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收復長安後,唐肅宗就給遠在川蜀的唐玄宗寫信說,我之所以稱帝,只是為了應急;現在大唐帝國渡過了難關,所以還希望您回來繼續當皇帝。

聽到這個訊息,直接把唐玄宗嚇壞了:這種鬼話誰信啊?你這樣欺騙我,到底是要幹什麼?是想把我誆回去,找個機會幹掉嗎?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李泌看到唐肅宗和唐玄宗這樣客套,當時就告訴唐肅宗,您表演得有點過了。

您現在佔據著帝國的主要軍政資源,擁有收復長安、洛陽、平定叛軍的的偉大功績。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說您本身就不可能想讓出皇位,就算您真的想讓出皇位,您的小弟也不會同意啊。

關鍵是,太上皇怎麼可會相信您這種話呢?

您這樣一說,太上皇肯定不敢回長安了,這樣一來,問題就是複雜了,太上皇賴在蜀地不回來。這永遠也是一個大的隱患啊。因為他有意無意的在蜀地割據,你該怎麼辦呢?

所以,李泌讓皇帝換了一種說詞。總而言之,現在收復二京了;帝國也穩定了,您應該回老家享清福了。

唐玄宗聽到這種說詞,終於放心了。因為這種說詞意味著,兒子對他的猜忌,不再是無可抑制的了。事實上,兒子從前說出要把皇位讓給他的話,多少證明他對凌駕於自己之上,缺乏足夠的自信,所以才會說出那種客套話。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回到長安後,唐玄宗父子馬上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禪讓大典。

看到老爸回來,唐肅宗就把黃袍脫掉,換上了紫袍;總而言之,這個皇帝還得您來當。

唐玄宗走到肅宗身邊,叫人拿過一件黃袍過來,親自要給唐肅宗穿上;唐肅宗跪在地上,一個勁兒地表示拒絕,總而言之,這個皇帝還得您來當。

當然了,禪讓大典通常都是這樣的:老皇帝一個勁的表示要讓出皇位,新皇帝一個勁的表示要推辭,最後推來推去,新皇帝總是推辭不過,於是接受了這個皇位。

我們知道,唐肅宗上位,那就是標準的搶班奪權、擅自稱帝。

現在這樣一玩,唐肅宗上位就比較名正言順了。總而言之,並不是我想當皇帝,實在是我老爸一心要把皇位讓給我。

當然了,這番表演之後,又表演了一系列父慈子孝的劇目。

皇帝對太上皇極盡謙恭之能,太上皇面對此情此景激動的說,我以前一直以為當皇帝最牛X了,現在我才發現,當皇帝的爹才是最牛X啊。如果早知道當太上皇這樣牛X,我早就當太上皇了。

但是不論怎麼表演,他們父子之間的暗戰也不會就此結束,圍繞皇權的爭奪,誰相信誰啊?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唐玄宗君臨天下50年,而且現在也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他會不會想著奪回曾屬於自己的一切,這個誰也不敢肯定。

司馬懿在69歲時,依然發動高平陵之變,奪取了最高的權力。

雖然誰也覺得,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一個69歲的老人肯定會認命的。問題是,這是以普通人的思維,思考亂世梟雄的魄力。

老佛爺64歲時退休,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裡,誰也覺得,小皇帝為了讓老佛爺退休,不惜血本的給她準備各種福利,老佛爺應該不會繼續插手政務了。問題是,這是以普通人的思維,思考政治強人的思維。所以只要給老佛爺留下機會,老佛爺就會再度去主宰帝國。

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唐肅宗面對成為太上皇的老爸,難免還會有一種說不出的猜忌。

太上皇當時實力有多大,我們只要知道一個細節就可以了。太上皇回長安後,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有三百匹馬。

以太上皇的身份,所養的馬肯定都是良馬;關鍵是這麼多馬,肯定不是單純用來遊玩,有良馬三百匹,相關的武裝力量呢?單就這種力量,加上太上皇的威望,一旦突然發動政變,也是非常危險的。

興慶宮先有馬三百匹,輔國矯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謂高力士曰:“吾兒為輔國所惑,不得終孝矣。”

而且太上皇人氣依然很高,一旦出來,馬上各種歡呼。更主要的是,太上皇帝還宴請軍方將領郭英義等人。

上皇多御長慶樓,父老過者往往瞻拜,呼萬歲,上皇常於樓下置酒賜之;又嘗召將軍郭英義等上樓賜宴。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手下的鷹犬就開始出來效力。

當然了,在這種背景下,皇帝也得恰到好處的,突然變得老年痴呆了。因為只有皇帝突然變得老年痴呆,他手下的鷹犬才能放開手胡作非為。

雖然說,皇帝手下鷹犬的行為,肯定是皇帝暗中授意的,但是皇帝的鷹犬絕不會去請示皇帝,更不會得到皇帝明確的指示才幹這種事,因為皇帝不會背這種鍋的。

甚至在鷹犬說太上皇有可能會復辟時,皇帝還哭著說,我們父慈子孝,哪會發生這種事呢?我這樣提防我爹,我還叫人嗎?總而言之,我不許你這樣胡說八道,離間我們父子的感情。

但是皇帝的鷹犬說了,皇帝與太上皇固然是父慈子孝,問題是架不住有小人在中間挑撥啊。所以,您應該把您老爸身邊的武裝力量撤走,再把他身邊的親信調離;然後把他養在深宮中,千萬要讓他與濫五濫六的人接觸。

面對鷹犬這種說詞,皇帝依然一副我們父慈子孝,絕不會發生這種事的樣子。總而言之,我絕不會猜疑我老爸的。

上泣曰:“聖皇慈仁,豈容有此!”對曰:“上皇固無此意,其如群小何!陛為天下主,當為社稷大計,消亂於未萌,豈得徇匹夫之孝!且興慶宮與閻閭相參,垣墉淺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內深嚴,奉迎居之,與彼何殊,又得杜絕小人熒惑聖聽。如此,上皇享萬歲之安,陛下有三朝之樂,庸何傷乎!”上不聽。

但是,鷹犬顯然透過細微的內容洞悉了皇帝的真實意圖,於是鷹犬很快就率人把皇帝身邊的武裝解除,並把皇帝的親信全部調走,脅迫皇帝進入深宮之內。

事後,鷹犬向皇帝請罪,總而言之,是我讓您揹負了不孝的罪名,請您懲罰我們吧。皇帝說,太上皇帝居在深宮之中一樣可以安享晚年,而且離開了嫌疑之地,這樣也好。總而言之,這件事就這樣算了吧。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處於皇位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地方,唐肅宗並不是簡單的和自己父親暗戰,他和自己兒子也是暗戰不斷。

一代奇人李泌在唐肅宗時代的主要價值,就在於他以極盡超然的身份,彌合了太上皇、皇帝、太子、親王之間的矛盾。

當唐肅宗與自己老爸矛盾可能激化時,李泌總是小心翼翼地讓他們之間的矛盾調和。

當唐肅宗和自己兒子的矛盾可能激化時,李泌總是小心翼翼地讓他們之間的矛盾緩和。建寧王要火併唐肅宗親信時,李必積極勸止他;太子要火併唐肅宗的親信時,李泌也是積極勸阻。

建寧王、太子要火併唐肅宗的親信真實目的是什麼?大家顯然都非常清楚,因為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李泌在進行這種努力時,有意無意地捲入了政治旋渦之中。

因為皇帝與太子有矛盾了,一個人有意無意的站在太子一邊,這永遠是大忌,因為在這種背景下,你一心迴護太子,到底意欲何為呢?是不是想在未來的皇帝身上投資啊!

所以,李泌在收復長安之後,就開始做好退隱的準備了。

因為既然捲入了皇帝與太子的矛盾之中,繼續留在權力中樞,很有可能就無法全身而退了。

在決定退隱之前,李泌再一次叮囑唐肅宗,帝國真正的危機在父子相殘之中,所以希望您牢記一首詩。詩詞的大意是說,藤上長著四個未成熟的瓜;摘一個瓜,可以讓另外三個瓜更好的成長;摘掉兩個瓜,瓜就有點少了;摘掉三個瓜,也不算什麼;如果把四個瓜都摘了,你說種瓜的人這是圖啥呢?

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

您可千萬不要認為,我這樣勸您,是想攀附未來的皇帝,我現在退隱之意已決,所以我才敢跟您說這種肺腑之言,希望您能忍住猜忌之心,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兒子一個接一個地幹掉。

唐肅宗說,我怎麼可能幹出這種事呢?

李泌說,我也相信您不會幹這種事,只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我提醒您一下。

大唐帝國的這種危機,其實一直存在。

這種危機之所以有驚無險的渡過,主要是因為唐肅宗死得比較早,所以皇帝與太子的矛盾、太子與親王的矛盾,還沒有完全激化前,就進入了唐代宗時代。

唐肅宗在位僅僅五六年時間,只比唐玄宗晚死幾個月罷了。

即使如此,唐肅宗在臨死前,支援太子的力量也把皇后、越王拘捕了;唐肅宗死後不久,皇后、越王都被清理出局了。

寶應元年,帝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系,而李輔國、程元振以兵衛太子,幽後別殿。代宗已立,群臣白帝請廢為庶人,殺之。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

從某種意義上,如果皇帝都這樣早死早投胎,皇族的許多內訌,都可以避免的。

如果李淵開國五六年就死了,哪有後來玄武門之變呢?

如果唐太宗上位後五六年就死了,哪有後來太子、魏王鬥得你死我活,太子一心想殺唐太宗的事呢?

如果唐玄宗上位五六年後就死了,哪有後來先殺太子李瑛,再被太子李亨搶班奪權的事呢?

唐玄宗回京之後,是否打算重奪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