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牛津大學藝術史教授柯律格:16—18世紀的300年間,文徵明在中國的影響力,相當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

文徵明是繼“吳門畫派”開創者沈周之後,吳派將近半個世紀的掌門人,以縝密工緻、文靜清雅的細筆畫著稱,他門人、弟子眾多,真正成就了這個畫派。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滸溪草堂圖》

東園位於南京鐘山東鳳凰臺下,原是明代開國重臣徐達的賜園,名為“太府園”,後來其五世孫徐泰時加以修葺擴建,更名“東園”;畫作描繪的是文人在東園雅集時的情景

雖然出生於名門,但文徵明並沒有從小就表現的天資聰慧。事實上,他小時候很遲鈍,發育很滯後,讓父母都很崩潰。據說他2歲還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五六歲還有點站不穩,到了八九歲還口齒不清。幸運的是,十三歲歲時,老天爺才為他開啟醒世天窗。文徵明跟著父親到山東博平縣,這個時期,他終於漸漸開悟,並以勤補拙,每日背誦書文百千言。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滸溪草堂圖》區域性

半生求功名而不得

16歲,文徵明回到了家鄉蘇州。他先後認識了唐伯虎和比他大10歲的祝枝山,還跟隨比他大11歲的都穆學詩。文徵明與唐伯虎結交後,常常相互切磋畫法,此後正式開始習畫。文徵明跟唐伯虎同年出生,但是落魄文人唐伯虎只活了54歲,而他活了90歲,比唐伯虎的藝術生命整整多出36年,相當於活了唐伯虎的兩輩子。僅僅這一點,文徵明就獲得了格外令人驕傲的發展機遇。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文徵明《行書陋室銘》,故宮博物院藏

但與沈周不同,文徵明自祖父文洪以來“始以文顯”,父親文林又是進士出身,文徵明自然也十分希望能在仕途上大有作為,光宗耀祖。於是他“交遊數人,並以義氣相得,以志業相高,以功名相激昂”。然而,文徵明從26歲到53歲,先後9次赴南京應天府鄉試(從秀才考舉人),都落榜了,真是考白了少年頭。是他詩文不夠好?當然不,而是他的八股文不夠好。

文徵明《萬壑爭流圖》,南京博物院藏

此時的他,經歷了仕途的坎坷,能無恙歸來,心中慶幸不已。此時的他,也再不用去應試那枷鎖似的八股文,也不用如履薄冰似的體驗官場的風險,總算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一個自由的文人雅士。於是他在住宅東邊又建了一小室,取名為“玉磬山房”,用以吟詩、寫字、繪畫,又“樹兩桐於庭,日徘徊嘯詠其中” ,過著那種“人望之若神仙”的生活。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文徵明《蘭竹圖卷》(區域性),故宮博物院藏

在藝術創作上,他是個特例,只見書畫變“老”(成熟老辣),卻不見人老筆衰。文徵明的目力和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和行書,竟日不倦。或許是晚年生活十分飽滿而愜意,德高望重的文徵明一直活到90歲的罕見天齡,比他的老師沈周還高壽。他登仙之前,仍孜孜不倦,為人書墓誌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琴賦》,文徵明74歲時所作

如今,看慣了光鮮的當代人,再回頭欣賞色澤淺淡的泛黃古畫,不免覺得疏遠。的確,古畫不再嶄新,但正是這份久遠的沉澱中蘊含了無數的慧筆妙墨。只要靜心凝望,或許能穿越今日之浮躁,進入到六百年前如文徵明般天人合一的大美之境。

吳門掌門:“四絕全才”文徵明

《琴賦》,文徵明88歲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