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抓魚"低買高賣":好東西值得買兩次,"韭菜"值得"割"兩次?

多抓魚"低買高賣":好東西值得買兩次,"韭菜"值得"割"兩次?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鋅刻度(ID:znkedu),作者:黎炫岐,編輯:李覲麟,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五歲的多抓魚,迎來了生長痛。

近日,多抓魚以75元價格回收衣物,卻以629元價格售賣的操作引發了爭議。而一顆石子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在多抓魚售賣二手服裝和二手書的經歷,並表示“越來越離譜”“書燒了都不想賣給它”“這回收價格是認真的嗎,侮辱性極強”……

事實上,同時對接買賣雙方的C2C二手交易平臺“低買高賣”並不是新鮮事,畢竟正如多抓魚客服表示,在回收服飾時,需要付出倉儲物流、清潔消毒、稽核鑑定等成本,同時還要承擔賣不掉的風險,因此買賣中間會有差價,這部分差價也用於覆蓋上述成本。

只不過,這種模式太容易同時“得罪”買賣雙方,尤其是當回收價被“壓”得越來越低,出售價提得越來越高,曾經想成為第二個“豆瓣”的多抓魚,還記得自己的情懷嗎?

“明明可以搶,還給了我兩塊錢”

回想兩年前多抓魚開始一系列“破圈”的舉動時,它曾經的忠實使用者米卡就曾隱隱有過擔憂,以二手書電商為切入口“出道”的多抓魚,曾因為極具豆瓣氛圍感和高性價比的二手書,從一眾書籍電商中脫穎而出,但當它開始不斷拓寬二手商品品類,從二手服飾,到電子產品,試圖“抓”住更多細分賽道,米卡曾想過,“這樣太容易摔跟頭,也太容易敗好感。”

兩年後,多抓魚因為低買高賣二手服飾陷入輿論風波,儘管這一模式本身並非不合理,且同樣應用於其主營業務二手書籍,甚至在日本二手書連鎖店bookoff的身上驗證了長期持續的可行性,但近日曝光的這一事件成為一個導火索,引起了諸多網友對其二手服飾回收定價的不滿和吐槽。

多抓魚並非從一開始就碰了壁。最初多抓魚在2020年以上海的線下服裝店作為起步,再在2021年推出迴圈服飾平臺,試圖將二手書的經驗複製到服裝品類——跟收書一樣,先從使用者手裡購買二手衣服,然後進行消毒翻新,並加上多抓魚的吊牌,提供7天退貨服務。彼時的多抓魚一再強調讓服裝的品牌界限更模糊和淡化,“品牌不是制約條件,沒有品牌才是,除了無牌貨和假貨、尾貨,品牌服裝都可以入選。”

但正如鋅刻度在2021年的觀察中提及,不少人注意到其首家服裝店,是慕“奢侈品中古”之名而來。畢竟,在營業之初,原價四五千的Comme des Garçons西裝,在“多抓魚”的線下服裝店只要1000出頭;一萬多元的FENDI連衣裙,也只要2000元;COS、&Other Stories最低只要幾十元。據一些時尚媒體報道,“一些難得的中古品,一上架就被買走。”

一年過去,多抓魚在二手服裝上的選品思路和定價模式卻飽受詬病。

定價太低、選品標準和品相判斷標準太模糊,將大部分使用者“擋”在了門外。鋅刻度向多位在“多抓魚”上有過賣衣服經歷的使用者瞭解後發現,由於按照多抓魚的收衣流程,第一步是提交品牌獲得估價,而很多使用者的衣服都直接“卡”在了這一步。

“因為家裡的閒置衣服實在太多,就決定試試多抓魚,因為提前在各種社交平臺搜尋過,心理預期是估價不會太高。但是在選擇完品牌等資訊後發現,很多品牌他們都拒收,有的品牌的一些系列也不收,這就已經砍掉不少衣服了。”28歲的陽陽告訴鋅刻度,“緊接著更令人窒息的是最終的稽核結果,哪怕我已經做好了估價會比較低的心理準備,也沒想到會這麼低。其中有幾件衣服都提示我說微瑕,平臺也給出了微瑕部位的圖片,所以價格都是十幾元左右,但是其實有一件全新的衣服我明明檢查過,完全看不出哪裡有瑕疵,最終估價也才10元,而我是花了近千元購入的。”

由於最終無法接受這個回收價,陽陽選擇讓多抓魚寄回衣物,“我看了看多抓魚上這件衣服的同款售價其實都在500元左右,那我怎麼可能10元賣,還不如自己留著。”

多抓魚"低買高賣":好東西值得買兩次,"韭菜"值得"割"兩次?

許多使用者表示多抓魚拒收品牌過多、收價過低

在小紅書、微博等平臺,像陽陽這樣對多抓魚的回收衣物模式感到不滿的網友還有很多。

“買了幾次衣服後,想著也賣幾件,首先,我是一個貧窮女孩,衣櫥裡最多的就是優衣庫和UR,很多牌子和很多牌子的常見品類是不收的,回收要求非常嚴格,cos風衣是一年前購於多抓魚,沒穿三次,吊牌還好,結果稽核沒過。價格巨低,預計能收239元,實際評估只能得9元,但賣價卻不便宜。”

有網友在種草平臺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後,有不少評論表示,“我第一次嘗試,Calvin Klein的風衣,每件的回收價是14元,現在我衣服掛上去出售價格為999元,姐妹們看到千萬別買,別當冤大頭。”、“Lululemon經典款瑜伽褲,回收價就5元錢,我吐血了,取回來掛二手交易平臺一百多塊分分鐘賣出去。”……

也有網友在寄出衣物看到最終收購價大多為5元后聯絡過多抓魚的客服,對定價提出了質疑,而多抓魚客服的回覆是,“一件衣服的收購價格主要是根據該品牌和類目的銷售情況,以及原價、品相等情況進行確定並動態調節的,客服這裡查到這件衣服是因為目前類目銷售得不是特別好,所以收購價比較低。”

多抓魚"低買高賣":好東西值得買兩次,"韭菜"值得"割"兩次?

多抓魚客服回覆收購價定價方式

多抓魚方面也曾公開表示,“如何對一件二手衣服判定回收價格,會透過統計分析和機器學習,對一件衣服的銷售機率進行計算,然後再用銷售機率去倒推回收價格。如果銷售機率特別高,就以很高的價格收,如果銷售機率很低,那就可以不收,或者是以很低的價格去收購”。

但顯然,已經越來越難有使用者能夠接受如此低的收購價,大部分網友都表示自己寧可扔掉、捐贈或者掛其他二手交易平臺,甚至有網友調侃稱,“明明可以搶,還給了我兩塊錢。”

收購價低至1毛,售書價卻越來越高

事實上,從多抓魚客服的回覆來看,多抓魚做二手服飾的定價模式實際上和其做二手書籍如出一轍——採用大資料演算法,根據供求關係決定二手商品價格,“如果一本書賣的人多,買的人少,那麼價格就會相對低廉”。

而正如“文娛價值官”此前所寫,多抓魚模仿的物件是日本二手書連鎖店bookoff,它之所以三十年運轉至今,是因為利潤模式清晰明確——1折收,5折賣,中間4折的利潤空間足以打平店租+人工,據說毛利率可以高達75%。

但多抓魚在主營業務上也並非一帆風順。儘管在最初也有許多使用者坦言,“收書的價格很便宜,但我們買書時的價格倒是不低。”但彼時還有不少使用者願意為其構建的社群氛圍與其宣傳的概念買單。就像90後米卡作為多抓魚曾經的固定使用者,曾時不時來這裡翻一翻大家的書單,而那些隨機產生的書單名,比如“你的點好奇怪”,又比如“為了封面購買”,也曾讓米卡很容易就挑到自己感興趣的二手書並直接在多抓魚下單。

那時候,米卡深深地被多抓魚的那句簡單的slogan—— “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買兩次”所打動,“相較而言,彼時的孔夫子也好,其他的書籍電商平臺也好,都是將低價作為營銷重點,但多抓魚則是突出其背後的迴圈概念,在買賣書籍之間,有一種傳遞美好的價值存在。”

然而,面對如今已五歲的多抓魚,米卡已經很難再說出一句“喜歡”。“我曾經在多抓魚買過不少書也賣過不少書,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它的變化。”米卡告訴鋅刻度,“雖然最初多抓魚的二手書價格相較於其他平臺就不算太有優勢,但近一兩年明顯能感覺到回收價越壓越低,自營書籍的售價卻越來越高。”

“作為忠實使用者,的確願意為平臺的社群氛圍買單,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是‘韭菜’啊。更何況當好多書籍的收購價低到一毛錢,而我買到的很多標明品相良好的書又明明很久,我真的看不到這個平臺對書的尊重了。”米卡稱。

而米卡的感受不僅是老使用者的感受,也是許多新使用者從此“拉黑”多抓魚的原因,“我的原版書籍,多抓魚全部按照一折收,90元買的,多抓魚9元收,然後70元賣出去”、“直到去年我都覺得收書價格還算正常,今年一下跌了很多”、“我真的對多抓魚又愛又恨,買的大部分書品相還是不錯的,二手書價格也便宜,但是對於這種穩定消費者固有認知後,又把有的書價格抬到和新書差不多的行為,我真的笑了。”……

多抓魚"低買高賣":好東西值得買兩次,"韭菜"值得"割"兩次?

賣家和買家都不滿意

鋅刻度注意到,不少網友在種草平臺釋出的帖子顯示,“收書價格越來越離譜,很多書只能賣一毛錢。”並且表示,“賣廢紙恐怕也不止1毛錢吧,真的是我書燒了也不會賣給它了。”

其中有網友發現,多抓魚分別以7。4元和3。2元收購的書,在平臺的售價卻分別為37。8元和19。7元。

於是,多抓魚作為同時對接買家、賣家,“低買高賣賺差價”的雙向平臺,慢慢變得兩邊都不討好。

從賣方來看,就算因為相較於還需自己定價、溝通、發貨的其他二手交易平臺,“多抓魚”為賣家省了很多事兒,而新買家也因為平臺前期積累的口碑更願意付諸信任,但在“一毛錢”的收購價面前,似乎一切都失去了說服力。正如一名網友表示,“如果就這樣賤賣出去,好怕那些書覺得委屈要來夢裡找我算賬。”

而從買方來看,此種模式的可持續性也存疑。正如“文娛價值官”此前寫道,更何況如今短影片平臺和拼多多已經把圖書折扣進一步壓低到了四折。當多抓魚使用者發現平臺舊書比其他地方的新書還貴,或者相差無幾時,僅靠情懷又能夠阻止他們流失嗎?

離豆瓣越來越遠,多抓魚還能抓住什麼?

儘管質疑聲四起,但多抓魚似乎仍有底氣。就像在多抓魚官方公眾號最新的一篇推送中寫道的,“雖然今年發生了很多讓我們懷疑未來的事,但這五年做過的事情,我們都是無悔驕傲的吧。”

事實上,多抓魚也的確在做出更多的嘗試和調整,從線下門店來看,“在選貨上又花了一番心思,增加了絕版老書區、二手原版海淘區、近兩千本的原版童書繪本區。服裝那邊也並不示弱,增加了男裝、小眾服飾海淘品牌,更多保值經典的品牌。”而周邊產品以及各種活動也一直在更新,從釋出五週年限定郵票信封,到多抓魚市集。

此外,最近的訊息是,多抓魚推出新版塊“多抓魚借閱室”,現已開啟測試。據悉,“多抓魚借閱室”為消費者提供了借閱到絕版書的機會,使用者每次至多可借閱3本,每次借閱時長30天,從使用者簽收起計時。從測試邀請提供的資訊看,加入“多抓魚借閱室”需要交年費759元,其中包括日後借書和還書的郵費。

但對於“米卡們”而言,這些不過意味著多抓魚距離“豆瓣”越來越遠,“我時不時還是會去看看多抓魚的推送,也偶爾去看看他們的書單,只有在一些書單名或者推文的字裡行間,還能看見一些屬於多抓魚的情懷。但更多時候,我只感覺到陌生和商業化。”米卡稱。

有不少老使用者更是早在多抓魚開始破圈時就選擇了逃離。“以為多抓魚會是一個文藝青年靠理想掙錢的故事,但現在看來還是在給資本市場講故事。”老使用者曲清告訴鋅刻度,從2020年冬季開始,她再也沒有點開過多抓魚,原因是無法接受變了味的“多抓魚”,“它像是披著文藝馬甲的商人,你以為它和其他二手交易平臺不同之處在於更美好的初心,但實質上的不同在於,它只是更會利用美好的理念來做大生意。”

那,多抓魚抓住資本了嗎?

鋅刻度留意到,多抓魚在2017年曾獲得來自經緯中國、險峰長青、嘉程資本的3000萬元 A輪融資,但最新的訊息還截至2018年的B輪融資。

如今,當米卡看到多抓魚在推文中發出邀請,“我們還在一點點地進步呀,隨時歡迎你光臨。”她還是會在轉發這條推文時真誠地祝福,“雖然已經漸行漸遠,但仍然希望多抓魚記得初心。”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