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遼寧是我國東北三省的古塔最多的地區,而鞍山卻堪稱遼寧古塔最多的城市。鞍山市的幹山不僅是遼寧四大名山,也是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在山間寺旁建有不少的古塔,其中有三座時代不同、風格各異的古塔,即八仙塔、祖師塔和葛公塔。它們扼據在上山的要津凡是上山的遊人,都要經過它們的旁邊。這三座古塔中,八仙塔建築得最早,葛公塔建築得最晚。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其中的祖師塔和八仙塔還有著不可分解的淵源關係。八仙塔建於清康熙年間,是一位在當時十分有名的道士劉太琳的師弟為他修的墓塔。只是當塔修成以後,劉看見塔四周刻有人仙的浮雕,覺得自己不能越八仙之上,受用不起,便不敢使用。因此他自己又在這塔的上方、上山大道轉彎處的平臺上建了一個單層的塔,稱為祖師塔。至於為什麼叫祖師塔?據資料記載,幹山原本是佛教盛行之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開始營建了無量觀,道教便擠入了這個佛教聖地,並逐漸興盛起來,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無量觀因此也成了千山最重要的道觀,這組建築就是劉太琳經營的。後人便稱奉劉太琳為開山祖師,所以把他的墓塔稱“祖師塔”。祖師塔高三米,全部用本山花崗石砌築,須彌座比較高大,為六角形密槍式塔。塔身上緊覆密槍五重,槍與簷之間幾乎沒有空隙。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祖師塔

八仙塔為六角十一層密簷式結構磚塔,通高約十三米。塔下為高大的須彌座,簡潔無雕刻,已遠不如遼、金時期雕工非凡的密簷式古塔基座那樣華麗了。塔第一層較高大,正面闢一龕室。第層塔身以上重疊密槍十一層,槍下除第一層有簡單鬥外,其餘均無任何雕飾。整個塔雖仿遼、金密簷塔,但已呈現出明、清的風格了。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八仙塔

葛公塔:位於祖師塔南,是葛月潭的墓塔,建於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當時主政東北的張學良率遼、吉、黑和熱河省長以及東北各界名流捐資修建。該塔高約9米,為六面七級實心密簷式結構,花崗岩砌築。塔基為須彌座,塔身六面均嵌漢白玉石板,在南側小龕內,嵌漢白玉塔銘:“太清堂上二十代律師月潭真人明新之墓”,上刻“淡泊寧靜”四字,後面刻“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十字草書,均為葛月潭手書。塔下有深高均為兩米的地宮,六面直徑約6米,內壁抹白灰,為葛月潭埋骨處。建國後,葛公遺骨曾遭掘,隨葬物品也被盜。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葛公塔

香巖寺塔:香巖寺是千山最早的寺院之一,相傳始建於唐代。香巖寺塔就坐落在寺東側的山岩上,四周景色十分優美。從塔的建築風格看,具有典型的遼金密簷式古塔風格。該塔為金代所建,是千山最早的一座古建築。塔為八角九層結構磚塔,高二十米左右,塔下為一雕刻富麗的須彌座。座上第一層塔身比較高大,上置密簷九層。第一層下以磚刻出斗拱橡、枋等構件,塔身上刻有精美的佛像、飛天等圖案。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香巖寺塔

真和尚塔:“悟公塔院”是千山風景區內龍泉寺的十六景之一,又名“招提院”,原是悟徹大師講經說法的地方,該塔便是他的墓塔。真和尚塔為一座六角九層密簷式磚塔,高約十米,建於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塔身的正面門龕上刻有“真和尚塔”四字,旁邊還刻有建塔時間。塔下須彌座束腰部分有雕飾花紋,欄板上也有雕飾,但第二層簷下無斗拱,塔身上也無雕飾,為清代密式磚塔的代表作之一。

鞍山:遼寧第一名山“千山五大寶塔”

真和尚塔

作者簡介:遼寧地質勘探人,從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質公園申報、工程測量、物探找水、水文地質勘察、礦山土地復墾方案、礦山環境治理修復、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礦產壓覆、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地熱礦泉水開發等工作。行走大美山川,領略地方風俗,賞儘自然風光