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想在古代當官,到底有多難?

還記得求學之路的艱辛嗎?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學本科(專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如果要以修武之道來比喻,那就是啟蒙——學徒——初窺——入門——小成——大成——入微——圓滿——極致

在這條修武之道上,至少要花費25年的時間才能修煉到最高境界——極致(博士研究生),可是,在這條修武之路上,能堅持下來的少之又少,碩士研究生錄取的機率是10:1,能達到極致境界,也就是博士研究生的人數更是寥寥無幾。

都說現在讀書難,那麼,相比於古代的科舉制度(讀書人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是謀得一官半職),讀書高當官到底有多難呢?

每一個朝代都有獨特的統治機構,官員選拔是極其重要的一環,科舉制由此誕生,

科舉制為國家挑選了優秀之才,唐宋八大家的韓愈、秦檜等都是科舉出身。那麼,科舉制度的等級是什麼?又是怎麼樣考試的呢?

科舉制度誕生於隋朝,在明朝時發揚光大,

明朝時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和會試。

院試的考試範圍較小,通常是州縣,考試者稱為童生,童生並不僅僅是小孩,六七旬的老人還是有的,畢竟誰都想“脫貧而出”,

在院試中脫穎而出、取得最好成績的人,稱之為“秀才”。

讀書人想在古代當官,到底有多難?

“秀才”的頭銜代表著知識分子的身份,也意味著享有一些平民所沒有的特權,比如可以

免除一個人的苛捐雜稅,見到縣長時不必行跪拜之禮等。但此時的“秀才”並不是官,“秀才“離官位還差得遠哩。

要想當官,還得擼起袖子加油幹!

院試下面的考試是鄉試,鄉試可不是鄉村裡面的考試,而是相當於現代的省考,鄉試每三年才有一次,相當於高考,不過鄉試一般在八月份。鄉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考的,它有一定的名額限制,鄉試題目由省份出題。在院試中脫穎而出的人叫“秀才”,而

在鄉試中脫穎而出的人被稱之為“舉人“

,到達”舉人”的地位後,是有資格做官的,為什麼說有資格呢,因為“舉人”並不一定百分百當官,正如當代的大學生,畢業後並不分配工作一樣,怎麼樣才能當官呢?要看機遇,為什麼要看機遇呢?

因為官位有限,等上一位官員死了,“舉人”就有機會替代他的位置了。

讀書人想在古代當官,到底有多難?

范進中舉後發瘋了

透過鄉試之後,終於走出省城,向繁華的大都市(京城)出發拼搏,為了當官,沖沖沖沖衝!院試下面的考試是會試,這個考試只錄取三百人,並且是從其他省份的舉人精英中挑選,

正如當代最高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一般。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擁有錄取資格。

在會試中取得最好成績的人,稱為“會元”。科舉考試的考場與當代的考場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唯一不同的是就是科舉考試的考場都是單間,

長五尺、寬四尺、高八尺,猶如一個小籠子,與當代明亮亮的寬敞教室相差甚遠。

考生在進去“小籠子”之前,會有相關人員進行搜身,

每人只能帶3根蠟燭與書本文具

。就這樣,在艱難的環境中,靠著三根蠟燭的微弱燭光,一篇篇精妙絕倫的文章流傳千古,他們靠著堅強的毅力,堅定報國當官的理想信念,在這條曲折的讀書之路上奮然前行。

讀書人想在古代當官,到底有多難?

科舉考場的小單間

透過會試之後,脫穎而出的精英們將面臨著最後一道考驗,那就是——殿試。

在這場考試中,

國家的統治者是最終的考官

,皇上和大臣們向考試提問內容,依據考試的表現劃分名次。一甲有:狀元、榜樣、探花;二甲有:賜進士出身(若干名);三甲有:賜同進士出身(若干名)。

讀書人想在古代當官,到底有多難?

此時,你如果榜上有名的話,夢想終於實現,可以被派任一官半職了,不過別高興太早,此時的官位一般都不會很高,很可能得到的官職僅僅是八品縣丞。

嘿嘿,奮鬥了這麼多年,離縣令還遠著哩。

科舉制考試時已經這麼難的,那麼在連續在院試、鄉試和會試中拔得頭籌的人,歷史上有幾位呢?古代考取狀元與當代考取博士相比,哪個又更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