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標準二十四品之超詣」藝術中的摹仿與創新

二十一、超詣

匪神之靈,匪幾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

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

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希。

超詣最直接的涵義便是超越,而超越又是藝術不變的追求,因為藝術是面向人類的精神認知進行表達和創作的,

藝術性便體現在作品對這種精神認知在廣度和深度的增益上,也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超越,這種超越一般也可以理解為就是人們常說的創新。

「美學標準二十四品之超詣」藝術中的摹仿與創新

同樣是表達思鄉之情,李白見明月而思,張翰見秋風而思,王安石見春風而思,這些都是精神認知在廣度上的變化。同樣是表達亡國之痛,一般是見斷闕殘垣、銅駝荊棘而悲,孟元老則是在《東京夢華錄》中綿綿追憶昔日的繁華,顯然後者在作品中所體現出的精神認知無論在廣度上還是深度上都要勝於前者。廣度表現為差異(新穎)性,深度則表現為深刻性,二者構成了超越(創新)的主要內容,雖然看似是兩個維度,但一般來說後者要高於前者,因為差異未必深刻,它有時只是體現著事物的多樣性,而深刻之中卻包含著差異。

「美學標準二十四品之超詣」藝術中的摹仿與創新

在現實的藝術創作中,個體所獲得和所要表達的精神認知卻並不必然具有這種差異性或深刻性。一個人因某種經歷獲得了一種對自己來說是全新的認知,但如果這種認知早已為他人熟知,或有人已經率先透過作品表達出來,那麼這種創新性的不足便會導致藝術性的不足。這就像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個簡單重複的人即便不是有意的抄襲,也已經失去了藝術上的先發優勢。

「美學標準二十四品之超詣」藝術中的摹仿與創新

與抄襲相近而有區別的還有摹仿,我們在古代的文章詩詞中常常可以見到某一典故被不同時代的作者反覆運用以至淪為對摹仿的再摹仿。這之中除了少數高水平的能有些新意、不露痕跡之外,大部分並無太多藝術性上的突破。當然,典故或成語正是在人們大量的重複使用中形成的,其實用性是不言而喻的,這也再次證明了實用性和藝術性二者之間的矛盾。某些文章本身有著實用性的訴求,典故

使用一般還不至於太受苛責,但對於以藝術性追求為主的詩詞,人們往往會厭於雕繢滿眼的堆砌而喜愛清水芙蓉的自然。

「美學標準二十四品之超詣」藝術中的摹仿與創新

繪畫同樣如此,摹仿只能是學習進步的一種方式而不能滿足於摹仿本身,所以同樣是摹仿宋元名家的畫作,四王是循規蹈矩,亦步亦趨的摹仿外形,全不出其牢籠。黃賓虹臨摹宋元畫,則往往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變化,

在摹仿中尋求著突破。

單純的摹仿只重視摹仿物件的外形而忽視了神,自然也就談不上做到神形合一,甚而實現藝術上的某種進步和超越。

注:本文根據大愚觀點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似是而非是藝術的一大特點

「二十四品新解」藝術作品是精神的另一種生命形式

中國畫重神與西洋畫重形之優劣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