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培‖十一月初五,是父親的陽光

十一月初五的陽光

2020年舊曆十一月初五,是新曆12月19日,週六。

王育培‖十一月初五,是父親的陽光

天氣有點冷,但晴朗,陽光燦爛,照在身上,暖暖的。坐在回家的動車裡,感覺有點熱。

下午三四點鐘,我走進家門前那條小巷。小巷靜悄悄的,比往日安靜許多。巷子乾淨、明亮,走得爽利、踏實。太陽在家門口照得正歡,滿地光芒。門前新開闢的菜地裡,青蔥、大蒜迎風迎著微風、追著光影往上躥;生菜抱著和煦的暖陽,綠得泛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父親正安詳地坐門前鋅鐵棚下的木沙發上,精神奕奕地和左鄰右里聊天,斜陽照在父親滿頭銀髮上,非常亮眼。

父親見我回來,非常驚喜,中斷了聊天,起身為我開門。

2020年舊曆十一月初五,是父親84歲生日。我回來陪父親過生日。

印象中,父親只在1980年代辦過一次生日,那次是他五十大壽。當時在家裡擺了幾圍桌,請親朋好友吃了一頓飯,熱鬧了一番,父親十分高興。

父親過生日成為常態,是近十幾年的事。方式很簡單,就是多做幾個菜,一家人吃一餐。

然而,這三十年來,我外出讀書、工作,從未參加過父親的生日。我是父親生日會的缺席者、旁觀者,只能在他鄉遙望,深感歉意。

父親生日,我給他買了高麗參。父親喜歡穿白T恤,我給他買了一件洗好,他當晚就穿上了。

記得父親在加工廠碾米時,面板挺白的。承包魚塘單幹後,長年風吹雨打、烈日曝曬,面板才變得粗糙黝黑。父親穿上我買的T恤,黑白分明,非常精神。可能父親骨子裡,特愛乾淨。能陪父親過一次生日,我內疚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總算圓了一個心願。

1936年農曆十一月初五,天氣冷不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一天,父親出生。父親是家中的第十個孩子,頭上有9個哥姐,生活艱難。父親出生不久,還未來得及享受母愛的溫暖,生母就病逝。那一刻,不知父親是否感到了寒意。父親在貧苦中成長,人間的冷暖,他或許刻骨銘心。

詩人惠特曼說:“因寒冷而打顫的人,最能體會到陽光的溫暖。”我想,父親是喜歡陽光的。父親壯年時,喜歡在不是圩日的晨曦裡,站在魚塘邊拋拋網,捕幾尾新鮮魚犒勞自己。父親退休後,時常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坐在家門口的沙發上聊天、靜聽收音機,或者到巷口的文化樓去聊天,一聊、一坐就是一天。我看到他的快樂,看不到他的寂寞。

我時常叫父親到我家去住,他總是說家裡方便,人老了,力不從心,哪都不想去了。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用這個來衡量,我算不孝之子。

我對父母的孝敬,只停留在買禮物、給錢、買藥上,給父母做飯的次數,不足百次。我對父母的孝敬,還停留在電話裡,講向幾句無關痛癢的問候、祝福。

好在父親身體較好,病痛極少。父親吃了我買的高麗參,覺得有效,經常嘮叨說,幸好吃了我買的人參,身材才有精神。同無私的父愛相比,我的寸心微不足道。

週日早上返程,陽光依然燦爛。父親送我出家門口的小巷,經過井臺邊,陽光柔和地照在他的白髮和軍大衣上,意境溫馨。我馬上用手機給父親拍了一張照。照片裡的父親,顯得特別平和、慈詳,雙眼有神。

恰好母親又趕來相送,手裡拿著一隻煮好、打好包裝的白切雞,叫我帶回去。我不想母親勞累,早叫她不要給我準備什麼,可她還是一早起來給我煮了一隻雞……

我猛然想起,我也從未參加過母親的生日。

人間四月天,母親生日將近。我希望帶上“陽光”回家,陪母親過生日,讓母親溫暖一下。

(請勿微信投稿!文棚面向全球華人開放,供作者、讀者轉發推送。其“寫手”欄目向全國徵集好稿,凡當月閱讀量達6000次,編輯部打賞50元/篇,12000次則打賞100元/篇;優秀作品可以參加季賽和年度總決賽。請一投一稿,並註明文體。投稿郵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內;來稿無錯別字,正確使用“得、的、地”;請註明真實姓名、聯絡方式及銀行賬戶全稱、戶名、賬號等。文責自負。)

◆中山日報新媒體中心

◆圖+/記者 曾嘉慧

◆編輯:徐向東

◆二審:韋多加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 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