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雲對寶釵的“忘恩負義”中,藏著多少關係與情緒的秘密?

除了上層的勾心鬥角之外,對於年輕少爺小姐們,實在都是因為“抄檢大觀園”的影響,讓每個牽扯其中的人,心情都不太好。

寶玉因為晴雯生病,早早離席;探春傷於家事紛亂,沉默不語;迎春惜春更是各有煩惱,滿腹心事。

黛玉和湘雲因為都是親戚,並沒有受到這場事件的波及,黛玉的憂傷,不過是她的習慣性憂傷而已。

但這一夜,別人都沒心情在意她,只剩下一個熱心的湘雲在安慰開導憂傷林姑娘。安慰就好好安慰吧,可湘雲說著說著,竟然開始批評起不在場的寶釵來:

“可恨寶姐姐,姊妹們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

因為“抄檢大觀園”,鳳姐她們礙於寶釵親戚的面子,沒有去蘅蕪苑搜查。第二天寶釵得知後,深感不安,便主動搬出了大觀園,並將原本住在蘅蕪苑的湘雲託付給了李紈。

這些情形,湘雲都是知道的,寶釵離去完全是事出有因,臨時起意,並不是故意要失約的。並且,當初一起結社作詩的除了寶釵之外,還有寶玉和探春呢,他們依舊在這裡,卻都沒興致聯句作詩。

是不是有點不應該啊?是不是有點“忘恩負義”呢?

湘雲和黛玉都是孤身一人,她們除了自己的心情之外,不需要操心別人的事兒。寶釵跟她們不同,她還有軟弱的母親、不成器的哥哥,家中還有各種買賣瑣事,作為一個懂事的姑娘,她都是要經心在意的。

寶釵懂得黛玉和湘雲的煩惱,她包容她們、體諒她們,並且竭盡所能地幫助她們,但此時此刻,湘雲不介意寶玉探春的冷漠,她只生氣寶釵的失約。

無他,她太喜歡寶釵了,她與寶釵的關係太好了。

一段關係或者情誼,越是親密,越容易求全責備,也越容易心生嫌隙和怨懟。

在湘雲的心中,別人可以失約,寶姐姐是不可以的!她那麼處事周到,那麼善解人意,並且自己是那麼的愛她,她怎麼可以這樣呢?

所以,她生她的氣,覺得她“可恨”,是“拋下”自己了,實在辜負了自己的友情與信任。

至於寶玉和探春,她與他們沒那麼要好,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要求。

湘雲是紅樓中胸襟最寬闊的姑娘,她都逃不脫人性的狹隘,我們也概莫能外。

君不見,滾滾紅塵中,多少曾經肝膽相照的兄弟反目成仇,多少親密無間的閨蜜分道揚鑣。所以,很多人都懷念“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的,剛剛相識時,彼此都有三分客氣,兩分好奇,我們都是善解人意的,都是彼此體諒包容,求同存異的。

史湘雲對寶釵的“忘恩負義”中,藏著多少關係與情緒的秘密?

時常一句話不對,或者對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意見相左,態度有別,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心生失望與隔閡:

別人不懂得我,你應該懂得啊。

我這麼愛你,你怎麼可以讓我不高興呢?

你怎麼就不明白我的心呢,我這不都是為你好嗎?

……

而所謂的“邊界感”和“分寸感”,我們永遠都掌控不好,所以,總是在不停地內耗:一會兒跟別人生氣,一會兒跟自己較勁,時常讓人陷入情緒的糾纏中。

我們渴望愛與親密,不喜歡平淡如水。可是愛太深了,關係太親密了,付出的情感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彼此。

這是湘雲的煩惱,也是我們的困擾。

不過湘雲很快就從這份失望中擺脫出來,她決定與黛玉一起對月聯句“明日羞他們一羞”,他們是不是羞愧了不知道,但她很快就在明亮的月色下,在豐潤的詩意中恢復了快樂的情緒。

是的,何以解憂,何以慰心,我們讀書去,讀書可以治癒一切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