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治“娘炮”審美,需順應青少年身心發育規律

劉海明(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審美偏好。由於審美趣味的偏頗,歷史上的亞文化可謂此起彼伏。在我國,不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王好細腰”,還是唐代以身材豐腴為美,或是清代龔自珍筆下江南地區的“病梅”現象,都見證著不同時代的亞文化現象。雖說“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但“知史”和“查古”也難以避免新的亞文化不期而至。

所謂“娘炮”審美,就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亞文化。2021年9月,國家廣電總局發文要求“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日前,在廣電總局召開的電視劇創作座談會上,“娘炮”審美被列入堅決抵制之列。

當“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成為一種時尚,不知多少家長、教師為此憂心不已,以至於相關管理部門也高度重視這種亞文化帶來的問題。療治“娘炮”亞文化,單有嚴厲斥責堅決抵制是不夠的,還需要追溯造成該審美的社會文化土壤。

傳統的嚴父慈母家庭教育結構,基本上保證了性別教育的陰陽協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工業化程序加快,鄉村成年男性進城務工者增多,而城市成年男性在家時間也有所減少,性別教育的陰陽失調現象日漸突出。

連線家庭的是電視節目。現在,電視節目成了青少年的“第二導師”,從動畫片到娛樂節目都很受歡迎,不少孩子更多是從電視螢幕中尋找各自的人生導師。為迎合青少年對明星的崇拜心理,電視節目塑造的歌星、影星和主持人,也在順應陰盛陽衰的家教模式。正如法國學者塔爾德所說:“社會由一群人組成,他們表現出來的許多相似性,是模仿或反模仿造成的。”對於從小在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而言,熒屏上的“娘星”多了,他們自然也就成了偶像的翻版,“娘星”的衣著打扮和言行舉止,從外到內“量產”著符合“娘炮”審美的年輕觀眾。

大眾傳播時代,明星的模仿效應遠超出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如果女性化的男星在熒屏上活躍,他們的具身傳播效應將催化一大批缺乏陽剛之氣的男孩子。電視媒體是一所開放的學校,不能指望透過淨化熒屏就能杜絕“娘炮”審美偏好,在這方面還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人是社會塑造的產物。大眾傳媒時代,電視媒體的作用舉足輕重,但媒體並非塑造人的唯一媒介。在現實生活中,從服裝、飲食到街頭行為藝術,從自媒體到廣場的團體展演,這些展示性的媒介都在塑造著年輕一代(包括男性青少年)的審美趣味。如果無法將社會文化土壤中的相關元素真正剔除,即便所有的電視節目中全部換成怒目金剛式彪形大漢形象,只要年輕的男性觀眾不買賬,這些“悍星”依然難逃滯銷甚至被拋棄的命運,缺乏傳播力的“娘炮”替代品,依然無法達到療治這一亞文化的預期效果。

梅以曲為美,人以個性為美,不論什麼時代,社會需要形象和性格各異的人。在工業社會,審美很容易因產品的標準化而失去審美的多樣性。媒體機構和商業機構在塑造年輕一代的精神和物質文化需求時,因為逆向模仿容易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的模仿符合商業邏輯的盈利目的。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媒體和商業機構對傳統社會以陽剛為美的逆向改造,為“娘炮”審美的流行提供了可能。

療治“娘炮”亞文化,既要尊重商業邏輯,也要利用這種邏輯的階段性,促成這種亞文化及早退出歷史舞臺,而非簡單地下達“逐客令”。下達一紙“逐客令”容易,要讓年輕的男性青少年心甘情願接納反“娘炮”審美的新型明星,顯然並非易事。

“娘炮”審美是工業化社會的階段性亞文化現象,對於這樣的現象需要理性看待。療治“娘炮”亞文化,最忌諱以工業文化的影視形象固化年輕一代的形象,比如,刻意塑造彪形大漢的形象取代女性化男星。“娘炮”審美流行是家庭、媒體和商品社會共同塑造的,療治這種亞文化,不妨從中國傳統文化倡導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入手,引導青少年接受勵志教育,讓他們懂得自強不息的道理,透過挑戰自我、克服困難磨練高尚的品格。

療治“娘炮”亞文化,不妨借鑑龔自珍治理“病梅”遵循梅樹發育的規律,順應青少年身心發育的規律,“復之全之”,引導、幫助男性青少年自覺告別“娘炮”亞文化,創造健康的青少年文化新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