德深刻地揭露了浮士德的精神危機。這樣的安排使得文章的人物更加鮮明,而作品的主題也得到了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