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養生,不可“任性食冷”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再過幾天,便是小暑。小暑一到,便進入暑溼交加的長夏了。

中醫對季節的劃分有五季

長夏是中醫術語,最早見於《黃帝內經》,古代亦稱季夏,即夏季最後一個月。但中醫的長夏,並不是月份的概念,而是一個季節。也就是說,中醫對季節的劃分,不是四季,而是五季,除春、夏、秋、冬外,還有長夏。這五季按時間順序排列,就是春、夏、長夏、秋、冬。長夏是在夏秋之間,具體是哪個時間段?唐代醫家王冰說:“長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長在夏中,既長而旺,故云長夏也。”

中醫增加這個季節,並非節外生枝,無中生有,而是為了使季節的變化與人體的五臟之氣相對應,與天人合一學說相吻合。按中醫學說,春季對應肝臟,夏季對應心臟,長夏對應脾,秋季對應肺,冬季對應腎。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醫認為,當令之髒,其氣最旺,但也最容易受傷。既然“脾旺長夏”,此時的重點養護物件便是脾,此外還有胃。

面板熱而脾胃寒,像井水一樣

長夏應如何養護脾胃?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說:“是月(季夏之月)腎臟氣微,脾臟獨旺,宜減肥濃之物,益固筋骨。”強調要少吃肥膩之物。

“醫聖”孫思邈說:“此時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洩之患。切須飲食溫軟,不令太飽,時飲粟米溫湯、豆蔻熟水最好。”“陰氣內伏,暑毒外蒸”是說人體外熱內寒,在外的面板熱,在內的脾胃寒,就像井水一樣,天氣很熱的時候,井水反而冰涼,反之,天氣越冷,井水越暖。很多人不明此理,酷熱時,便忍不住“任性食冷”。

中醫認為,脾喜燥不喜溼。長夏多雨,氣候潮溼,而溼氣直通脾,脾被溼氣所困,便無法“運化”,必然也影響了胃的“受納”功能。中醫又認為,胃喜溫不喜涼。冷飲冷食的溫度一般比胃內溫度低一二十攝氏度,長期攝入,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導致保護胃的“天然屏障”——胃黏膜層變薄或受損。

其實古人也貪冰

雖然早在唐代,孫思邈就警告過人們在長夏不可“任性食冷”,但仍有很多人炎炎長夏一到,便大口吃冰。早在周代,古人就把冬天的冰塊藏在“冰庫”裡,可貯藏幾個月。隋唐時期,人們又發明了深井貯冰法。至明清時期,各種“冰庫”的規模更大。

據《本草綱目》記載,宋徽宗趙佶夏日最喜吃冰。某年盛夏因食冰過量,導致脾胃受損。後有一醫生進獻“大理中丸”,並以冰煎藥,徽宗服食若干劑後才見效。

另據《宋史》第三百八十五卷《施師點傳》記載,南宋皇帝宋孝宗有一次對施師點說:“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暴下”就是拉肚子。施師點說:“自古人君當無事時,快意所為,忽其所當戒,其後未有不悔者。”宋孝宗“深然之”,從此不再過量吃冰。

當然,冷飲冷食適當吃一點是沒問題的,但絕對不可過量,尤其是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群,夏日必須管住嘴,無論多熱,也儘量不要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葵 (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